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連 嚴霜 王鵬
(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1447)
談到色牢度,很多人都會想到紡織服裝的掉色、竄色、變色等等,其實不僅僅是紡織品,皮革制品同樣也會存在色牢度的問題。近些年皮革產業的增速雖然逐漸放緩,但設計的多元化、時尚化卻一路高漲,皮革制品對于色彩的運用也日趨成熟,色牢度的測試也越來越被引起重視。
2017年,方法標準QB/T 2727-2017《皮革色牢度試驗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發布實施[1],同年還有QB/T 5087-2017《箱包用皮革》首次發布實施[2]。QB/T 5087-2017中耐光色牢度項目直接引用QB/T 2727-2017的方法二,足以可見行業對耐光色牢度項目測試的重視程度。由于QB/T 2727-2017與GB/T 8427-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測試方法及評定比較類似,因此本文對皮革耐光色牢度測試的新舊標準與紡織品的耐光色牢度測試的3個標準做比較,以探究標準測試方法間的差異[3]。
三個標準均為耐光色牢度測試標準,其標準名稱及測試原理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清楚的看出,變更后的QB/T 2727-2017,與GB/T 8427-2008名稱一致,均為“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同時三個標準測試原理也基本一致。
三個標準對測試環境的的要求大致相同。具體相同點如下:
試樣和藍色羊毛標樣可同時在同一設備中曝曬,光源為氙弧燈;試樣和藍色羊毛標樣受光面上的光強度差異不超過平均值的±10%;氙弧燈與試樣表面和藍色羊毛標樣表面應保持相等距離;光源垂直位于試樣架的中心軸,試樣架轉速(1±0.1)r/min。
濾光片:置于光源和試樣及藍色羊毛標樣之間,使紫外光譜穩定衰減。所用濾光玻璃的透光率在380~750 nm之間至少為90%,在310~320 nm 時應降為0。
濾熱片:置于光源和試樣及藍色羊毛標樣之間,可使氙弧光譜中所含紅外輻照量穩定地衰減,使用玻璃過濾器以消除多余的紅外輻照,達到標準所規定的溫度條件。
濕度控制標樣:按GB/T 8432規定的濕度控制標樣色牢度[4]。
三個標準對測試環境的的要求的不同點見表 2[5]。
從表2可知,對于皮革耐光色牢度測試而言,新版的QB/T 2727在測試參數、濾光片組合上要求更加詳細和嚴格。標準變更之后,各實驗室進行測試時,因標準的詳盡,測試差異性較低,結果的穩定性也就隨之提升,更好的避免了檢測機構間結果的差異性。皮革與歐標紡織品的耐光色牢度測試、設備等環境與皮革的測試基本一致。可有效提升各檢測機構的設備的利用率。
三個標準的取樣要求基本一致,其中QB/T 2727-2017與GB/T 8427-2008取樣要求完全一致,詳細如表3所示。

表1 標準名稱、測試原理

表2 耐光色牢度測試環境

表3 耐光色牢度取樣要求

表4 曝曬方法

表5 評定方法
標準文本中對于曝曬方法及評定方法的介紹篇幅十分龐大,內容也很詳盡,但對于不太了解耐光色牢度操作的人員來說理解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本文將操作及考核的重點內容濃縮成如下的表4和表5,可以非常直觀的表示出曝曬方法及評定方法間的區別,以及標準間內容的差異。
通過比較三個標準可知,QB/T2727-2017與GB/T8427-2008在曝曬方法及評定方法上是一致的,可總結為5種曝曬方法、4種評定方法。而QB/T2727-2005只有3種曝曬方法、3種評定方法。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明顯看出,皮革耐光色牢度測試標準QB/T 2727新舊版本間的差異是非常顯著的,最重要的內容如曝曬方法由原來的三種增加至五種,評定方法由原來的三種增加至四種。皮革耐光色牢度測試標準QB/T 2727-2017在試驗設備、取樣、曝曬方法、評定方法上與紡織品耐光色牢度測試標準GB/T 8427-2008完全一致,只是在于儀器參數的設定,即溫濕度的要求有所差異。而且QB/T 2727-2017還提供多一套濾光系統配置給予選擇。
同時,皮革、紡織品兩個行業間,在耐光色牢度項目的方法和評價上趨于統一,可有效減少企業質控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固定資產投入,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耐光色牢度項目測試結果的準確和真實性,減小不同機構間結果的差異,對企業、對檢測機構都是利好的消息。
[1]QB/T 2727-2017皮革 色牢度試驗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S].
[2]QB/T 5087-2017箱包用皮革[S].
[3]GB/T 8427-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S].
[4]GB/T 8432-1987耐光色牢度試驗儀用濕度控制標樣[S].
[5]QB/T 2727-2005皮革色牢度試驗耐光色牢度:氙弧[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