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義國
摘要:本文通過梳理當前話語研究的最新進展,結合認知隱喻理論的批評話語分析模式,提出基于語料庫的金融話語批評隱喻實證研究范式及其路徑,為實際語料分析提供可操作的模式,從而驗證認知隱喻理論的可靠性和解釋力,揭示西方媒體圍繞中國金融國際化戰略的話語表征,以及這些表征所反映的意識形態特征,為中國金融國際化戰略的對外話語傳播體系建構提供啟示。
關鍵詞:批評隱喻分析 金融話語 語料庫范式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7-0001-02
一、研究現狀與趨勢
當前話語研究的關注焦點之一是批評話語分析,主要強調關注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現象以及話語呈現權力和意識形態的方式,同時致力于發現改進這種不平等的方法。批評話語分析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跨學科性、分析模式多樣性、關注社會視角廣泛性的特點。批評話語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彰顯隱藏的政治或意識形態動機,而在這一方面,批評隱喻分析能夠揭示隱喻如何表現現實,是一種重要的話語分析模式。
話語內容決定了話語傳播者的表達內容和載體,根本上影響話語權的效果。長期以來西方話語體系掌握了塑造中國形象的霸權,使中國始終處于“沉默的他者”狀態中。西方話語框架已成為世界理解中國的障礙和阻力。在現有國際金融話語權的格局中,依然存在霸權-非霸權的話語分布結構,其功能包括維護國際金融秩序與穩定的積極作用和制造發展幻覺、用假象替代真實、安排等級、樹立國際權威等四個方面的消極作用。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國家綜合實力增強和國際利益面擴大,中國的國際金融話語權意識逐步高漲,訴求也日益強烈。同時,中國學術界和政策部門對國際金融話語權和話語能力的關注不斷升溫,研究成果也相繼涌現(錢晶晶,2017;王曉秋,2012;文秋芳,2017)。但中國在國際金融話語權的理論研究和具體實踐中卻面臨多種困局。首先,綜合實力的增強并沒有使中國的國際金融話語權得到相應的提升。其次,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中國還難以撼動西方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強勢地位。最后,由于對國際金融話語權存在各種誤讀,中國需要對國際金融話語權做更深入、精確的理論解讀和多學科論證。
二、批評隱喻話語分析模式
對國際金融話語研究的多學科視角中,批評話語分析是語言學視域中重要的一支。批評話語分析把語言分析與認知理解和社會語境結合在一起,綜合利用批評話語分析、認知語言學、語用學和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來分析隱喻,揭示在特定類型的語篇中,文本作者的潛在意圖以及語言、權力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隱匿關系,為研究金融話語軌跡與話語表征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視野,也為研究中國對外形象與對外話語體系的建構提供了理想的視域。該方法自提出以來,已經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高度重視(Goatly,2007;Wodak,2006;胡壯麟,2012;田海龍,2016)。批評話語分析模式應用于金融話語研究能夠拓寬跨學科視野,將研究焦點投放在金融領域對外話語體系建構的內外在動因、思維形態和語用模式等方面,在反思和批判西方話語體系中,發掘本土話語資源,重新建構金融領域對外話語體系,使其既具有中國性,也具有世界性。其次,采用批評話語分析模式來研究金融文本有利于開創金融領域對外話語理論與實踐的新境界,吸收西方金融領域話語體系中具有原創性、立足現實和先進思維的積極性成果,并為我所用,使之中國化、民族化,突出中國的文化價值選擇,以發揮金融對外話語體系的指導作用。
但是一直以來,批評話語的隱喻分析路徑因為語料選擇缺少代表性以及語料分析缺少系統性而飽受爭議。其研究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一,收集語篇中的隱喻例證;二,從收集到的例證中歸納出它們所代表的概念隱喻;三,利用歸納出來的概念隱喻推導出構成或制約人們信念和行為的理解或思維模式。此外,當前批評隱喻分析的語料大多集中在政治文本上,這與批評話語分析研究者更注重政治話語的傳統息息相關,而對于財經金融類文本觸及較少。
三、語料庫范式研究現狀與實施路徑
近年來,利用語料庫方法對隱喻語篇進行考察成為新的研究方向,批評隱喻語料庫的應用研究也不斷涌現新的成果,其中最具實踐性價值的一項即是Koller等研究者(2008)試圖利用語料分析工具Wmatrix中的內嵌工具USAS對文本進行語義域(semantic domain/field)賦碼,然后對比參照庫提取研究文本中的具有超常使用頻率的語義域(稱為“主題語義域”),再將這些語義域的詞目和形符進行隱喻頻數對比分析。它和其他語料分析工具一樣具備索引生成、搭配、詞表生成、主題詞表生成功能,并且在一般檢索軟件基礎上延伸出語義場分布統計與對比的功能,可以增強語篇研究的實效性。隱喻識別工具可以采用Steen et al.(2010)開發的MIPVU。此外,部分計算機學科的研究者也開始涉足認知隱喻語料庫工具的開發,如Kintsch(2002)提出了一種基于潛在語義分析方法的模型,而Mason(2004)則發布了基于語料庫的隱喻句機器提取引擎Cornet,這些成果都為大規模語料庫隱喻研究開辟了新的前景。
