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業拼湊為中間變量的案例研究"/>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企業創業導向轉化為成長績效的內在機理研究
——以創業拼湊為中間變量的案例研究

2018-06-22 06:45:10王國紅周建林
中國軟科學 2018年5期

王國紅,秦 蘭,邢 蕊,周建林

(大連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部 創新與創業研究所,遼寧 大連 116023)

新企業創業導向轉化為成長績效的內在機理研究——以創業拼湊為中間變量的案例研究

王國紅,秦 蘭,邢 蕊,周建林

(大連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部 創新與創業研究所,遼寧 大連 116023)

摘 要:本文從動態視角出發,基于生命周期理論探討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內在機理。運用探索性案例分析,圍繞創業拼湊思維與操作的復合視角,勾畫出資源匱乏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向成長績效轉化的過程模型。研究發現: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的思維和行動形成“二階段”轉化模型向成長績效轉化;創業導向的轉化過程呈迭代演進:隨著新企業發展,創業導向的戰略性不斷增強,創業拼湊的拼湊思維從即興而作向戰略匹配轉變,拼湊行動從資源組合到資源重構轉變,每一階段獲得的成長績效奠定下一階段創業導向的形成;創業拼湊的拼湊思維是轉化過程的核心環節。研究在豐富創業導向相關理論的同時為資源匱乏新企業的成長提供借鑒。

關鍵詞:創業導向;創業拼湊;成長績效;內在機理

一、引言

創業導向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無論是成熟企業還是新企業,在追尋商業機會過程中實施創業導向都能有效刺激商業擴張、技術進步和財富創造[1]。創業導向最初來源于戰略管理領域,用于描述企業追逐新領域、應對環境變化的一種特定心智模式,也是企業總體精神氛圍的分析框架[1-2]。近年來,隨著創業活動開始成為新興經濟發展的主要源動力,新企業的發展成為研究熱點。學者對創業導向的研究也逐漸轉移到新企業,嘗試圍繞新企業創業導向與新企業成長的內部關聯進行探討。

然而,創業導向是資源消耗型戰略[3],實施過程對于企業資源提出要求。新企業的新生劣勢導致其往往面臨著較多資源稀缺困境[4-5],這與創業導向的實施存在矛盾。為了化解這一矛盾,眾多學者紛紛從資源和能力視角出發,以資源獲取、核心能力培育與轉化為中間變量構建創業導向與新企業績效的關系模型,為創業導向與新企業發展提供中間轉化路徑。而這些基于資源基礎理論的研究通常受制于創業資源本身的特征,不能有效詮釋資源稀缺情境下的創業過程[6],未能從根本上找到解答資源稀缺困境下實施創業導向的答案。

在此背景下,創業拼湊得到關注。創業拼湊強調對現有資源的創造性利用,不再拘泥于資源屬性,而是從一個全新視角審視現有資源的價值,是突破資源約束應對新企業先天弱性的重要工具[7]。通過構建“新企業創業導向—創業拼湊—績效”的“態度—行為—績效”關系模型,關注新企業內部“現有資源”的創造性利用,為更好地理解新企業資源約束下創業導向與企業成長的內在關系提供實證依據[8]。但現有靜態線性關系的研究注重強調創業導向在驅動拼湊行為與調節拼湊功效的過程中的作用,對創業導向如何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內在機理的闡釋力度不夠;同時,創業導向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差異化作用已得到學者證實[9-10],對新企業創業導向的轉化問題同樣需要從動態視角進行探討和解析。

鑒于此,本文嘗試從動態視角出發,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運用探索性案例研究,試圖探索并回答如下的研究問題:資源匱乏新企業如何通過創業拼湊實現創業導向到成長績效的轉化?具體而言,本文從創業拼湊的思維層面和操作層面的復合視角出發,以典型服務型和科技型新企業作為研究對象,深度剖析新企業創業導向在不同發展階段如何通過創業拼湊在拼湊思維和拼湊行動兩個層面的作用轉化為成長績效,歸納出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動態轉化路徑,研究深化了對創業導向在資源匱乏條件下通過創業拼湊對現有資源利用實現績效轉化的內在機理的了解,彌補了傳統研究中忽視新企業創業導向動態演化的不足,同時為資源匱乏新企業實施創業導向戰略提供借鑒與參考。

