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影臺詞運用修辭藝術可以使語言更幽默、風趣、辛辣、準確、富有生活氣息、令人回味無窮。運通過分析常見的修辭格,比喻、夸張、反復、諧音、雙關等在電影臺詞中的運用,展現(xiàn)了修辭藝術在臺詞語言中運用的絕妙之處,本文選擇從修辭學的角度,展現(xiàn)《驢得水》這部電影臺詞運用的美妙之處。
關鍵詞:《驢得水》;修辭格
作者簡介:馬琳(1993-),女,漢族,河南開封人,洛陽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育語文。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2--02
一、修辭的定義與作用
黃伯榮和廖序東在《現(xiàn)代漢語》中表示“修辭”有三個意思,用作名詞的“修辭”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客觀存在的修辭現(xiàn)象,二是指修辭知識或修辭學 。《辭?!分械亩x是,修辭是依據(jù)題旨情境,來恰當?shù)乇憩F(xiàn)寫說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的一種活動。高名凱在《普通語言學》中指出修辭是使我們能夠最有效地運用語言、使語言有說服力的一種藝術或規(guī)范的科學。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出修辭不僅在古代的言語交際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們的現(xiàn)代生活中也是一種能夠提高表達效果的行為,所以在言語交際中,人們要想使語言表達更加簡潔生動、準確得體,就會刻意甚至是不由自主地在言語片段中運用到修辭。
修辭在信息時代的作用十分突出,有助于提高說話和寫作能力、閱讀和欣賞能力,電影臺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和語言交際行為,對電影臺詞的修辭就是對電影臺詞的修飾和調(diào)整,也就是對電影臺詞的綜合藝術加工。在創(chuàng)作臺詞時用修辭手法有助于電影更好的刻畫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更加飽滿,主題思想更加明確。
二、《驢得水》中的修辭格的運用
“凡語文中因為要增大或者確定詞句所有的效力,不用通常語氣而用變格的語法,這種地方叫做修辭格?!?。修辭格,一般也成為修辭方式。電影的臺詞是一種藝術,因此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真實性,真是的說法不足以讓人感受到語句背后的含義,修辭格運用可以讓語句的含義更加真切地表現(xiàn)出來。修辭格有很多種,如:比喻、擬人、婉曲、設疑、象征、雙關、排比、反復等。
1.諧音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保ā抖Y記。月記》)諧音的修辭可以制造一定的笑料,使電影更加幽默和諧。諧音修辭格的運用使得電影的幽默效果更加突出同時也具有了反諷的效果。例如:
(1)校長:佳佳,它就是頭驢!你還真把它當人啦?它住哪兒不行???
佳佳:是你們先把它當人的!你們那個沒用過驢得水的錢?它天天給你們挑水,給你們干活,你們怎么那么沒良心呀!
校長:不是我們沒良心。我們拿水去救火,今天晚上喝什么?明天白天喝什么?
佳佳:大不了我一會兒和得水再去給你們挑!
這一段是校長用一頭驢謊報為一名老師,因而給這頭驢取名驢得水,利用“驢”和“呂”的諧音,制造誤解,從中創(chuàng)造出語言幽默的氣氛和效果,讓觀眾把不相關的兩個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不免會發(fā)笑。同時,從人物的對話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只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任由驢棚著火也不愿意貢獻出一點點的水資源,而且還能用一頭驢來騙取教育部門的津貼,充分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的黑暗與腐敗。
2.雙關
雙關是在一定的言語環(huán)境中,有意識地利用不同詞語在語音之間、語義之間的相同相近的關系,使詞語具有表里雙重意義,這樣的修辭方法叫雙關[8]。恰當?shù)厥褂秒p關的修辭格,可以使電影臺詞幽默辛辣、饒有風趣。雙關可以含蓄的映射出另一個事物,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夠增加語言的文采和情調(diào),使得電影內(nèi)容委婉、含蓄,令觀眾余興未盡,回味無窮。
(2)校長:啊?人在哪兒呢?
鐵男:包頭呢。
校長:(大驚失色)咋踢那么遠呢?!
鐵男:什么思路?不是踢到包頭了,是擱車里包扎頭呢!
例(2)是“特派員在包扎頭”校長卻理解為地名“包頭”。兩個例子都是反差很大使語言更加幽默風趣 ,引起觀眾想笑的欲望。也充分表現(xiàn)出了這些老師的心虛的心理,為下面的劇情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3.反復
一再重復使用相同的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等或連續(xù)復沓或前后呼應,以突出某種情感,強調(diào)某種思想,這種修辭手法叫反復。運用反復的修辭格可以使文章的中心突出、層次分明、疏通文意;能夠抒發(fā)作者強烈的感情;還可以增添語言的旋律美,增強節(jié)奏感。例如:
(3)特派員:哎?我的茶葉呢?應該是跟咸鴨蛋放在一塊兒的呀?我的茶葉呢?