以語料庫為研究范式的批評隱喻分析通常對文本進行主題詞、搭配以及檢索行分析,為保證語料的代表性與平衡性,往往采用分層隨機抽樣與等距抽樣結合的辦法。例如,可以利用離線瀏覽下載工具(如Webdup,HTTrack等)下載目標新聞網站的文本,如《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媒體中分別選取“一帶一路金融合作”“亞投行籌建”“中國跨境金融戰略”“中國金融體系的構建”以及“中國金融風險管控”為主題的文本話語軌跡,設定相應的時間跨距,通過社會情境分析辨別、解讀與闡釋這些話語,以揭示西方媒體圍繞中國金融國際化戰略的話語表征,以及這些表征所反映的意識形態特征,進一步揭示媒體話語如何利用不同事物間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將這些不同領域的隱喻特征投射到金融領域,從而使他們與金融問題之間建立認知上的聯系,對金融話語中隱藏的概念隱喻進行批評性分析,從隱喻表達中挖掘隱含信息,準確地把握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國金融事件時所采取的立場和態度,從而提出相應的國家語言戰略規劃,建構中國金融國際化戰略的話語體系。
此外,語料庫范式運用概率分析法對語料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孫毅,2013;何中清,彭宣維,2011;錢毓芳,2010),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求出語言運用的概率信息,再反過來以概率信息為依據分析真實的語言材料。通常包括“基于單詞”的方法與“基于范疇”的方法?!盎趩卧~”的方法通常依據詞語索引行進行觀察和分析?!霸~語索引行”是語料庫信息處理最重要的途徑。使用詞語索引行進行“詞語索引”時,主要依據“結點詞”及其所設定的跨距(span)的關系,探討結點詞的“中心意義”和“典型意義”、意義之間的區別、結點詞的意義和構成模式、結點詞的細節及用法特點等?!盎诜懂牎钡姆椒ㄖ饕侵赋鏊饕械难芯?。 具體研究方法包括頻率統計、關鍵詞列表、單詞之間的搭配。批評隱喻分析模式產生于這兩種檢索方法的綜合運用基礎上,主要采用自建語料庫,將相同體裁的不同文本(持不同觀點或政見)分別設置參照語料庫,通過頻率和詞叢密度統計,分析對比不同文本中隱喻使用的頻率,驗證隱喻的常規程度。
四、結語
基于金融話語中的隱喻識別與分析的語料庫范式可以改進和完善現有的批評話語研究理論架構,進一步拓寬實證文本研究范圍,是對認知語言學研究路徑的反撥,綜合采用內省、觀察、實驗各種研究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結果的信度和效度,檢驗批評隱喻研究在金融文本中的適用性程度。此外,采用語料庫范式研究西方金融話語能力、話語體系和價值系統,對其話語軌跡與話語表征進行反思,有助于構建“講好中國故事”與“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表達”的話語體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從而進一步掌握國際間經濟交往的主動權與話語權。
參考文獻:
[1]Goatly,A.Washing the Brain-Metaphor and Hidden Ideolog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2007.
[2]Kintsch,W.and Bowles,A.Metaphor comprehension:What makes a metaphor difficult to understand?[J].Metaphor and Symbol,2002(17):249-262.
[3]Koller,V.A.Hardie,P.Rayson & E.Semino.Using a semantic annotation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 in discourse[J].Metaphorik,de,2008(15):141-160.
[4]Mason,Z.Cor Met:A computational,corpus-based conventional metaphor extraction system[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04(1):23-44.
[5]Wodak,R.Mediation between discourse and society:Assessing cognitive approaches in CDA[J].Discourse Studies,2006(1):179-190.
[6]何中清,彭宣維.英語語料庫研究綜述:回顧、現狀與展望[J].外語教學,2011(1):6-10.
[7]胡壯麟.積極話語分析和批評話語分析的互補性[J].當代外語研究,2012(7):3-8+76.
[8]錢晶晶.主場傳播中國際經濟話語權的爭奪——“一帶一路”論壇的國際輿情探究[J].新聞戰線,2017(11):61-64.
[9]錢毓芳.語料庫與批判話語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3):198-202.
[10]孫毅.基于語義域的隱喻甄別技術初探——以Wmatrix 語料庫工具為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4):10-16.
[11]田海龍.批評話語分析精髓之再認識——從與批評話語分析相關的三個問題談起[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2):1-9+144.
[12]文秋芳.國家話語能力的內涵——對國家語言能力的新認識[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3):66-72.
責任編輯:劉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