二、文獻回顧與理論框架

(一)相關概念界定

1.創業導向

作為一種創新創業機制,創業導向融合了創新性、先動性與風險承擔性的創業態度及意愿[11]。創業導向并不簡單等同于以創立一個新企業為根本目的的行為導向,更蘊含了企業在復雜而不確定的環境下,其成功創業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對于新進入機會的認識及其采取行動的態度和行為傾向[12],是一種通過采取目的性明確的行動獲取成功的戰略[13]。Lumpkin和Dess[1]通過加入自治性和競爭積極性,將創業導向擴充為五個維度。胡望斌等[2]結合中國情景分析認為,中國新企業創業導向由三個表現為不同變動特征的維度構成:創新性、承擔風險性、先動性。本文采納創業導向的三維度觀點,其中,創新性體現為上馬新產品或新服務、大幅度變更現有產品或服務以及重視研發和追求技術或服務的領先與創新[14];先動性體現在企業率先發起競爭行動、率先引入新產品、管理技巧和生產技術以及先于競爭者引入新產品或創意,促使新企業先于市場迅速做出反應[15];風險承擔性則表現為企業更偏好獲得高回報的高風險項目,面對不確定時傾向于更大膽而迅速的行動以抓住機會[1]。隨著對創業導向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學者逐漸發現,創業導向在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發揮的作用存在差異[9-10]。

2.創業拼湊

創業拼湊理論是由Baker和Nelson首次提出,該理論的產生源于新企業創建過程中所面臨的高度資源束縛。創業拼湊理論強調,新企業可以通過對現有資源的“將就”與重構,突破資源約束開發新的創業機會,從而展開創業行動[16]。創業拼湊從“資源內生”視角強調了新企業獨特的成長路徑——通過創造性地利用現有資源,支持新企業創建并獲得競爭優勢[7],是一種資源創新戰略。目前,學界已從拼湊頻率與范圍、拼湊對象、拼湊動機和拼湊導向等方面劃分創業拼湊,但現有劃分缺乏明確的邊界條件,對創業拼湊的內涵解讀缺乏一定深度[17]。創業拼湊實際是將拼湊的理念與思維引入創業管理研究領域所形成的[18],將拼湊的思想付諸于創業行動中,達到“創意層的探索”與“資源層的利用”的結合[19]。并通過思維層面和操作層面的拼湊相結合,形成創業績效的實現路徑[8]。因此,對創業拼湊的理解應從思維和操作兩個層面展開。然而,目前學者對創業拼湊的理解更多考慮的是操作層面,將操作層面的拼湊劃分為資源將就和資源重構兩大行為模式,前者強調利用現有資源積極行動[20],遵循滿意原則而非考慮結果的最優化;后者是針對企業新目的,利用不同的策略意圖或使用方式對資源進行再整合[21],創造性看待資源與目的的關系。而對于思維層面的探討比較缺乏,未能從復合視角揭示創業拼湊的過程。

3.新企業成長績效

新企業成長績效是新企業開展一系列創業活動表現出的各種結果。它是企業活動對企業目標貢獻程度的評價,既是組織活動的客觀產物,也是人們對于活動過程和成果的一種主觀評價。在實證分析中,企業成長往往采用數學指標。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因此將量化數據轉化為質性表述來衡量新企業成長。關于企業成長的衡量,以Greiner為代表的各管理學派均認為,企業具有階段性成長的特點,其演化過程應進行明確階段劃分。基于此,結合Butler和 Hansen[22]對企業的成長歷程的劃分為,本文將新企業的成長分為創立期、初創期和持續發展期,其成長績效通過每一階段的發展成果進行度量。

(二)概念間相互關系與理論框架

創業導向與創業拼湊之間的關系研究逐步獲得學者的重視。依據戰略管理理論,戰略目標的導向作用十分重要[23],企業導向決定著新企業如何選擇戰略應對外部環境,影響創業績效[24]。隨著創業拼湊的思想逐步被接受,創業拼湊對新企業成長績效的促進作用也逐步獲得學者的認同。相關研究表明,創業拼湊能從資源優勢整合、組織創新、組織增長率提升和直接促進等方面促進新企業的發展。祝振鐸構建了“新企業創業導向—創業拼湊—績效”的“態度—行為—績效”關系模型,并用實證分析闡釋了3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率先探討了新企業創業導向在拼湊行為發生及提升拼湊功效的過程中的作用[8]。

