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花真是塑料的
善男信女(上海,投資人)
有一天不經意在朋友圈看到倆女生吵架。ABC仨女生去法國旅游,結果在旅游過程中發生了事故,她們決定找酒店維權索賠。當時A、B主張一定要索賠,酒店不理會就直接給酒店管理公司打電話,投訴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而C女生認為身在異國,法國人英語也不行,這樣的維權很困難,還耽誤了游玩的時間,不主張,自己也不參與維權,別人情緒激動打電話維權的時候,她就在一邊P照片……
誰知最后維權成功,酒店退還幾千塊房費。A女生通知C女生,我們維權成功了,但由于訂房是用C的卡訂的,需要C提供卡號,以便獲得賠付。但是,由于C當時不主張維權,還在一邊P照片,所以退還的房費不分給C,只把退還的攜程手續費300元還給C,作為使用她卡號的報償。
于是爭吵就開始了,C認為,既然大家一起出去玩,一起經歷了當時的事故,你甭管我當時態度如何,為什么賠償不分給我,況且你還要用我卡號;AB認為,我們費力維權的時候,你在一邊P照片,沒什么貢獻,就不應該分到賠付,用你一下卡號還給你300,算是對得起你了吧……最終這事魚死網破,C拒絕給卡號,反正都分不到,那300我也不要了,大家都不要算了,你要想獲賠就自己想轍。繼而,雙方開始激烈爭吵,雙方互刪微信,然后互相發朋友圈對罵——刪了微信發朋友圈罵,對方哪看得見呀,咋想的?
對罵內容涉及當時一起國外留學的時候吃飯把對方的份也吃了,同住一屋不打掃衛生,借住別人親戚家臨走不說再見不感謝對方父母……再說下去,不知道不愛吃蔬菜,不天天洗頭會不會也算品質惡劣的表現。
當他們互刪微信以后,我是少數可以同時看到兩個人罵的內容的共友。以前我一直疑惑“塑料姐妹花”這個形容,到底是說友情堅固永不凋零,還是說友情脆弱不堪一擊。今天看來,至少不會是前者了吧。然后我給自己在大學教書的朋友微信上簡單說了這個事,我問他這事可不可以直接放進博弈論案例,形象地解釋什么叫“囚徒困境”,他大笑著記錄下了這個案例……
樓下賣菜的小夫妻
滕文榮(安徽蕪湖,國企職員)
樓下租住了一對小夫妻,經營著一間蔬菜店。我在進電梯的時候,發現了蔬菜店的小廣告,記了電話號碼,休息時,我常常懶得下樓,便給樓下小夫妻打個電話,不一會兒新鮮蔬菜便送上門來。
小夫妻,男的負責進貨、理貨和送貨上門,女的只負責過秤、收銀、做飯和照顧孩子。每次推門進去的時候,小小的蔬菜店里總是很熱鬧,小夫妻,帶著兩個孩子。小的男孩,大約兩三歲的模樣,淘氣得很,在狹長的柜臺間轉來轉去。大的應該是上小學的模樣,寫作業的時候很安靜。男人一邊照顧著孩子,一邊將菜的蔫頭去除。女人見到顧客上門,總是熱情招呼。
一次我下樓去買菜,挑揀了一些土豆洋蔥和兩斤雞蛋,準備結賬時口袋里的手機響了,我接完電話,便提著菜直接上樓了,卻忘了付錢。小夫妻倆也沒有叫我,事后我發現了,覺得很難為情,便到小店里對小夫妻說,你下次可以建個微信群,這樣,大家付賬方便,如果再出現像我這樣的情況,在群里面吆喝一聲,大家直接轉賬過來不也省事嗎?小夫妻很快采納了我的意見。
一次中午,我到小店里去買點菜,看見孩子在靜靜地看書,女人在一旁幫助青菜去幫,蘑菇去根,韭菜去泥,這一切做得十分順手,又悄無聲息。閑聊時,女人對我說:“大哥,你的主意真好,我現在的客戶群,已經有一百多人了?!蔽衣犃艘院?,感覺十分欣慰,他們忙碌著,生意漸漸好了起來。女人說,整天忙,唯有中午時分,感覺特別地舒心。因為那是他們大孩子放學回家安靜做作業的時候。這個時間段客人不多,她能靜靜地陪在孩子的身邊,女人說,這就是一種簡單的幸福。
這對小夫妻,是近郊的失地農民,他們進城后,分別在餐館和建筑工地打過工,后來開了這爿小蔬菜店。很多新鮮蔬菜,是他們父母在老家房前屋后種的。小夫妻人很實在,經常在結完帳以后,添上幾根香蔥或蒜頭,時間長了,小區的鄰居們都很喜歡他們??墒且惶?,在客戶群里面,小夫妻卻告知大家,他們很快就要關門了,原因是他們的孩子借讀的學校本在市區,容納不下更多的農民工子女就讀,他們不得不搬到城郊接合部去租房住了。
知道這一消息后,我心里一陣悵然,或許以后買菜不太方便了,更多的是對這對小夫妻的未來有一份擔心。轉念一想,像他們這對小夫妻這樣真誠待人,真誠做事的,走到哪里不一樣受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