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巖松,崔江濤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計算機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1)
畢業設計是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最后一個綜合性實踐環節,是總結檢查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果、評定授予學位的重要依據。通過畢業設計,學生對某一課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鞏固、擴大、加深已有知識,培養綜合運用已有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對外語水平、團隊協作、書面及口頭表達能力等非專業能力進行全方位考核,更是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畢業設計質量監控、完善畢業設計持續改進措施、切實提高畢業設計質量,是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近些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快速更新,畢業設計質量越來越不能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原因。
畢業設計在實施過程中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從畢業設計選題開始,更多考慮的是指導教師的研究領域和科研課題[1]。指導教師掌握的知識決定了畢業設計題目的方向,所出題目不但極少考慮學生在畢業設計環節應該提高什么樣的能力,而且畢業設計題目嚴重脫離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求。
在畢業設計完成過程中,為了方便給出學生成績,往往以答辯成果作為最后成績,評價學生整個畢業設計環節,答辯結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畢業設計的成績,缺乏合理性;傳統畢業設計更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缺乏對學生非專業能力的量化和考核[2]。
在畢業設計結束后,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僅被記錄到學生的檔案中,很少被作為綜合分析的材料。本屆學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在下屆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會重復出現,畢業設計質量很難提高。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是確認工科專業畢業生達到行業認可的既定質量標準要求,是一種以培養目標和畢業出口要求為導向的合格性評價。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遵循產出導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以學生為中心和持續改進3個基本理念[3]。這些理念對引導和促進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
在畢業設計實施過程中,需要充分體現工程教育認證理念,在畢業設計教學目標制訂中嚴格按照“產出導向”理念,從選題到考核,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有效評價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各方面能力的達成,并通過能力達成效果調整畢業設計教學目標的制訂,充分體現持續改進的質量保障理念。工程教育認證理念促使師生在畢業設計實施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持續改進,從而提升畢業設計質量。
將工程教育認證理念融入畢業設計實施過程見圖1。通過“制訂目標,明確支撐能力要求”“科學出題,確保達成能力要求”“過程考核,重構科學評價體系”和“結論分析,促進質量持續改進”4個方面,構成畢業設計質量保障體系,見圖2。
根據工程教育認證要求,需要通過調研企業、校友、同行專家、教師和學生,明確學生的培養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制訂畢業要求,確定學生在畢業時應該達到的能力,從而指導整個教學環節的實施。在畢業設計之初,首先明確畢業設計支撐的畢業要求指標點,即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這個教學環節中應該掌握的能力,再根據支撐指標點確定此次畢業設計的培養目標。例如,畢業設計支撐畢業要求指標點“10.2能夠將計算機專業知識應用到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中,并能夠就相關問題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這個目標對畢業設計有一個綱領性指導,在畢業設計完成的整個環節中,應該多設置考核學生該能力的環節,從而保證該能力指標點的達成[4]。
在確定好畢業設計支撐的畢業要求指標點的基礎上,指導教師需要了解畢業設計在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中的支撐作用,在畢業設計題目設計時,要根據學生應達成的能力要求出題[5],而非簡單地從科研項目和研究課程中截取一部分作為題目。例如畢業設計需要“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計算機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指導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具有一定復雜度的工程問題,而不能出一些簡單驗證性或綜述性的題目。
在出題環節中,需要企業導師參與,出題流程見圖3。根據工程認證要求,應鼓勵學生在企業完成畢業設計,并在畢業設計中實行雙導師制(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6]。考慮到部分學生由于各種原因需要在校內完成畢業設計,實際由校內教師進行畢業設計指導,在畢業設計題目審核環節需要企業導師參與,企業導師根據企業和社會對計算機類人才的需求,對題目的工程性、復雜性、先進性、社會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審核。
在企業導師審核完成之后,需要校內專家組對畢業設計題目進行二次審核,包括對畢業設計題目重復度、工作量、是否能夠支撐畢業要求以及是否包括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等方面進行細致審核,充分保障畢業設計題目質量。
為了記錄學生在整個畢業設計環節的完成情況,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生相關畢業要求的達成程度,應在畢業設計環節采用過程性評價體系,將畢業設計(論文)考核分為5個部分:日常考核、中期檢查、軟硬件驗收、論文評閱和現場答辯,各環節的考核情況見表1。
細化各考核環節支撐畢業要求,明確學生在各環節中應掌握的能力目標,既為教師日常指導指明了方向,也讓學生能夠對照能力目標,有意識地培養自身能力。指導教師在日常為學生指導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應按照日常考核支撐畢業要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能力。例如日常考核環節支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計算機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在實際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會側重讓學生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培養其在解決計算機問題時考慮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非單純地指導學生如何完成軟硬件作品。