由此可知,以創業拼湊為中間變量探討新企業創業導向到成長績效的轉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現有研究仍有以下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一方面,對創業拼湊的概念內涵解析不夠。創業拼湊包含了思維和操作的兩個層面,現有研究未能從思維和操作的復合視角闡釋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實現績效轉化的內在機理;另一方面,新企業發展不同階段,創業導向的作用呈現差異化,現有研究缺少基于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動態演化分析。鑒于此,本研究擬從動態視角出發,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探討創業導向與創業拼湊的思維和操作層面的作用關系,嘗試構建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過程路徑并挖掘其內在機理。理論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案例研究框架

三、研究設計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采用案例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本文旨在探討資源匱乏新企業在創業導向驅動下如何通過創業拼湊實現新企業成長,而案例研究特別適用于回答“如何”和“為什么”的問題。其次,本研究采取動態視角研究新企業的發展歷程,且須細化探討創業導向如何利用創業拼湊實現新企業成長的問題,涉及到現有文獻尚未解答的內容,因此適合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方法。

(一)案例選擇

本研究選取連陽企業集團和深圳樂凡數碼科技公司兩家企業作為案例研究樣本。案例選擇的依據在于:第一,兩家企業均是典型的新企業,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其中連陽企業集團是大連本土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是典型的服務型新企業。樂凡數碼一直致力于移動互聯網終端設備的研發與銷售,是典型的科技型新企業。第二,兩家企業均是在資源的限制與束縛下,完全依靠自身對現有資源的創造性整合利用成為行業內的新力軍。連陽企業集團扎根大連本土,是東北區域較早從事金融服務行業的企業,建立了東北首家P2P互聯網金融平臺,目前連陽已先后成為大連多家商會副會長單位、理事單位,并成為CCTV合作伙伴單位;樂凡公司是全國最早專業從事移動互聯網終端的高新科技企業之一,經過數年發展,企業已成為微軟和英特爾在中國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兩家企業的創業拼湊過程具有一定代表性;第三,由于兩家企業類型不同,其創業導向在不同階段各有特點,通過創業拼湊實現轉化的過程將存在一定共性和差異,具有案例研究差別復制以及互補性的效果[25]。第四,本研究團隊與兩家企業一直保持緊密聯系,多次通過實地調研、高層對話等對企業的發展進行跟蹤,根據兩家企業創業歷程撰寫的教學案例分別入選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因此,本文選取案例能夠代表一批初期資源匱乏、依靠自身逐步成長起來的新企業,滿足案例分析法的各項要求。

(二)數據收集與分析

本研究對案例的資料的跟蹤調研歷時2年,其中兩個企業的集中資料搜集分別歷時2月,共展開6次。資料包括采用實地調研獲得的一手資料以及通過問卷、網站信息等獲得的二手數據。其中一手數據的搜集主要是通過企業創始人及高層半結構化訪談、現場觀察等方式完成。兩家企業先后采訪了企業創始人、總經理和人事總監3位管理者,每次訪談時間約為1~2小時,提前列好采訪提綱,訪談過程全程錄音;現場觀察主要對企業發展歷程的展示等進行觀摩拍照。通過與企業創始人及高層的訪談,對企業從創立到成長的過程進行跟蹤,獲得了企業每一個階段的資源環境、遭遇的困難、心路歷程以及相應的創業行動等資料;現場觀察獲得了資料為這些訪談內容整理提供佐證。二手數據的搜集主要包括對案例企業提供的報告、文件,企業官方網站提供的資料以及一些公開信息網站的采訪視頻、新聞報道等資料的整理,由此獲得關于企業發展關鍵節點的一些細節內容,包括具體產品、業務和制度等,作為訪談資料的補充。

為了確保研究信度,本研究在數據收集的過程中采用了三角驗證。在數據收集過程中,我們采用實地訪談、企業內部資料、網站及公開訪談視頻等多種方法,對不同訪談對象提供的和不同方式獲得的數據進行比對并選用其中能夠得到多重來源支持的數據進行分析。在案例整理過程中,將研究人員分為2個小組,通過背對背進行訪談和資料整理,在集中討論確認的方式保證研究的效度。在完成案例的描述與初步分析后,再次與公司相關領導通過面對面、短信和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二次驗證,確保案例素材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本文對案例資料的分析遵循 SPS(Structural, Pragmatic & Situational)案例研究方法的階段式建模框架,即在構建的案例分析框架的指導下構建模型。由于本研究試圖從動態視角基于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分析,因此選用階段式建模,該方法適用于對研究現象或者企業的發展歷程進行建模,以突顯事件發展的階段性[26]。

