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教育理論上講,還是從教育實踐中看,家校合作都是培養未成年人形成正確價值觀、學好知識、增長能力,培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學生的重要途徑。但是,由于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多年來,家校合作變成了一個說起來十分重要、做起來極其艱難的雞肋。
昌平區回龍觀中心小學的家長教師協會建設經驗,為中小學開展家校協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他們提煉出的“全面合作、深度合作、全力合作”的經驗,概括出的在學生面前教師要做“友善之師”、家長要做“友善家長”的價值追求,使家長和教師的教育者角色都發生了良好的轉變,家長、教師、學生形成了“彼此支持、互相信任”的教育成長共同體。從具體做法上看,該校首先重視家長教師協會(PTA)的組織架構和制度建設,明確了校級協會和班級協會的相互關系和工作流程。通過制度的不斷完善,參加協會活動的家長由開始時的少數“積極分子”,逐年擴展到全體家長都能自覺參與。
目前,多數學校都建立了家長參與教育的組織形式,但是,一些學校的“參與”停留在學校向家長通報學生學習情況的層面,停留在要求家長為學校的相關活動提供支持的層面。回龍觀中心小學的家長教師協會完全超越了上述兩個層面,已經進入到深度參與、深度合作的層面。該校的家長教師協會在學校的節日活動方面能“撐起半邊天”,在學校課程建設方面能“出謀劃策”,在課堂教學方面能“現場聽課,反饋意見”。甚至在開學分班等事務中,家長教師協會也都承擔起重要的職責。
回龍觀中心小學家長教師協會的經驗,值得進一步總結、提煉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