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根據2015年8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有企業,要成為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的確,作為國家的名片,國有企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國企的存在價值,就在于它是否能做到心系民生。根據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2018年發布的調研報告,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連續八年高于中國的民企和外企。
以區屬國企上海新長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長寧集團”)為例,成立20年來不僅貼身服務長寧區居民,并承接了諸多“補短板、治頑癥、除隱患”的政府實事項目,還承擔了長寧區部分學校義務階段的學習教育。正如新長寧集團黨委副書記張蓓琳對《新民周刊》所說:“國有企業的社會屬性和存在價值決定了我們必須履行社會責任,新長寧一貫將社會責任納入企業戰略,實現三個責任的協調推進?!?h3>“物業航母”揚帆遠航
對于長寧區的老百姓而言,新長寧集團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因為集團旗下有十家物業公司,他們抓住長寧區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及區委、區政府對房管集團六項功能定位的重大機遇,提升新長寧集團物業板塊的民生服務功能和服務長寧的功能優勢。加大長寧區住宅物業小區服務、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等優勢產業的發展力度,優化合理配置資源,提升新長寧集團物業服務水平,使新長寧的物業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好物業”的代名詞。
集團下屬物業公司管理長寧區各類物業建筑面積1176萬平方米,在公有房屋管理、參與舊區改造、住房修繕工程、住宅小區應急維修、房屋使用安全排查和應急處置、防汛防臺房屋搶險救助、無人管理小區應急托底管理、白蟻防治等方面強化國有企業服務民生功能。集團多措并舉推進重點民生項目,持續提升小區環境品質功能。截至2017年,累計完成成套改造項目涉及建筑面積36677.33平方米,居民戶數997戶。實施精品小區建設214117.6平方米,涉及戶數3884戶。
在新形勢下,新長寧集團物業服務企業借勢出擊、大膽創新,尋找生機。以互聯網服務平臺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物業智能化服務。從2014年開始,集團下屬的傳統物業板塊,遵循“智慧長寧,樂享生活”的物業服務理念,借助互聯網,以融合社區生活服務為主旨,精心打造“新長寧慧生活”社區物業+服務平臺。通過智能互聯,使物業服務更加便捷,讓業主能享受到更加全面的生活服務,更好地滿足業主不斷提升的各類需求。
同時,集團下屬物業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自2011年起,開展“金色護航”服務長寧區獨居老人的公益性服務項目,組織具備專業水、電檢測資質的青年志愿者,定期對長寧區空巢老人獨居老人開展水電上門檢查和維護,并提供免費的簡單維修服務。七年來累計完成37898人次,上門75796次。項目曾連續兩屆獲得“上海市志愿服務先進集體”、“上海青年志愿者優秀項目”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集團物業服務企業不忘初心和使命,在“有擔當、有情懷、有溫度”的氛圍中體現國企的社會責任。
在新長寧集團旗下諸多物業公司之中,仙霞物業可能是最特別的一個,因為黨支部書記兼董事長張金秀身兼多職——她還是新長寧集團黨委委員和上海新長寧慧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長寧慧生活”)董事長。這位56歲的上海女子幾乎全年無休,手機24小時開機,因為居民遇到任何問題對她而言都不是小事,需要盡快解決。
在張金秀的多重身份中,“新長寧慧生活董事長”的稱呼似乎和她最不搭——一個科技公司和這個房管所出身的勞動模范有什么關系?她給《新民周刊》的解釋是,新長寧慧生活的前身是上海長寧房屋維修應急中心有限公司,雖然改名“新長寧慧生活”只有兩年,但她的團隊一直在為老百姓打造一個物業管理+生活服務的平臺,“也就是現在流行互聯網+,加什么都可以?!?/p>
仙霞物業接受集團委托,研究試行“互聯網+物業服務”。2015年7月2日,由仙霞物業負責開發的“新長寧慧生活”App上線,居民只要撥打電話或是下載App,就能體驗從扦腳、理發到裝修、租房等各類生活服務。而公司本身也完成了從單純的物業公司向生活服務領域延伸的第一步。
新長寧慧生活利用智能的互聯網技術,通過“手機+WEB+管理平臺”的方式,充分發揮手機App、微信、網站、962121熱線等線上工具的優勢,以社區為單位,以網絡為推手,使傳統的物業服務由線下延伸至線上,秉持著“業主無小事,服務貴堅持”的理念,讓服務不再僅僅局限于房屋應急維修,擴展至業主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業主僅需撥動手指,就可以為其提供家政服務、家電維修等全方位的便捷服務,讓廣大業主居民感受到居家物業服務的溫馨與舒適。
張金秀自豪地表示,“我們這個平臺運作兩年多來,老百姓十分認可,首先就是安全、放心,畢竟我們提供的是上門服務;第二就是我們現在的項目圍繞老百姓的需求在轉,因為我們物業人就是在第一線為老百姓服務?!?/p>
