闕政
《頭號玩家》的故事設定在人類社會處于混亂和崩潰邊緣的2045年?,F實世界令人失望,人們將獲得救贖的希望寄托于“綠洲”——一個由鬼才詹姆斯·哈利迪打造的虛擬游戲宇宙。在“綠洲”中,想象力主宰一切,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
影片開始于哈利迪彌留之際。他在遺囑中宣稱,自己設計了一場尋找最佳繼承人的尋寶比賽,只要游戲玩家取得3把鑰匙(青銅、翡翠、水晶),找出游戲中藏匿的“彩蛋”,就能獲得其名下的巨額財富以及對“綠洲”的完全控制權。
只是,尋寶大戰尚未開始,現實世界已先給觀眾當頭一棒——在分崩離析的VR時代世界里,觀眾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疊樓區”。房子不再是房子,而是一個個集裝箱,七扭八歪地堆疊在一起,搖搖欲墜。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像“籠民”一樣被囚于斗室,卻絲毫不以為意。他們每個人都戴著一副VR眼鏡,“身未動,心已遠”,腳下不過方寸之地,在“綠洲”里卻星際穿越任我行。
《頭號玩家》改編自恩斯特·克萊恩的同名暢銷小說。在小說里,主角韋德·沃茲是個肥胖兒,他甚至沒有頭發和眉毛。“這年頭洗澡的感覺就像過去洗車。我只需要站在那兒,等著噴淋頭自動完成工作。它會從各個角度朝我噴射肥皂水,然后沖洗。我不用擔心洗頭的事情,因為浴液里添加了無毒副作用的脫毛液,我的所有體毛都被清除了……我知道一個沒有眉毛的人看起來有點奇怪,可光滑的皮膚有助于提高體感服的貼合度,所以我慢慢習慣了這副新形象?!?/p>
垃圾堆一般的疊樓、沒有毛發的小胖子,共同組成了2045年的人間剪影。有了這開頭的一幕,此后,電影對于“綠洲”的展現任其如何炫目,也早被導演奠定了這形如廢土的基調——沉迷“綠洲”,不會有什么好結果;人類的末世,或正以“綠洲”盛世的方式來臨。
電影里的“綠洲”,幾乎就是游戲世界的代名詞。“為了方便區分和導航,‘綠洲被劃分成27個正方體形狀的分區,每個分區都容納了上百個星球。每個分區的長寬高都是10光時,或者說約108億千米。如果你以光速飛行,想從一個分區的一邊抵達另一邊,正好需要10個小時?!?/p>
如此龐大的世界,進入它,創建一個永久賬戶,卻只需要25美分。但“綠洲”自有它的經營之道——道具要用錢買,武器要花錢置辦,星際穿越的虛擬燃料補給也要花錢買。如果想要特別的ID,還可以找ID“黃?!备邇r買——聽起來是不是和我們日常接觸的網游差不多?但“綠洲”要比任何網游都厲害:“綠洲里有自己的貨幣,其匯率比美元、英鎊、歐元都高?!薄澳愕恼婷麑嵭铡⒅讣y和視網膜特征都被儲存在數據中心里,但社交模擬系統公司保護著這些信息,雇員也不能查看,連最高法院都無權過問用戶的私密數據?!甭犉饋?,是不是比最近受到訊問的臉書安全?哦,對了,“綠洲”還有自己的選舉系統。
這樣的世界,如果只拿來游戲,未免太浪費了。小說告訴我們,“綠洲”才不是只能拿來升級打怪,它幾乎可以包辦普通人的一生:男主角并非從青年時代才進入“綠洲”,“我媽把‘綠洲當作保姆,所以我早早地就接觸了這個虛擬世界。剛長大到能戴上VR眼鏡和觸覺手套時,她就幫我建立了一個角色,然后把我丟在角落,忙工作去了。我則開始獨自探索這個全新世界的互動教育系統……”
兒童教育在“綠洲”里是完全免費的。男主角“把童年的大部分時光都耗在了名叫芝麻街的虛擬社區中,那里有陪我唱歌的木偶,還有走路、說話、算術、讀書、寫字等課程,甚至有教我如何與他人交往的交互式游戲。掌握了這些最基礎的技能以后,我很快就發現,‘綠洲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圖書館,在那里能接觸到人類自文字誕生以來創作的每一本書、每一首歌、每一部電影、每一集電視劇和每一款電子游戲。人類文明的科學、藝術、娛樂,全在那兒等著我去挖掘……”
這樣的虛擬世界,最適合什么人?沒錯,社交恐懼癥患者。男主角就是個重度“社恐”患者。他也曾在現實中的學校讀書,但那段經歷很難說是愉快的:“在生人面前,我總是很害羞,不知所措,毫無自信,說話都不利索。在我看來,學校就是達爾文學說中的野蠻叢林,一個充斥著侮辱、欺凌、排斥異己,讓人倍感孤獨的地方……還好我有‘綠洲,它就像世外桃源,讓我獲得一些安寧。”
但“綠洲”真的是避世的烏托邦嗎?男主角,或者說小說作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在我看來,生于21世紀,是件令人倍感沮喪的事,簡直爛透了。”
想象一下,終極的“沉浸式體驗”會是怎樣的?人類不再需要VR眼鏡,也不再需要觸覺手套、體感衣、跑步機,所有的動作、感覺,無非都是大腦里的介質傳遞。到最后,人類終將退化到只有一個龐大的大腦。屆時根本不需要“黑客帝國”,人類自己就把自己變成箱子里的超級大腦,非常省空間地居住在“疊樓區”里。每一個像男主角這樣“被‘綠洲帶大”的人,都逃不開這種末世想象。
而《頭號玩家》的可怕,不在于它的末世想象有多么驚世駭俗,恰恰相反——電影中的場景離我們太近了,近到觸手可及。
