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 張阿維 李歡 王春凡 安淑婷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最,距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它將徽戲和漢戲進行融合同時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而慢慢形成了京劇特有的風格。是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代表,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它被譽為“東方歌劇”。發展之初演員們戴著面具進行戲劇表演,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藝人們為了更便捷的進行表演就用粉墨、油彩、鍋煙子在臉上進行裝飾,于是最原始的臉譜這樣產生了,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京劇的的藝術風格和表演方法趨于完整化,京劇臉譜也集各地劇種臉譜優點,經過創新改革,得到充分的發展。圖案和色彩愈來愈豐富多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妝譜式。,唱、念、做、打和服飾在京劇的表演中等并不能全面充分的展現人物的性格和劇情發展需要,此時臉譜就起到了補充說明的作用。在戲曲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特定的譜式和色彩以突出人物的性格,增強戲劇的感染力。京劇臉譜是京劇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在中國戲劇面部妝容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京劇臉譜,通過戲曲文化對歷史人物角色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描繪、認知與了解,京劇臉譜夸張的色彩、豐富的造型,展現了中華民族獨特又厚重的文化內涵是中國戲曲文化發展的蔓延。

圖1

圖2

圖3
當人們看到京劇臉譜時,色彩是最首先沖入眼簾的,豐富的造型及色彩會引起人們的情感,進而使得人們能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因此京劇臉譜中色彩的沖擊力在民族文化的影響下,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寓意,例如:紅色在中國很受歡迎,因為它是吉祥、美好的象征。黑色代表耿直,白色代表奸詐狠毒,藍色代表剛強、驍勇;綠色的代表頑強、俠義;灰色的代表老年梟雄等。(如圖1)兩張臉譜從左到右為張飛,曹操。黑色為兩張臉譜的主色調,兩個歷史人物有不同的歷史背景、性格特點及心理活動,因此在兩張臉譜中黑色所占的比例是不一樣的,張飛是花蝴蝶臉,人物秉性耿直,而此處的黑色占據了整個臉部的一半多凸顯這一點,據說張飛相貌堂堂,因此,在印堂出勾畫了一個蝴蝶形狀的視覺圖案,眉眼處向上勾起,一副魯莽之中又不缺乏嫵媚和諧的神態立即展示在觀眾面前;與張飛相比曹操的臉譜中黑色比例則要少的多,從圖中可以看到,黑色只占據了整個臉譜顏色的四分之一,眉眼處用黑色進行勾畫,而臉部則大部分留白,顯示出曹操奸詐、陰險、狠毒的反面形象。
在京劇臉譜中除了色這個重要的元素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元素—形,形可以說是京劇臉譜中思想表達的主要載體,臉譜上不同的形表達了不同角色的思想,再加上顏色的輔助,戲劇中人物的主體思想才能細致的表現出來。
曹操關羽的臉譜都以“線”為主,關羽臉譜中眼部線條的細長突出了俊秀的雙眼,眉毛處的線條則更好的襯托他剛正不阿、威武和忠勇。曹操的臉譜,多以細長的“線”和特別小的“點”勾畫而成,臉譜中線的方向是散亂的,分散的線突出了曹操的奸詐、自私、殘忍、多疑的性格(如圖2)。
通過對京劇臉譜元素剖析,感受到韻律與節奏貫穿始終,把握形態曲線美與“氣韻”。“氣韻”也就是點睛之筆,一個人的精氣神所匯聚的地方,就是這個人的特征所表現出來的地方,加以控制而全力表現出來就是在畫人物時所應該注意的地方。京劇臉譜的現代設計,即是把京劇臉譜這一母體元素融合時代的節奏、創新的特點,創作出具有時代“氣韻”的設計語言。

圖4

圖5
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臉譜中得以展現。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例子,倫理道德是儒家文化之根本,因此,道德化成為傳統文化中較為鮮明的一點,戲曲藝術在這種道德化的文化氛圍下逐漸發展也充滿了道德化的色彩。戲曲的道德化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善惡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義的浩然正氣,藥人壽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在儒家文化中人世與自然都是有差等的。我國古代色彩選擇習俗的重要內容中服飾、車馬、房舍、器用的色彩都可以指示人的身份。戲曲舞臺大體上以黃、紫、朱、黑、白、藍、褐的色彩排列次序來區分人物的尊卑貴賤,顯然不是隨意而為,是有充分的歷史背景作為依據的。
臉譜的色彩、譜式的紋樣,是現如今許多設計師從京劇臉譜中提取;與現代服飾完美地結合創作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作品,近年來,時尚品牌紛紛將東方元素融入其現代設計作品中,其背后承載著我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底蘊。(如圖3)此外,許多化妝師獎京劇臉譜中的色彩與造型運用到妝容中,使得妝容更個性,例如,桃紅色的眼影與腮紅展現出女性的嬌柔風情,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沖擊力。
(如圖4)現代平面設計中對臉譜色彩的巧妙的運用形成了鮮明的視覺形象從而來引起人們情感共鳴。京劇臉譜中的高純度色彩對比,豐富了色彩的張力,在海報設計中傳達出兼具傳統文化意蘊和現代設計氣息的情緒。
(如圖5)包包、日歷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物件,設計師們把我們的生活用品與京劇臉譜中的某些元素相結合進行設計與創新,不僅如此我們平時生活中器具、枕套、掛飾等越來越多的生活產品設計中也融合了臉譜的譜式圖案和色彩。
京劇臉譜如今在各方面的應用已經遠遠超出了舞臺的范圍,臉譜文化是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追求,對后人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他的價值不應該只存在于最初的領域,應該將臉譜文化真正的融入到設計中去,而不只是簡單的模仿,通過各種媒介讓中國戲曲文化得以弘揚和傳承。
[1]孫淑萍,郭筱鈺.基于非遺文化傳承下的京劇臉譜視覺符號設計應用研究 [J].藝術科技,2017,30(04):279.
[2]湯露.京劇臉譜的視覺符號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2012.
[3]焦繼順.京劇臉譜符號文化特點解析[J].四川戲劇,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