長寧區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區,60歲以上人口占到全區戶籍人口1/3。為此,新長寧慧生活與時俱進,最近推出了兩個適老性項目——老房子廚衛改造和給老公房加裝電梯——這在很多公司看來可能“吃力不討好”,但是張金秀和她的團隊迎難而上,“因為我們最終目標是為了讓老百姓滿意,這樣我們才能成功。” 此外,新長寧慧生活還設有線下體驗館,如居家養老的體驗館、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2017年8月,公司黨支部還被上海市委組織部授予“上海市黨支部建設示范點”。作為支部書記,她堅持黨建引領企業發展,要求支部全體黨員主動深入與百姓交流、了解群眾期盼、掌握居民需求,體現“服務到家”的理念,增強黨員干部投身社會建設管理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為社區居民的美好生活不斷努力。
作為歷史悠久的上海中心城區,長寧區近幾年不斷追求“精品、精細”。當舊城改造基本完成之后,2017年,長寧區又提出每年實施100萬平方米整治統一納入精品小區建設范疇,在上海全市率先基本完成二級以下舊里房屋征收工作的基礎上,著眼于大力實施以住宅小區微更新和歷史建筑修繕為主線的城市更新戰略,著力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升城區宜居品質。而這一工程的主體實施單位就是上海新長寧集團建筑裝飾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裝飾公司”)。
裝飾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7年11月。當時,由張新記春號營造廠、鄭正和竹建隊、新順泰油漆號等企業組成區屬第一支施工隊伍——長寧區房屋修建公司。1997年9月,公司與所屬上海長新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合并改制,成為一家國有資產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
讓裝飾公司名聲鵲起的可能是2011年正式開工的338街坊保障性住房項目。裝飾公司黨總支書記兼董事長陳建福對《新民周刊》表示,這個項目為長寧區提供1407套保障性房源,由12棟13層小高層、1棟4層的公建配套房及沿街商鋪組成。僅僅這一個項目,就獲得了長寧區文明工地、區節約型工地、區優質結構工程和區創優觀摩工程等多項殊榮,還獲得了上海市四高小區以及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優質工程稱號。
據悉,長期以來,裝飾公司一直積極參與長寧區總工會、長寧區安監局組織開展的“安康杯”競賽活動,并將“安康杯”競賽活動作為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抓手,群策群力除隱患,群防群治保安全,在集團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榮獲了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二連冠)。
此次長寧區“城市更新戰略”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有著豐富施工經驗和良好口碑的裝飾公司肩上。陳建福透露,長寧區共有24.6萬平方米不成套房屋,這意味著居民是煤衛合用的,而裝飾公司的任務就是要改擴建以后讓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廚房和衛生間。螺螄殼里做道場,這樣的施工難度可想而知,而如何讓每戶老百姓都滿意就更不容易了。
根據2018年年初全市關于推進“美麗街區、美麗家園、美麗鄉村”的建設要求,作為長寧區國際精品城區精細化管理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4月起,長寧區全面實施創建“美麗街區”兩年行動計劃(2018-2019年),重點打造新華路、愚園路、武夷路、番禺路(法華鎮路)四個示范街區,進一步提升城區環境品質,營造“生態、特色、優美、靜雅、和諧、宜居”的街區環境。這一次,又是裝飾公司負責施工。因為他們有資質、有經驗、有能力又具備服務意識,政府放心,老百姓也安心。
2018年,長寧區在上海率先出臺三個“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聚焦快樂教育、幸福養老、健康醫療。而這三方面都是新長寧集團業務所涉及的內容。上文提到的新長寧慧生活就有幸福養老的業務,新長寧集團旗下的上海東展教育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展教育”)和現代中醫藥則是上海教育和醫藥衛生兩大領域的后起之秀。
以教育為例,成立于2002年的東展教育,堅持“社會效益優先于經濟效益”的發展價值觀,堅持“育人為本,辦學為民”的辦學理念,先后創辦了民辦新虹橋中學(完全中學)、民辦新世紀中學(初級中學)、民辦東展小學、民辦新世紀小學、民辦東展幼兒園、民辦格林菲爾幼兒園、東展進修學校(非學歷教育)共七所學校。目前,東展教育擁有覆蓋從22個月到18歲的教育資源, 截至2017年12月,教職員工人數444人,學生總數3401人。
作為新長寧集團旗下教育板塊,東展教育始終堅持以社會效益為主導理念,以提升社會影響力和體現新長寧集團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為抓手,先進的教育理念、靈活的辦學機制、多元的學校文化、優質的師資隊伍、優異的教育質量、熱忱的教育服務鑄造出“東展教育”的特色品牌,目前在長寧區擁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也在教育領域探索并實踐出一條國家“供給側”改革的新思路。
“東展教育”希望通過三年行動計劃的有效實施,建立面向未來的科學教育,對標世界一流的卓越教育,回應社會關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有效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整體提升,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努力實現東展教育從“高原”走向“高峰”。
而新長寧集團制定的“2+2”戰略也將使集團成立20周年之際有了再出發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