四、案例描述

(一)創立期

創立期主要是指新企業嘗試建立運營模式進入市場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運營模式的確定是核心內容,創業者需要對自有資源和市場條件具有清晰的認知,依托快速反應能力或創新能力來確定企業的經營模式,并通過對應的資源整合行動創立企業。例如,連陽在意識到東北地區金融領域的空白后,利用團隊累積的少量資本和金融領域諸如銀行、房地產交易市場的少量人脈,創造性在市場推出了購房“零首付”業務,成立公司。

同理,樂凡的創始團隊敏銳嗅到平板電腦這一IT界新興市場的巨大商機,受限于資源短缺暫時放棄自主品牌設計,轉而投入尚未被發掘的IT 高端消費類電子產品的代理銷售,并通過差異化服務與大品牌建立合作關系來鞏固資源來源,正式成立廣州樂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兩類企業在創立期的發展情況總結對比如表1所示。

(二)初創期

初創期是新企業能否存活的關鍵階段,新企業的主要目標是穩定經營模式實現企業的逐步擴張。在這一階段,新企業的發展主要依賴于信息和速度。考慮到東北金融市場的大量機會以及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連陽專注“時間差”和“質量差”,以僅有資源的不同組合將業務領域率先延伸到擔保、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和證券、基金及其他金融產品的投資管理服務等,逐漸在行業站穩腳跟。同樣,樂凡利用累積的資源不斷擴張代理線,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漢、天津、廣西先后成立辦事處,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建立外貿合作辦事處。代理品牌也增加了EKING、FSL 和 3GNET等知名品牌,在初創期的發展中占得了先機。兩類企業在初創期期的發展情況總結對比如表2所示。

表1 創立期企業發展情況

表2 初創期企業發展情況

(三) 持續發展期

通常來說,企業資源通道的擴張存在一個上限,當新企業經歷初創期得到穩步發展后,資源通道將會逐步逼近閾值。因此,新企業在持續發展期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改革或轉型來擴充資源通道的容量或建立新的資源通道,獲得持續的成長動力。在這一階段,勇于求變是企業的主導思想。當連陽面對資金充足率的限制以及互聯網金融的大力沖擊,果斷轉型互聯網金融,通過對一系列資源的重新調配,建立了東北首家P2P互聯網金融平臺——貸貸通,解除資源通道的限制,自此得到飛躍性的發展。這一階段的樂凡公司在承當了由于代理行業管控不嚴、惡意競爭嚴重以及市場容量飽和等問題造成的巨大損失,萌生生產銷售自主品牌的想法,通過逐步改變經營模式,實現從品牌代理銷售——品牌代理與代工生產自主品牌相結合——專注于自主品牌研發銷售的轉變,隨著市場份額的增加和品牌形象的深入,樂凡成功打通一條新的資源通道,得到持續發展。

持續發展期,兩類企業通過戰略變革帶動了企業的快速發展,總結對比如表3所示。

表3 持續發展期企業發展情況

五、案例發現

(一)創立期——創業導向通過即興而作的拼湊思維與資源單一組合的拼湊行動,初步建立企業的資源通道

創立期,連陽和樂凡由于企業類型等原因,創業導向的作用略有不同。作為服務型新企業,連陽試圖打造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來占據市場空白,體現出創業導向創新與先動維度的特征,在創新和先動的訴求作用下,團隊首先在思維層面對現有資源的效用進行探索,創造性提出“購房零首付”的業務模式,并通過操作層面對有限的資金、人脈等資源的將就利用,建立了企業的核心資源通道,實現創業導向先動性和創新性向績效的轉化。這一階段的樂凡,由于缺乏自主研發的資源,首要目標設定為先進入IT行業,創業導向的先動性發揮主導作用。在先動性的作用下,團隊經過思維層面對現有資源的探索,認為可先代理冷門高端產品占據市場份額,發揮資源效用,于是通過操作層面的資源價值實現過程,初步建立起企業的一條資源來源通道,實現先動性向成長績效的轉化。

新企業的創業導向融入創業拼湊的思維層面,基于對現有資源的探索形成可行的拼湊邏輯,指導創業拼湊的操作層面,通過對資源的將就利用實現資源的價值創造,構建了企業的初始資源通道,實現創業導向的轉化。在這一轉化過程中,創業拼湊思維層面對資源的探索是核心環節,基于新企業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考察現有資源的可用性,從而在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與現有資源之間建立銜接和匹配關系。與在位企業在發現機遇和把握機遇時期基于經驗的拼湊[27]不同,新企業的創始者往往并不具有較多的知識與經驗儲備,此時在思維層面的拼湊更依賴于創業者自己的直覺,表現出即興而作的特點[20],即遵循滿意原則找到滿足創業者意愿的資源拼湊邏輯,讓資源匱乏的新企業能夠展開創業行動。隨后,在拼湊邏輯的指引下,創業拼湊的操作層面通過對現有資源的單一組合利用,實現現有資源的價值創造,達到了新企業在創立期的目標。