圖1 畢業設計實施流程
在各考核環節中,應制訂相關考核評分表,規范考核方式,明確考核依據,量化評分標準。以“日常考核”方式為例,要求指導教師每周要和學生進行一次面對面指導,指導教師根據指導情況如實填寫《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情況登記表》并簽字確認,作為學生日常考核的依據。學院制訂《畢業設計日常考核評分表》,見表2。通過學生應達到的能力目標作為分數的評價標準,一方面便于考核學生能力,另一方面為指導教師打分提供了依據和標準,指導教師不再盲目根據學生是否參加指導給分,而是根據學生的能力達成情況給分。除“日常考核”環節由指導教師給分之外,其他考核環節都采用“交叉雙盲”審核方式,即“學生所有材料中不出現指導教師姓名,學生和指導教師不在同一組進行答辯”,在考核過程中減少主觀因素,完全根據學生的現場表現、軟硬件作品和論文進行考核。

圖2 畢業設計質量保障體系

圖3 畢業設計出題流程
在一輪畢業設計實施結束之后,教學指導委員需要根據這一屆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綜合分析畢業設計支撐能力指標點的達成情況,公式如下:


表1 畢業設計(論文)考核情況表

表2 畢業設計日常考核評分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2013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日常考核評分表
若指標點達成度評價值高于或等于期望值的0.8,證明這屆學生畢業設計中該指標點達成結果為優秀,指標點達成度評價值在期望值的0.6~0.8之間,證明該指標點達成結果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若指標點達成結果為不合格,需要將該結果反饋到能力目標制訂環節,教學指導委員會在制訂下一屆學生畢業設計能力目標時,將該指標點作為重點評價標準,重新制訂或修訂畢業設計教學目標,持續改進畢業設計的完成質量,提高指導教師和學生對該指標點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在畢業設計中達成該指標點能力要求。
表3是指標點10.2達成計算說明,指標點10.2的期望值總分為95,實際平均得分是56,計算指標點10.2的達成度為0.589,低于教學指導委員會要求的閾值0.6,因此指標點10.2在畢業設計中評價結果為不合格。在下一輪畢業設計過程中,教學目標要重視對學生撰寫報告、語言表達和溝通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指導教師指導過程中,可以通過多方面要求學生提交報告、撰寫文檔、小組答辯等方式,加強學生此項能力的培養。
在畢業設計中,堅持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產出導向”理念,充分了解社會、企業、教師和學生需求,提高了各方參與力度,有效調動了教師和學生在畢業設計實施過程中的積極性。通過過程考核和量化能力考核指標,能規范教師和學生在畢業設計各環節的行為,做到評價有據可依。評價結果反饋至目標制訂,可以促進畢業設計質量的持續改進。目標制訂、科學出題、過程考核和結果反饋形成畢業設計質量監控的閉環體系,不僅有效促進了畢業設計質量的不斷提高,更為建立本科人才培養的質量監控體系奠定了基礎。

表3 指標點10.2達成度計算
[1]李貫峰, 李萍, 秦飛舟. 融入CDIO理念的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J]. 計算機教育, 2014(8): 22-26.
[2]何仲昆, 盛嘯濤, 宣江華, 等. 應用型本科網絡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J]. 計算機教育, 2014(20): 92-95.
[3]蔣宗禮.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認證與改革[J]. 計算機教育, 2010(1): 7-11.
[4]蔣宗禮.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指標解讀[J]. 計算機教育, 2008(13): 10-13.
[5]雷國華, 周屹, 邢傳軍. 面向“卓越工程師教育”的網絡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J]. 計算機教育, 2013(14): 77-80.
[6]鐘玲, 李青, 張志佳, 等. 高校IT專業校外畢業設計的現狀、對策及實施[J]. 計算機教育, 2014(12):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