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軍
摘 要:馬鈴薯作為人們日常中食用量較大的食物,其主要在我國西北地區生產。為了提升馬鈴薯的產量,研究人員在其種子的培育技術上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本文主要從無土培育技術、人工種子培育以及雜交技術3個方面對種子培育的過程進行了簡述,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馬鈴薯;種子培育;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43
農業技術的發展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食物的產量,對于馬鈴薯而言,因其可以做出花樣美食深得人們喜愛,比如有名的“神農架小土豆”等,因此為了獲得更大的效益,必須要對種子的培育技術進行研究,現今我國已經研究出了多種相關的技術,為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1 無土培育技術
1.1 種子處理
在對馬鈴薯進行無土培育時,需要進行的工作是對種子的處理。具體的處理工作由3個步驟完成,是為保證種子的質量,需要對其進行滅菌處理,經過處理以后的種子在培育期間就不會產生霉變;要將馬鈴薯的休眠期打破,此步驟是必須要進行的一步,這樣做可以提前培育種子的發芽期,進而保證培育種子的發芽率,這一步在具體進行時,需要采用特定的方式,同時還要控制培養箱的溫度,將其控制在1℃左右。最后一個步驟就是浸種催芽,此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要對所使用的器皿進行消毒,消毒溶液可以選用乙醇溶液,之后在器皿中加少量的清水,而且培育人員還要每天對水進行更換,此過程需要持續到種子發芽[1]。
1.2 培育管理
處理好種子以后,緊接著就要進行培育實生苗的工作,與培育種子類似,其在培育過程中也分3個步驟。進行無土基質的準備,即需要將蛭石與珍珠巖混合在一起,然后將氮磷鉀等肥料加入到基質中,以此來保證基質的水性。除此之外,其也有利于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待無土基質準備完成以后,需要進行滅菌工作,在對無土基質的用量選擇時,要根據馬鈴薯種子的數量來選擇,確保其足夠對馬鈴薯種子進行培育;對播種實生種子。在塑料盒中裝入已經選擇好的無土基質,然后均勻的撒上與蛭石混在一起的種子,此播種步驟可以重復2次左右,撒完以后使用蛭石將其覆蓋,當完成該步驟后,為了提供馬鈴薯發芽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就要做好培育期的澆水工作,確保整個基質中含有足夠的水分。在播種之后,要控制塑料盒的溫度,通常情況下都是將其控制在室溫的水平。如果天氣情況不好,培育人員就需要結合實際的溫度對其進行保溫或者降溫處理;移栽幼苗的工作。等到實生苗已經生長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進行移栽的處理。具體的標準是實生苗已經有7片左右的復葉長出,為了確保實生苗移栽以后的成活率,培育人員可以在移栽的過程中攜帶較多的無土基質。除此之外,在進行具體的管理時,必須要對其生長的情況進行觀察,隨時做好相關的記錄,此外,也要防治移栽過程中的蟲害。
2 人工種子培育
現今農業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很多的農產品在培育的過程中都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實現,以此來提升農產品的產量。馬鈴薯種子的培育也不例外。在對該種子進行培育時,要對馬鈴薯種子進行滅菌處理,處理完以后,在液體培養基上將其接種,之后進行微型薯的誘導工作。在該過程中,也要對培養基進行嚴格的要求,待篩選出微型薯以后,緊接著就需要制作人工種子。在培育人工種子時,要將種皮和胚乳分開來培育。之后使用種子將這2種物質包埋,直到形成人工馬鈴薯種子。相關人員還專門對此進行了實驗,經最終的分析得出,人工培育出來的種子在各個方面都遠高于普通的馬鈴薯種子。但是人工種子種植時,種植人員一定要掌握相關的方法,同時也要結合具體的環境來進行[2]。
3 種子雜交技術
種子雜交技術也是目前種子培育過程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術,其主要是先對馬鈴薯進行有性雜交,然后生產出實生種子,最后利用產出種子的莖塊進行無性繁殖,進而提升馬鈴薯種子的產量以及質量。具體是在馬鈴薯制種時,要采集花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采集父本化的花粉,將花粉的雄蕊摘下,曬干后放在冰箱當中。與此同時,在具體授粉之前,要先對母本進行人工去雄,最后正式進行授粉的工作,但是為了保證授粉的效率,在授粉期間一定要準確的對外界條件進行把握,如果在授粉期間受到了天氣的影響,就必須要重新進行此步驟。待生出雜交種子以后,培育人員一定要做好相關的儲存工作,進而將其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4 結語
對種子培育技術的研究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升種子的產量,尤其是對于以種植為主要產業的西北地區而言,更是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介紹了對馬鈴薯種子培育的3種方法,相比之前的傳統種子來講,都為自身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王鵬,王明瓊,王乾璋,等.不同氮肥水平對南方馬鈴薯產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6,32(6):25-26.
[2]周琰,張洋軍,阿不都熱依木·吾斯曼,等.澤普縣“核桃—馬鈴薯”間作模式下春播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16,35(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