(二)初創期——創業導向通過即興而作與戰略匹配相結合的拼湊思維、資源多樣組合的拼湊行動,擴張企業的資源通道

初創期,連陽和樂凡的目標都是擴大市場占有率以贏得市場競爭,創業導向的主導特征均表現為先動性。這一階段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路徑與創立期大致相同,在創業導向先動性的作用下,新企業通過思維層面的資源探索,確定企業擴張經營的方式,并通過操作層面的資源組合利用,連陽實現收購公司拓展業務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擴大業務;樂凡成功擴大代理線,企業的資源通道得到有效擴張,創業導向成功轉化成長績效。

該階段創業拼湊的思維層面與創立期比有一定變化。一方面,創業導向的先動性要求企業優于競爭者率先引進新的產品或服務,這對新企業對市場信息的快速有效反應能力提出要求。創業拼湊的思維層面需要快速根據先動性的目標和現有資源的特點形成可行的企業擴張模式,依然體現出依靠直覺和反應的即興而作的特點;另一方面,在創立期確立新企業的經營模式后,新企業的發展開始具有戰略性,試圖在服務的市場、客戶和業務方面帶來變化[28],新企業創業導向的主導特征體現出新企業在這一發展階段的戰略目標,創業拼湊的思維層面需要基于該戰略目標探索資源形成相應的拼湊邏輯,體現出戰略匹配的特點[27]。同時,創業拼湊的操作層面也會發生對應變化,拼湊行動從單一的資源組合向多樣化的資源組合轉變,增加資源產出量,擴張企業的資源通道。

(三)持續發展期——創業導向通過戰略匹配的拼湊思維與資源重構的拼湊行動,帶來企業資源通道的重大變革

在持續發展期,向利益與風險并存的互聯網金融轉型,使企業擺脫由于地域限制造成的資金充足率問題,成為連陽新的戰略目標,創業導向的主導特征表現為風險承擔性。以大膽轉型的意愿作為依托,新企業通過創業拼湊思維層面的探索,提出優化資源配置、建立網貸平臺的思路,并在拼湊行動上對現有業務進行篩選重組,重新整合資源成功建立“貸貸通”平臺,擴充了已經逐漸達到閾值的資源通道的容量,實現創業導向風險承擔性向成長績效的轉化。對樂凡而言,代理行業的惡性競爭與容量飽和讓樂凡決定轉型“研發生產銷售自主品牌”的經營模式,創業導向的風險承擔性與創新性開始發揮主導作用。在這一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創業拼湊的思維層面基于對現有資源的特點和累積量的衡量,提出逐步向“自主研發生產”模式轉移的思路,在拼湊行動上,逐步將資金、人力以及合作伙伴的資源重新配置,投入于自主品牌的研發設計中,成功從代理商轉型品牌商,企業建立起新的、容量更大的資源通道,實現創業導向風險承擔性與創新性向成長績效的轉化。

在這一階段,新企業的拼湊思維再度發生變化。戰略轉型是新企業在持續發展階段的目標,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體現出戰略轉型的需求。為了實現創業導向的轉化,就必須推動戰略轉型的實施。因此,本階段的拼湊思維需要高度匹配企業戰略轉型的需求,形成有針對性的拼湊邏輯,指導拼湊行動。在戰略匹配的拼湊思維指導下,創業拼湊從行動層面對資源進行有效的重新篩選與優化配置,促使新企業的資源通道獲得重大變革,拼湊行動從資源多樣組合轉變為資源重構。

