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銀 韓玉柏 趙帥
摘要:為探尋跆拳道運動的推廣對中國動作電影的影響,尋找中國動作電影新的發展方向,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跆拳道運動的推廣史以及中國動作電影的發展史進行研究。首先回顧了跆拳道的推廣過程,找出跆拳道走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段。以此時間段為節點,把中國動作電影的發展史分為跆拳道運動在中國推廣前以及跆拳道運動在中國推廣后兩個階段。把兩個階段進行比較,發現中國動作電影的變化。針對其變化,從3個方面簡要總結了跆拳道運動的推廣對中國動作電影的影響。該研究對規劃中國動作電影未來的發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跆拳道運動 推廣 中國動作電影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8)3—0093—03
一切武術運動都是同宗同源的,都緣起于最初的人類遠古祖先同自然界的野獸搏斗。人類為了生存,與不斷變化的生活環境進行抗爭,后來發展成和不同種族之間的斗爭。“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要求人們要有強健的體魄和掌握一定的搏斗技能,才能保障生活的安定,朝鮮民族古時以農業及打獵為生,在抵御野獸、對抗入侵與祭祀活動的舞藝中,逐漸演變成有意識的攻防技巧及格斗自衛武藝的雛型,這就是最初的跆拳道。1955年4月11日,由包括崔泓熙少將,李享根陸軍大將,國會副議長,國會議員,著名企業家,著名武館館長等各界著名人士組成的名稱制定委員會,提出了各自的名稱。通過無記名的投票,一致通過了崔泓熙將軍提出的“跆拳”二字。由此,產生了“跆拳道”。“跆”字意為腳,意為像臺風一樣猛烈地、強勁有力;“拳”字意為拳頭,是用來進攻的武器;“道”即為“人生教育”,意為人生的正確道路,是技術方法和精神的修煉。在技術體系上,他們融合了中華傳統武術和日本空手道等諸多技術,逐漸演變成今日的跆拳道,即一種獨特的以腳法、腿法為主的拳術。
1跆拳道運動的推廣研究
1.1完善推廣期
本著在“推廣中完善,在完善中推廣”的宗旨,1958年組織國軍跆拳道在東南亞各地無條件地巡回表演,并開始有計劃地向東南亞各國免費派遣跆拳道教練員來最大限度地推廣和普及跆拳道。1961年9月韓國成立了唐手道協會,后更名為跆拳道協會,并成為全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1973年5月,當時的韓國總統樸正熙在韓國首都漢城成立世界跆拳道聯盟(簡稱WTF)。世界跆拳道聯盟的成立標志著跆拳道內部組織的完善。
1.2緩慢推廣期
1975年,世界跆拳道聯盟(WTF)被接納為國際體育聯盟正式會員。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了世界跆拳道聯盟。此時的跆拳道已經具有一定的國際基礎,為以后進入奧運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跆拳道于1988年漢城奧運會被列為示范比賽項目;在奧運會上的精彩展示,使其在全世界人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高速推廣期
1989年,韓國世界跆拳道聯盟首次到達北京,舉辦了中國首個跆拳道培訓班,跆拳道運動作為競技體育正式進入中國。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被列為試驗比賽項目;中國跆拳道籌備小組成立,標志著跆拳道運動正式在中國推廣。1994年9月,在世界跆拳道聯盟的協助下在云南昆明舉行了第一屆全國跆拳道比賽,當時共有15個單位15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1995年5月,共有22個單位25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在北京體育大學舉行的第一屆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從此,跆拳道運動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同年8月,中國跆拳道協會正式成立。11月,中國跆拳道協會被世界跆拳道聯盟WTF接納為正式會員。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成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在女子67公斤以上級比賽中,陳中奪得冠軍,為中國贏得了第一枚也是世界跆拳道史上的第一枚奧運金牌。截止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共摘得7枚跆拳道奧運會金牌。
2中國動作電影的發展研究
動作片(Aetion Films)是以強烈緊張的華麗動作和刺激緊湊的劇情為核心的影片類型。它具有強大的沖擊力、一系列驚險動作,并且常常表現追逐、營救、戰斗、搏斗、逃亡、持續的運動、驚人的節奏速度等場景,所有核心動作段落的設置都給觀眾提供一種緊張情緒。“傳統意義的動作片可以泛指所有的硬派電影,而現代意義的動作片則是在綜合各種動作元素和劇情設置之后的新類型。中國動作電影有著數十年的歷史,經歷了“京劇時代”“神話武俠時代”“李小龍時代”以及“新動作時代”。
2.1跆拳道運動在中國推廣前的中國動作電影