別的不說,就說拍攝這部電影時,斯皮爾伯格已經利用了虛擬現實工具——通過使用VR眼鏡,進入數字場景,獲得360度的環境視角,以找出合適的機位角度。戴上VR頭盔的斯皮爾伯格可以探索完整的數字環境,鎖定演員對應的原型,并規劃分鏡?!啊G洲中的每個場景都是虛擬的,所以他們為我創造了一個虛擬形象,讓我在空間中穿行,并觀看真實的場景。一旦我決定如何規劃分鏡,我就讓演員們戴上頭盔,體驗影片中呈現的布景?!?/p>
回頭再看電影里的VR設備,主要集中于如下幾款:
低配版。“綠洲”一體式VR眼鏡+觸覺手套:“眼鏡僅僅比普通的太陽鏡大一點,通過無線網絡與主機相連,它朝視網膜投射對人體沒有絲毫損害的低功率激光,讓用戶感覺自己真的置身另一個世界?!倍痔住拜p若無物,能讓你手部的動作在‘綠洲里如實重現,進一步加深真實感”?!笆痔准友坨R的組合,讓進入‘綠洲探索變成了一件無比誘人的事,而你一旦真的嘗試過,便再也不愿回來了?!?/p>
中配版。全向跑步機:“它擺在地板上,只有6厘米厚。啟動以后,哪怕我全力奔跑,也出不了這個平臺;就算中途拐彎,它也能立刻感知,隨即同步、變向,讓我始終處在跑步機的正中央。它的內置升降機和可變形表面,能惟妙惟肖地模擬樓梯和斜坡?!?/p>
高配版。HK5000尖端科技全自動調節觸覺椅+周身觸覺式體感反應衣+RLR-7800“殘骸”虛擬視網膜成像眼鏡:“兩根機械臂扣住天花板,把椅子吊起,讓它能朝任何一個方向旋轉。我只要坐上椅子,用束帶固定住自己,它就能完美地模擬出墜落、飛翔等動作。配套椅子使用的是一件周身觸覺式體感反應衣,它把我脖子以下的身體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體感衣的最外層是精巧的外骨骼,那些人工關節和筋腱能夠感知和適應我的動作。體感衣內層貼著網狀的微型反饋器,它們和我的每一寸肌膚相連,能單個運轉,也能集群協作,讓皮膚感受到實際上并不存在的輕敲肩膀、小腿猛踢,甚至胸口中槍,總之什么都能模擬出來……而‘殘骸的幀數和分辨率都已達到人類所能感知的極限?!?/p>
這些裝備距離我們究竟有多近?低配版毫無疑問已經實現,無論是無線連接的VR頭戴式眼鏡,還是擁有上百個感應器單元的體感手套,都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中配版的跑步機,價格也已降到萬元左右,就差量化生產了。就連高配版的視網膜投射眼鏡、體感衣,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蘇格蘭一家名為Tesla Suit的公司早在數年前已經開發出Eslasuit體感外套,可以模擬人真實的觸覺體驗,售價也只在萬元級別。換句話說,少到數千元,多到數萬元,你就能和電影里的主角擁有同樣的裝備了。
難怪復旦大學教授嚴鋒會說:“斯皮爾伯格對VR,一邊批判一邊沉迷,一邊警惕一邊夸耀。事實上,正是VR開拓的新的維度,賦予了斯皮爾伯格新的美學空間和創作自由,讓他把最新的流行文化與傳統的懷舊進行了奇妙的整合?!额^號玩家》是對VR最有力的一次宣傳,對VR走向公眾具有重大意義,也因此會成為VR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VR不是曇花一現的時尚泡沫,它植根于我們最深層的天性,也必然會隨著科技的發展噴薄而出。面對VR,無視、蔑視、逃避、打壓都是徒勞的,而無條件的跟風和沉迷也是愚蠢和危險的。”
他還預測了一下20年后虛擬現實的發展:“我認為到那時虛擬現實會成為核心設備,就像今天的手機,其他設備和應用都會從這個核心設備派生出來。20年后,整個VR設備可以縮小到隱形眼鏡的大小,分辨率達到16K以上,這樣虛擬和現實就難以區分了。那么以后閱讀、觀影、游戲、搜索資料、遠程通信等今天人們要通過二維屏幕進行的事情,都會統一在這個微縮的VR平臺上開展。人和人的交往會更加方便,更豐富密切,人也會更加孤獨。這是一個比《頭號玩家》更為樂觀,也更為悲觀的遠景?!?/p>
耐人尋味的是,盡管采用了先進的VR技術來拍攝電影,盡管電影里講述的也是VR世界,盡管連上海首映式上導演的出場都選擇了以全息影像隔空現身,但斯皮爾伯格也不忘強調:“我從來不為科技而拍電影,我只用它來講述一個更好的故事。這項技術有助于這種電影的存在,但它會消失,所以你所關注的只是故事和角色?!?/p>
《頭號玩家》故事的主題是什么?簡而言之一句話:“死宅”的世界只有“中二”最懂。強行組隊打游戲的跨國組織IOI不會有好結果,因為游戲就該是游戲,而不是大公司壟斷套利的工具。享受游戲帶來的一切,但不要沉迷于游戲,這才是片中游戲業巨頭的臨終遺言——“我創造‘綠洲是因為現實從來沒有帶給我家的感覺,我一直害怕在現實中跟人交往,直到最后的最后才有所改變。那時候我總算領悟到,雖然很可怕、很痛苦,但現實才是你能找到真正快樂的地方,因為那才是真的。別重復我犯過的錯,不要永遠躲在這里?!?/p>
(郎 將摘自《新民周刊》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