(四)案例發現總結

基于上文分析,本文歸納出如圖2所示的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過程模型。

資源匱乏新企業的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思維和行動兩個層面的遞進轉化,實現了新企業的階段式成長。新企業創立期,創業導向通過即興而作的拼湊思維形成相應拼湊邏輯,指導資源單一組合的拼湊行動,初步建立企業的資源來源通道;隨著企業進入初創期,企業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發生變化,其戰略特性有所增強,此時拼湊思維在即興而作中融入戰略匹配,拼湊行動從資源的單一組合變為多樣化組合,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通過拼湊思維形成對應拼湊邏輯,指導拼湊行動從而進一步擴大企業的資源來源通道;進入持續發展期,企業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進一步發生變化,戰略特性不斷增強,其拼湊思維和拼湊行動向戰略匹配與資源重構轉變,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融入拼湊思維,形成對應的拼湊邏輯指導拼湊行動,企業進一步擴容或建立新的資源來源通道,逐步實現了新企業資源環境的改善。

圖2 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過程模型(注:創業導向的不等邊三角形表示每個階段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存在差異,并非特指該階段的維度)

由圖可知,同一個企業,從創立期到持續發展期,新企業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呈現動態變化。具體表現為不同階段,創業導向三維圖中占據突出地位的維度各有不同。這一結論已在作者已有研究中進行闡釋[29]。在不同階段,新企業動態變化的創業導向融入拼湊思維,形成既滿足創業導向要求又可利用現有資源執行的拼湊邏輯,指導拼湊行為,實現該階段新企業的成長。因此,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變化主要體現在新企業形成的拼湊邏輯以及最終獲得的成長績效中。從橫向視角看,不同類型新企業在同一階段,其創業拼湊的思維方式與行動模式具有共性,拼湊思維從初期的即興而作逐步向戰略匹配轉變,而拼湊模式也從初期的單一資源組合逐步像多樣化和重構轉變。從案例可知,這種思維方式和行動模式的變化主要取決于新企業在該階段的戰略目標,即創業導向的戰略特性。創業導向戰略特性的變化來源于企業不斷累積的成長績效與進一步發展的戰略需求。

因此,盡管不同類型新企業雖然在同一發展階段的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存在差異,但戰略性相似,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時,采取的拼湊思維方式和拼湊行動模式具有共性,此時創業導向的差異會通過形成的拼湊邏輯以及最終的成長績效體現;只有當創業導向隨著新企業的階段式發展形成戰略性的變化,創業拼湊的拼湊思維和拼湊行動才會對應發生變化,以此實現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向成長績效的動態轉化。

六、研究結論

(一)對研究發現的討論

本研究從動態視角出發,基于生命周期理論,通過對典型新企業的雙案例分析,勾畫出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過程模型。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挖掘出這一轉化過程的內在機理以及影響轉化的關鍵要素,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資源匱乏新企業的創業導向以創業拼湊為中間變量,形成一個“二階段”的轉化模型,實現向成長績效的轉化。創業導向首先作用于創業拼湊的思維層面,思維層面通過相應的資源探索過程,在新企業的創業導向和現實資源間建立匹配關系,將資源消耗型的創業導向“翻譯”為可以利用現有有限資源執行的拼湊邏輯,化解創業導向戰略實施與資源約束間的矛盾,這是創業導向轉化的第一階段,可視為翻譯階段;第二階段是實現創業導向轉化的執行階段,按照翻譯階段形成的拼湊邏輯,創業拼湊的操作層面利用現有資源采取具體的拼湊行動,帶來企業資源通道的對應變化,實現創業導向轉化為成長績效。總結而言,創業拼湊在思維層面為創業導向這一資源消耗型戰略和匱乏的資源現狀之間建立適配關系,再通過創業拼湊操作層面對現有資源的拼湊行動獲取企業的成長績效,實現創業導向的轉化。具體轉化關系如圖3所示。

第二,隨著新企業成長,新企業創業導向的戰略性不斷增強,通過創業拼湊向成長績效轉化呈現迭代演進的特點。創業導向被認為是衡量新企業組織過程有效性的最好方式[1]。新企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引入一種創業導向戰略。通過創業拼湊,能將創業導向有效引入資源匱乏新企業的發展,實現創業導向到成長績效的轉化,該過程是分階段、迭代演進完成的。根據上文分析可知,新企業創業導向主導維度的變化體現于新企業的拼湊邏輯和成長績效的變化,當創業導向的戰略性發生變化,拼湊思維和拼湊行動會發生對應改變。隨著新企業資源的累積與企業的發展,創業導向的戰略性不斷增強,為了將其成功轉化為成長績效,創業拼湊的拼湊思維逐步從即興而作向戰略匹配轉變,對應的拼湊行動逐漸從資源單一組合到多樣組合再到資源重構轉變,以此達成新企業在每一個發展階段的戰略目標,實現創業導向的轉化。而每一個階段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獲得的成長績效,奠定了下一階段創業導向主導維度的形成,由此構成一個迭代演進過程,具體如圖4所示。