陳默先生提出中國電影誕生之日,便是動作電影起源之時。回顧動作電影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不同時期的動作電影由于吸取的動作風格不同,在“打”的風格就有所不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前的武打電影借鑒了神怪傳說以及京劇武打,以利用特技手段展現虛幻縹緲的形態特征,以及使用刀劍或其他冷兵器的武打動作為形態特征,擁有大量的持器械打斗鏡頭,表現出了舞臺風格。1970年至1980年,由于李小龍的出現,赤手空拳的功夫片興起,并逐漸取代刀劍武俠電影。李小龍時期的格斗動作及風格,影響了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動作電影。
2.2跆拳道運動在中國推廣后的中國動作電影
1990年后,中國動作電影進入了一個融合匯聚的重構時期,動作電影的創作,開始以中國武術為中心,而是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因為中國武術種類繁多,而每種武術都擁有各不相同的風格特征及哲學思想。編劇、導演提前寫作或改編影視腳本,則會考慮哪一種武術類型適合自己的影片。此時,跆拳道傳入中國,但并沒有進入中國動作電影工作者的視線。
21世紀以來,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高端的影視拍攝機器和聲光電器材促使動作片的拍攝規模日益巨大,動作表現形式日益多樣化、綜合化。此時在中國,已經有大批的跆拳道修煉者。隨著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做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的跆拳道進去了中國電影工作人的視野。跆拳道中漂亮的飛腿,以及飄逸的轉身動作開始出現在動作電影中。
3跆拳道的推廣對中國動作電影產生的影響
3.1跆拳道的推廣對中國動作電影動作編排的影響
經歷幾十年發展的動作電影,數量頗為龐大,各種題材、主題,各種動作設計早已有人涉及,當代創作者要想脫穎而出,必須求新求變。而跆拳道在國際上的出現以及推廣,給動作電影的工作者一個新的思路。中國的動作電影因為有了跆拳道的加入,在動作編排中呈現出多個元素,動作所呈現出的效果更加精彩。加強了動作電影中動作編排的合理性,從而使動作電影更具有藝術觀賞價值。
中國動作電影中的跆拳道高手,甄子丹最具有代表性。1978年,甄子丹受李小龍影響喜歡上自由搏擊,前去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武術隊接受訓練。在八九十年代參演的電影中,動作大部分都是采用傳統武術動作,有一小部分具有西洋拳叔以及截拳道,空手道的影子。但是在2003年的《千機變》,2006年的《殺破狼》以及2007年的《導火線》的動作設計中多次使用華麗的轉身以及空中的飛腿動作。更是根據跆拳道中的三飛踢設計出了自己的成名動作,空中三腿。跆拳道中的騰空后踢,騰空后旋等動作更是他在電影的動作設計中經常使用的。
3.2跆拳道的推廣對中國動作電影工作者的影響
跆拳道在中國的推廣,讓動作指導在給演員設計動作時,不再拘泥于中國武術。也因為跆拳道在動作設計上所表現出的顯著效果,動作演員開始學習跆拳道。也使得動作電影工作者們在動作的編排上開始融合其他武術,包括空手道,泰拳等。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成龍開辟了現代動作喜劇電影的先河,他在電影的動作設計中有著深刻的成龍式動作的烙印。在早期的成龍電影中,動作演員幾乎都是有較高特技水平以及擁有傳統武術功底的成家班成員。1998年成龍的好萊塢作品《尖峰時刻》開始,成龍電影的動作編排中開始出現了多種元素。在《我是誰》最經典的天臺對決中,飾演反派西方打手的就是一名腿法超絕的跆拳道高手。他在電影中展示出了高超的腿法以及驚人的控腿能力。在2012年的《十二生肖》中更是發掘國家隊跆拳道運動員,2004年55公斤級跆拳道全國冠軍張藍心,在電影《十二生肖》中擔任主要演員。在電影中,跆拳道選手出身的張藍心多次使用標準的雙飛踢,旋風腿等技術動作,成為這部電影中的一大亮點。
3.3跆拳道的推廣對中國動作電影素材的影響
動作電影的創作素材也不單局限于中國傳統武術的門派之爭,出現了以跆拳道題材的動作電影。雖然中國武術博大精深,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挖掘,很多動作電影的動作以及情節的設計不免落入俗套。以跆拳道為題材的動作電影,使中國動作電影更加豐富,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2004年由麥麗絲執導,陶紅與吳迪主演的體育電影《跆拳道》上映。《跆拳道》講述了劉立和楊開是一對好朋友怎樣從跆拳道愛好者,成長為在奧運會上為國爭光的跆拳道運動員的故事,劉立在奧運會決賽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踢傷后,又以頑強的毅力站立起來繼續拼搏,最后贏得了勝利。在這部電影中,不只著力于跆拳道華麗的動作,更多的是對跆拳道精神的詮釋。這部電影反映了跆拳道在中國推廣后,中國動作電影工作者對跆拳道全新的理解。
4結語
任何事物若要保持活力,就需要不斷的引入新的刺激。中國動作電影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就要不斷的創新,不斷吸取新的元素。由一維發展方式,變成多維發展。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海納百川,吸收其他各國武術運動的精華,使動作電影不斷革新,這樣才能吸引觀眾,得到觀眾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