特派員:我的茶葉呢?是跟咸鴨蛋放一塊兒的啊!是跟咸鴨蛋放一塊兒的呀!!
校長:特派員您先別著急。您的茶葉不是和咸鴨蛋放一塊兒的么?
校長:那您看看咸鴨蛋還在么?
特派員:哦,咸鴨蛋也沒了,這就對了。來來來,我們進入正題。
第這個例子中,特派員一直反復地問“他的茶葉和咸鴨蛋呢?”,這樣的反復使得特派員找東西時的急切的心情更加突出,給人一種他的很重要的東西找不到了的感覺,事實上只是“鴨蛋”和“茶葉”這樣很普通的食物,這樣的反差使人們感到好笑,制造了幽默詼諧的氛圍,使整個電影的節(jié)奏歡快了起來。
4.夸張
通過語言意義與現(xiàn)實的嚴重背離而再現(xiàn)現(xiàn)實,利用擴大升級或縮小降級的方法,虛化現(xiàn)實的修辭格叫做夸張,也叫做鋪張、夸飾、激昂之語等[??鋸埖男揶o格可以活躍氣氛,使劇本變得更加幽默詼諧,給喜劇電影增加笑料博得觀眾的眼球,使電影更具感染力。例如:
(4)【驢得水在講臺上用方言說著他僅會的兩句繞口令……】
特派員:你們聽聽,你們聽聽!聽見了么?多么純正的倫敦口音?。偛朋H得水
??!此情此景,讓我感覺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塞納河畔,回到了莎士比亞皇家劇院!
校長:您是不是再聽聽我們別的老師講課?
特派員:你們都別再爭了!剛剛你們自己不是也說,他比你們都優(yōu)秀、比你們更
偉大么?我決定了,我現(xiàn)在就回縣里,去給教育部拍電報。
例(4)中,鐵匠不過是說了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特派員卻稀里嘩啦講了一堆夸獎鐵匠的話,把事實過度的夸大了,同時還是不著邊際的夸大。通過用夸張的詞匯修辭手法,把特派員這個人物的虛偽、自大的丑陋人性巧妙地展現(xiàn)出來了。
5.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質(zhì)不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修辭方式,古人稱之為“譬喻”。比喻的修辭格可以使深奧晦澀的事物變得淺顯易懂,幫人加深體味;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讓人樂于接受;還可以是概括地事物形象化,使事物形象更加鮮明生動。
(5)鐵男:老裴啊,我求你把這貂絨脫了行么?我瞅著熱!你說你大夏天的穿個這你
像啥呀?跟狗熊似的……
(6)校長:我試試?;攀裁??拿出點組織性紀律性來!我們來開個緊急作戰(zhàn)會議。(大聲威嚴地)全體集合!!
校長:你們相信我好嗎?諸位,目前的戰(zhàn)局很嚴峻,但只要我部團結一致、眾志
成城,就必將打贏這場戰(zhàn)役!現(xiàn)在聽我部署!
例(5)中鐵男把穿著貂皮大衣的魁山比作是一只熊,使魁山穿貂皮大衣的形象具體生動,觀眾很容易想到那個情形,人物形象一下子就飽滿了。例(6)校長把“應付特派員的計劃”看作是“戰(zhàn)略部署”,用比喻的修辭格使劇情的緊張度大大提高,把觀眾的心情調(diào)動起來,前后形成對比達到詼諧的效果。
中國語言獨具匠心,博大精深。語言是表達心情的工具,修辭使語言更加形象,能更加確切的表達自己。從《驢得水》這部電影中我們感受到了修辭藝術在語言中的重要作用。對《驢得水》臺詞的分析,表明了修辭藝術的運用無處不在,深入到修辭學的方方面面。讓更多的學者看到臺詞語言的修辭藝術,擴大修辭學的研究領域,有助于修辭學向更深更遠的方向發(fā)展。語言的修辭藝術使人們通過電影得到娛樂,同時也能領略到語言的魅力,感受到語言帶給人們的心靈的感受,讓我們更好地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參考文獻:
[1]黃伯榮. 廖序東. 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p167,p173.
[2]陸費逵. 辭海[M].上海:上海辭海出版社,2009.2.
[3]高名凱. 普通語言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下冊,p80.
[4]吳海峰. 吳亮.邏輯與語法、修辭散論[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p178.
[5]侯佳冰. 論馮小剛電影的語言修辭藝術[D].吉林長春:長春理工大學,2013.
[6]袁暉.二十世紀的漢語修辭學[M].太原:書海出版社,1996,p58.
[7]王希杰. 漢語修辭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p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