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
2007年,針對學校教師隊伍日益年輕化的特點,九中啟動了青年教師“鴻鵠”培訓項目,對青年教師進行系統培訓。經過十年的探索和實踐,“鴻鵠”培訓項目已經形成一套比較系統和完善的培養策略,一批優秀的教師脫穎而出。
青年教師“鴻鵠”培訓班采取集中培訓的形式,每周集中培訓一次,針對不同階段教師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學員們定期進行專業展示和學習心得交流;精心設計教師培訓課程,培訓內容包括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師德、政策法規等方方面面,每期的具體內容都會在上一期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補充;對年輕教師實行“雙師制”,即每名年輕教師分配經驗豐富、專業扎實、業績突出的兩位師傅,分別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學校每年有一定的經費專門支持該項目的實施,用于給學員買理論和專業書籍、請專家講座、外出考察等。
第一步:熟悉規范學上課。參加工作第一年的教師,要適應學科教學各項工作,掌握學校工作的一般規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熟悉教學大綱和教材,初步掌握教學常規和教學基本功;懂得課堂設計;要能夠調控課堂;學習班主任的教育及管理工作;能初步應用教育技術服務教學。
第二步:操作熟練會上課。參加工作第二年的教師,要會上課,能突出學科教學特點;要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掌握教學基本功;能得到學生的信任;能跟班進入高一級的教學和承擔學校某些方面的重要工作;能勝任班主任工作;能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及理論進行教學。
第三步:勇挑重擔上好課。參加工作第三年的教師,要能在大綱的指導下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在吸收他人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研究課堂教學最優化,爭創優質課,教學基本功全部達到合格;勝任并完成高三教學等工作;勝任任何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能進行教改教研實踐。
第四步:獨當一面成骨干。參加工作第五年的教師,要做到教育教學思想先進,教育教學基本功熟練扎實;善于學習研究,有很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教學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開展科研活動和教育創新,成為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探索者、實踐者;能在學校工作中挑大梁、唱主角,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和科研骨干。
理論培訓。項目組為學員們配備了一系列理論書籍,采取自主學習、讀書交流和培訓講座等學習方式,引導青年教師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走專業化發展之路。
技能培訓。包括板書及設計、學案的設計、備課、說課、微格課等教學基本功;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怎樣設計班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與評價;高效課堂的構成要素與研討;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校本教研專題研討、多媒體的應用等。
實踐展示。要求每位學員在完成理論學習的同時,組織說課、評課、交流反思,同時總結自己的學習成果并進行展示。
學校要求年輕教師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做到“三個一”,即在師傅的指導下上好一節課,出一份好試卷,寫一篇好的教育教學論文;參加工作的前三年上好“三課”,即第一年上好一節師傅指導課,第二年完成展示自己能力的展示課,第三年上好一節區、市級的研討課。
隨著培訓的不斷深入,學校對鴻鵠班的學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為“五個一”:每學期做一次校級或以上級別公開課,撰寫一篇教學反思;開一次主題班會,撰寫一篇班主任學習體會,到學期末,還要上交一篇自己本學期所讀的關于教育教學或其他方面書籍的讀書筆記。
依托青年教師“鴻鵠”培訓項目,九中的年輕教師實現了快速成長。同時,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作為一種外在的競爭力也有力地推動了中年教師的發展,促使教師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從而促進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編輯 _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