圖3 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二階段模型

圖4 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的迭代演進過程

第三,在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向成長績效轉化的過程中,創業拼湊的思維層面是核心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創業拼湊思維層面對資源的探索過程,是銜接創業導向與現實資源的關鍵,由此形成的拼湊邏輯也是指導拼湊行動的根本,因此,對拼湊思維的培養是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核心要素。從案例發現可知,創業拼湊的拼湊思維包括即興而作和戰略匹配兩類,其中即興而作對創業者基于直覺的反應能力提出要求,而戰略匹配更強調創業者的宏觀視角,究其根本,兩類拼湊思維實際以創業者的資源探索能力為依托,反應出新企業在特定目標下對現有資源效用的挖掘。因此,通過提升新企業的資源探索能力,能有效強化新企業的拼湊思維,進而促進資源匱乏新企業地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

(二)研究啟示

從理論層面看,一是,本研究從創業拼湊的思維和行動的復合視角出發,分析創業導向與拼湊思維和拼湊行動間的關系,構建了資源匱乏新企業的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二階段模型,深化了對創業導向在資源匱乏條件下通過創業拼湊利用現有資源實現績效轉化的內在機理的了解;二是,本文基于動態視角的分析,勾畫出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的迭代演進過程,識別出新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創業導向的變化規律與動態的轉化路徑,研究進一步拓展了對創業導向的實施和轉化的理解,豐富了創業導向理論的內涵,對后續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從實踐層面看,本研究結論能為資源匱乏新企業的發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參考。創業拼湊為資源匱乏新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可行的發展思路。為了實現這一發展路徑,從企業內部而言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1)新企業應改變傳統的資源認知,善于發掘手邊的可用資源,強化對資源的探索能力,從而充分發揮手邊資源的效用,嘗試利用創業拼湊逐步改善企業的資源環境;(2)考慮創業導向的主導維度與戰略性的動態變化,新企業應對企業的戰略發展有清晰的認知與規劃,結合企業的發展規劃,選擇適當的拼湊思維方式與行動模式,以有限資源將創業導向轉化為實際的創業行動,實現新企業成長。從政策制定角度亦可采取對應的措施支持企業的發展:(1)出臺相應的稅收減免措施等支持缺少外部資源的新創企業,由此鼓勵和引導創業者注重手邊資源、零散資源的梳理與利用;(2)可建立創業企業共享知識平臺,加強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創業企業之間的互動與學習,為資源匱乏的新企業學習資源的利用與探索、企業的發展規劃等提供良好的助力平臺。

本文是對新企業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實現新企業成長研究的初步成果,尚有不足之處。首先,本文的樣本選擇存在局限,選取案例隸屬于服務型和技術型新企業,對于其他行業本研究結論是否具有適用性還需進一步進行探究和深入;其次,研究注重對創業導向通過創業拼湊轉化為成長績效的過程路徑進行探討,尚未考慮該過程中環境變量等影響因素的作用。最后,研究發現新企業創業導向在不同發展階段維度組合存在差異,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原理有待在后續研究中加以深入挖掘和探討。

參考文獻:

[1]LUMPKIN G T, DESS G G. 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1): 135-172.

[2]胡望斌,張玉利. 新企業創業導向轉化為績效的新企業能力:理論模型與中國實證研究[J]. 南開管理評論, 2011, 14(1): 83-95.

[3]WIKLUND J, SHEPHERD 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small business performance: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5, 20(1): 71-91.

[4]蔡 莉,單標安,劉 釗,等. 創業網絡對新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組織學習的中介作用[J].科學學研究, 2010, 28(10): 1592-1600.

[5]曹 興,劉 曉.創業網絡結構變化對創業企業資源獲取的影響分析[J].科學決策, 2012(4): 23-30.

[6]梁 強,羅英光,謝舜龍. 基于資源拼湊理論的創業資源價值實現研究與未來展望[J].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13, 35(5): 14-22.

[7]SALUNKE S, WEERAWARDENA J, McColl-Kennedy J R. Competing through service innovation: The role of bricolage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project-oriented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3, 66(8): 1085-1097.

[8]祝振鐸. 創業導向、創業拼湊與新企業績效:一個調節效應模型的實證研究[J]. 管理評論, 2015, 27(11): 57-65.

[9]WALES W, MONSEN E, MCKELVIE A. The organizational pervasivenes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 35(5): 895-923.

