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劉天亮 本報記者 范凌志
“我們不能讓分歧和疏遠被默認為澳大利亞對華關系的官方戰略”,《澳大利亞人報》25日刊文稱,(澳大利亞)需要一個清晰的對華政策。然而就在一天后,澳媒大肆炒作中國公司成為澳大利亞政界人士海外出行的最大贊助商。澳政府則宣布資近70億澳元購買無人機偵察南海。這與最近一段時間,包括澳總理特恩布爾在內的政要表達的與華修好態度并不相符,讓人不禁質疑澳大利亞離一個清晰的對華政策還有不短距離。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6日報道稱,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根據個人申報統計分析了2010年以來澳大利亞政治人物的旅行贊助情況,發現中國華為為澳聯邦議員前往該公司總部的12次出行埋單,其中包括商務航班、當地出行和食宿。參加這些旅行的政府官員包括澳外交部長畢曉普、貿易部長喬博和前貿易部長羅伯。英國路透社稱,這一發現的大背景是,由于擔心華為實際上由中國政府掌控,一些澳政界人士呼吁禁止華為參與該國5G網絡建設。與此同時,中澳關系也處于低谷,中國在澳大利亞政界的影響力受到強烈關切。
“只有少部分旅行是被完全贊助的”,華為澳大利亞公司董事會主席羅德回應說,他們為不同組織提供參觀機會,這些團體中的大多數,還有一些非政治團體是自己到中國來的。他們只負責跟華為有關的部分,通常是訪問中國時的附加行程,而不是負責從澳大利亞到中國的全部行程。華為澳大利亞公司通信總監杰里米·米切爾則表示,華為對這些旅行的贊助是完全透明的,只是為了讓受邀者更好地了解華為,并無任何不恰當行為。
事實上,根據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統計,名為澳大利亞/以色列和猶太事務委員會的非企業機構向澳官員提供了44次行程贊助。而在55次企業贊助中,華為僅贊助12次。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評論說,為政治人物“考察旅行”埋單不違法,政治人物接受這樣的旅行贊助同樣不違法。
為什么并不違法的事會被如此熱炒?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員于雷2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首先和最近澳國內的政治氣氛密切相關。澳議會7月下旬有一個補選,這個補選對執政黨來說意義非常重大。明年澳大利亞也將舉行大選,而執政黨現在在議會里屬于微弱多數。所以議會各方都在全力爭取那些右翼小黨支持。此外,不少澳媒的幕后金主是美國。美國既擔心澳倒向中國,也對華為這樣的中國企業充滿敵意。
在擔心中國對澳政客施加影響的同時,澳大利亞也在軍事上提防中國。26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將斥資69億澳元購買6架美國高科技無人偵察機MQ-4CTriton以加強海上巡邏。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稱,這些能遠程飛行且科技含量高的飛機將把南海作為首要目標。這些無人機搜集到的信息將與澳的盟友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新西蘭共享。
澳總理特恩布爾26日說,第一架無人機的投資為14億澳元。英國路透社報道稱,這些投資包括建設澳大利亞兩個空軍基地的新設施、地面控制系統以及支持和培訓等費用。第一架飛機將于5年后開始服役,所有6架無人機將于2025年底投入使用。
這項購買計劃最初出現在澳大利亞2016年的國防白皮書中,“安全威脅論”是推動這項交易的重要背景。澳大利亞國防部長佩恩說:“對我們來說,知道誰在我們的地區活動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就能在需要時對任何威脅做出回應。”她稱,MQ-4CTriton無人偵察機將讓澳大利亞保持監視東南亞和南海的能力。
“澳大利亞花錢來買先進裝備,能夠持續多久?買的這些先進武器能領先多長時間?”于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澳每年投入那么大的精力跟中國進行對抗,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傻、很不明智的行為。他說,對于澳大利亞不斷露出的敵意,中國手里的牌有很多?!?/p>
環球時報20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