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輝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上網人員逐年增長,電商逐漸走入人們的生產、生活,農產品銷售商開始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應用網絡市場,網絡營銷應運而生并逐漸發展起來。本文主要對電商背景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創新策略相關內容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電商背景下;農產品;網絡營銷;創新策略
網絡營銷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產品營銷的一種現代化方式,基于網絡信息技術傳播速度快、使用方便等特點,網絡用戶逐年增多,網絡購物成為了時代發展的主流,許多人越越來喜歡通過網絡購買農產品,農產品網絡營銷成為了推動農業發展的有效手段。
一、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電商平臺不斷涌現,雖然許多大的電商平臺像淘寶、京東、百度糯米、騰訊微店等為國內農產品通過網絡營銷售網提供了十分豐富的交易途徑和手段,但是在難得的機遇面前,農產品的網絡營銷情況依然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如下:
1.網絡營銷意識不強。網絡營銷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種產物,是近年來才出現的一種銷售方式,許多農產品銷售者由于對其缺乏必要的認識,認為網絡營銷風險大,在網絡營銷過程中顧慮多、縮手縮腳,阻礙了農產品網絡營銷的進一步發展。2.網絡營銷的隊伍嚴重不足。一方面農產品網絡營銷目前尚處于發展初期,效益不明顯,還沒有引起更多的人注意并投入到此工作中來;另一方面在農產品網絡營銷工作中,要求銷售人員必須能夠熟練地運用計算機技術在網絡平臺上制作、維護相關銷售信息,然而現實中很多農產品銷售人員并不具備這些能力,正是這兩方面的共同作用導致農產品網絡營銷隊伍嚴重不足。
二、網絡營銷配套環境有待提升
1.信息傳播和接收環境受限,還要加強。據統計2017年全國農村寬帶用戶只有9377萬戶,個別地區網絡依然存在盲點,農業信息傳播和接受不暢的情況時有發生。2.消費者對農產品網絡營銷認知、接受度不高。出于質量、安全考慮,許多人購買農產品還是習慣到實體店現場進行,不愿通過網絡購買的情況大有人在。3.農產品標準化程度差。目前大量的農產品質量、規格等都是非標準化的,缺乏標準性,使得消費者難以在網絡上進行價格和質量對比,抑制了其消費需求。4.農產品體系建設無法滿足網絡營銷要求。農產品體系建設不完善,網絡營銷中還存在很多發展瓶頸。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業物流社會化、市場化程度很低,大量的現代科學技術和物流裝備未能在農產品銷售中得到有效運用。農業專用運輸工具缺乏,技術裝備落后,存儲條件不足,加工處理水平低,基層物流站點缺失,包裝缺乏統一標準,設施、設施備利用低下,物流成本長期高不下是當前不爭的事實。另外,農產品銷售針對性不強、產品特色不突出,網絡營銷服務不全面,缺乏網絡營銷保險等問題給網絡營銷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三、電子商務背景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創新策略
1.利用移動電子商務優勢。移動電子商務是一種新的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是借助互聯網移動設備以及移動終端完成在線交易活動,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同其他商務模式相比,具有靈活性強、攜帶方便、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等特點。從目前農產品銷售的情況看,信息流通不暢是銷售的難點問題。借助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構建農產品銷售網絡,利用移動終端,能夠將移動設備和網絡平臺的優勢全面發揮出來,徹底解決農產品銷售過程中信息流通不暢的問題,利于農產品網絡營銷的有效開展。現在,大多數移動電商平臺公司都推出了大量個性化的銷售服務,為農產品網絡營銷指明了方向。銷售人員只要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好移動電商平臺公司,在上面建立網上商城,打造好綜合店和特色店,就能收到不錯的點擊率和關注率,從而實現農產品的快速銷售。不僅如此,廣大農民、農產品加工企業也可以借助移動電子商務平臺與消費者進行及時溝通、交流,不斷優化服務,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同時借助移動終端和各大運營商的合作,還可以擴寬產品營銷渠道,積極開拓農產品網絡營銷市場。
2.利用物聯網優勢。物聯網是在網絡信息技術及各類電子設備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實際上它就是一個大的網絡系統。借助物聯網能夠完成對農產品的追溯調查,保證農產品質量,降低食品安全問題發生幾率,有效消除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農產品的種種顧慮,讓他們買得放心。農產品具有季節性、周期性和區域性特點,在銷售過程中時間性、保鮮性要求很高,要求相關企業必須切實做好冷藏保鮮工作,這無疑使農產品銷售物流供應變得更為復雜。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能夠做到對物流供應系統隨時更新,銷售公司和物流企業借助物聯網能夠對銷售、運輸的各個環節進行隨時、隨地監控,一旦發現哪個環節可能出現問題便可以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降低物流風險。在農產品營銷中利用物聯網優勢,還可以減少農產品流動的中間環節,降低銷售成本,提高農產品銷售產量,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3.利用好客戶關系優勢。農產品銷售質量和廣大客戶群體有著直接的關系,若是能夠利用好客戶關系優勢,農產品銷售商就能快速地提高市場份額,增強競爭優勢。為此,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要注意對客戶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和整理,弄清客戶群體需求,從他們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多樣化的營銷策略,滿足它們個性化的需求,從而取得客戶信任,增加客流量。而且通過對廣大客戶群體的信息進行挖掘、分析,還能夠更好地管理客戶關系。比如,我國絕大多數電商平臺都有很多客戶信息資料,網絡營銷人員只要方法得當,用心挖掘,就能從中發現許多有價值的信息,在此基礎之上,分析其消費特征、心理需求,經濟承受能力,就能作出科學預測,在銷售中就能有的放矢制定科學的營銷方案,增強用戶粘性,實現有效管理客戶,從而在充滿競爭的網絡銷售市場中取得比較優勢。
四、結語
總而言之,農產品網絡營銷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為解決農產品難買難賣問題創造了機遇,農產品經銷商可以更加準確掌握市場變化情況,根據市場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農產品銷售,降低農產品銷售成本和經營風險,增加農產品銷售量,推動農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2017年通信業統計公報.
[2]王鳳旭,賈保先,周浩宇.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網絡營銷策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16):89-102.
[3]劉雪梅,劉偉強.淺談電子商務領域下的武威市農產品網絡營銷策略探討[J].甘肅農業,2016(10):79-85.
[4]周正平,丁家云,江六一基于網絡營銷視角的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4(09):136-142.
[5]盛凡,趙松良.關于電商背景下的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創新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15(07):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