[10]尹苗苗,畢新華,王亞茹. 新企業創業導向、機會導向對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情境的實證分析[J]. 管理科學學報, 2015, 18(11): 47-58.

[11]COVIN J G, SLEVIN D P. Strategicmanagement of small firms in hostile and benign environment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9, 10(1): 75-87.

[12]邢 蕊. 創業導向對在孵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

[13]胡望斌, 張玉利, 楊 俊. 基于能力視角的新企業創業導向與績效轉化問題探討[J].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10, 32(2): 1-8.

[14]SENYARD J M,DAVIDSSON P,Baker T,et al. Resource constraints in innovation: The role of bricolage in new venture creation and firm development[C]//Proceedings of the 8th AGSE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Exchange, Melbourne, 2011.

[15]DESS G G, LUMPKIN G T.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in stimulating effective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5, 19(1): 150-151.

[16]BAKER T, NELSON R. 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5, 50(3): 329-366.

[17]于曉宇, 李雅潔, 陶向明. 創業拼湊研究綜述與未來展望[J]. 管理學報, 2017, 14(2): 306-316.

[18]DUYMEDJIAN R, Rüling C C. Towards a foundation of bricolage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10, 31(2): 133-151.

[19]張建琦, 安雯雯, 尤成德,等. 基于多案例研究的拼湊理念、模式雙元與替代式創新[J]. 管理學報, 2015, 12(5): 647-656.

[20]MINER A S, BASSOFF P, MOORMAN C. Organizational improvisation and learning: A field stud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1, 46(2): 304-337.

[21]方世建, 黃明輝. 創業新組拼理論溯源、主要內容探析與未來研究展望[J].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13, 35(10): 2-12.

[22]BUTLER J, HANSEN G S. Network evolution,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1(3): 1-16.

[23]佟 巖,孫 健,盧闖.戰略導向與價值創造視角下的內部控制研究展望[J].科學決策, 2016(5): 28-49.

[24]CHANDLER A T.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M]. Cambridge: MIT Press, 1962.

[25]李 宇, 楊 敬. 創新型農業產業價值鏈整合模式研究:產業融合視角的案例分析[J]. 中國軟科學, 2017(3): 27-36.

[26]崔 淼, 歐陽桃花, 徐 志. 基于資源演化的跨國公司在華合資企業控制權的動態配置:科隆公司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13(6): 153-169.

[27]蘇 芳, 毛基業, 謝衛紅. 資源貧乏企業應對環境劇變的拼湊過程研究[J]. 管理世界, 2016(8): 137-149.

[28]ROMANELLI E, TUSHMAN M L.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s punctuated equilibrium: An empirical tes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37(5): 1141-1166.

[29]王國紅,李 娜,邢 蕊.新興互聯網企業創業導向的構成及演化:基于六家企業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 2018, 11(1): 1-18.

InternalMechanismfortheTransformationfrom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toNewVentureGrowth:CaseStudyBasedonEntrepreneurialBricolage’sIntermediatingEffect

WANG Guo-hong, QIN Lan, XING Rui, ZHOU Jian-lin

(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FacultyofManagementandEconomics,Institute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LiaoningDalian116024,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EO) of new venture with poor resources can be transformed to firm growth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based on life cycle theory. Through exploratory case analysis, EO’s transform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dividing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into thinking and operation lev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s thinking and operation level help form a “two stage” transformation model which converts EO to firm growth. (2) EO’s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s iterative evolutionary: as strategic characteristic of EO is growing, type of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s thinking level changes from improvisation to alignment with strategy and operation level changes from resource portfolio to resource reconfiguration; Development obtained in each phase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EO in next phase. (3) Thinking level is the co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e study will enrich the theory of EO and provid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new ventures.

Key words: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new venture growth; inner mechanism

中圖分類號:F270

A

1005-0566(2018)05-0135-12

收稿日期:2017-10-05

2018-04-20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473027,71502022);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項目(DUT16RC(4)39)

作者簡介:王國紅(1968-),男,河南孟州人,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創新與創業管理。

(本文責編:海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日韩美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久草视频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内精品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h网站在线播放|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人妖无码第一页|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黄色福利在线|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国产91高跟丝袜| 亚洲国产系列| 欧美成人A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91精品网站|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日韩123欧美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亚洲免费三区|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av在线5g无码天天|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久草视频精品| 日韩精品资源|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最大|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99视频只有精品|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毛片在线看网站|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国产成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