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大學生是民族發展的希望,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因此,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是高校推進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任務。隨著高校對學生公寓整體環境的改善,學生公寓功能由單純性向多元化的轉變,其安全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加強高校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關系到學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關系到學校正常教學科研的有序開展,也關系到社會和家庭的和諧。
關鍵詞:高校 學生公寓 安全管理
高校學生公寓是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其安全穩定備受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國高校學生公寓接連發生各種安全事件,且呈現上升勢頭。這些事件的背后是發人深省的安全管理體系漏動問題,因此,學校要把學生的切身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新時代安全工作的新特點,積極探索有效的預防措施,為學生個體的健康發展和維護學校教學科研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一、高校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消防安全風險增大。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給人民生活水平帶來了飛躍,學生的生活用品越來越多,從手機充電器、電腦、打印機、洗衣機等到違規使用大功率加熱電器以及網購的不合格產品。原有的電源設計遠遠滿足不了學生需要,私拉亂接電線現象特別嚴重;室內吸煙問題履禁不止;破壞和挪用防火設施、堵塞疏散通道問題經常發生;寢室衛生臟、亂、差;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公寓發生火災的風險。
(二)學生自我防范意識缺乏、心理脆弱。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人生觀和價值觀都發生了變化。其獨立思考能力和個體差異明顯增強,需求的多樣化和自身的個性化增大,主觀防范意識淡薄。主要表現在:貴重物品和現金隨意放置;離寢不鎖門;輕信推銷信息;違法違紀行為呈現;個別學生出現暴力傾向和自殺等問題。
(三)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引導學生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體力的一種活動,但做好這些的前提是學生的個體健康要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事實上,很多學院只注重學生科學知識的學習,特別是碩士、博士研究生,整天沉浸在實驗室里進行科學實驗、撰寫論文等。有的學院開展安全教育也只是浮與表面,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就是違返學校相關安全管理規定,有的釀成事故。
(四)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各高校都建立了相應的學生公寓管理制度,但這些制度實際應用和落實上存在不到位問題。具體表現:一是管理制度不細,責任劃分不明確,部門間相互推諉責任。二是部分管理制度過于僵化,缺乏以人為本的理念,制度在執行和日常管理過程中經常引起學生的不滿和誤解,造成不可調和的矛盾。
(五)管理與服務人員素質不高。高校學生公寓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配置不一。學生工作部門、學院、后勤部門都具備相應的管理職責,但主次關系不明確,相互協調與配合不好。公寓管理人員缺乏科學管理知識和學生工作經驗,對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深。服務人員責任意識不強,違反工作紀律問題時有發生,給學生公寓的安全埋下隱患。
二、創新學生公寓安全管理模式,為學生保駕護航
(一)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是創建平安校園的基礎,是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必要措施。事實證明,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避免自身利益受到傷害。學生工作部門和學院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安全教育,應設置專門的課程,不斷提高和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發揮心理咨詢機構作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在思想上牢固樹立防范意識,提高心理承受力。
(二)加強學生公寓安全設施的投入。很多高校在學生公寓使用了先進的設備設施。如:門禁管理系統、監控設備、消防應急系統、學生寢室防盜門等等。這些設備就真正的“過硬”嗎?答案是否定的,有些設備設施是市場上淘汰產品,使用過程中出現諸多弊端。學校應當做好前期市場調查與論證,采用大廠家、大品牌設備,并建立長期維保機制,保證學生公寓的安全設備常態運行,經久耐用,切實做到物盡其用。
(三)建立和完善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制度。各高校應結合實際,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如:《學生公寓安全用電制度》、《學生公寓住宿規定》、《學生公寓安全守則》、《學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學生公寓值班制度》、《學生公寓網絡安全規定》等等。要組織學生和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體系。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管理與服務人員整體素質。“海恩法則”強調,再好的技術、再完美的規章、在實操作層面上都無法取代人的自身素質和責任心。在學生公寓管理與服務人員配備上,要盡量選派素質高、責任心強的人組成學生公寓管理和服務隊伍,并建立長效培訓機制,通過定期學習、參觀、交流逐步提高學生公寓管理與服務人員綜合能力和安全意識,為學生公寓高效管理和優質服務奠定基礎,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師生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峰,楊耀.以“DRR”教育項目為契機 探索高校安全教育新模式[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11).
[2]盧瑞揚.高校學生公寓安全管理的分析與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5).
[3]劉兆臣,榮杰.高等學校學生公寓消防管理的思考[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后勤服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