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邦松
摘 要:情感教育是在學科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具體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順利實施是以清晰明確的情感目標為導向的。本文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立德樹人是教育之根本任務。新課程倡導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正就是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在學科教學中全面落實的具體體現。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竊以為,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必須要以情感教育目標為重要載體。唯有以情感教育目標為載體,才能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對全體學生進行富有成效的情感教育。
一、立足教材內容,鎖定情感目標
制定清晰明確的情感教育目標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地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制定了清晰明確的情感教學目標,教師才能夠方向明確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才能夠順其自然地產生情感共鳴。基于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深入細致地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細心制定一目了然的情感教育目標,為情感教育的順利實施指出明確的方向。《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描述了藤野先生鮮活的人物形象以及鮮明的人物特征。筆者結合課文內容制定了本課的情感教育目標,即通過讓學生體會作者對老師的崇敬之情,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良好品格,以及通過讓學生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尊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等。教師立足教材內容,牢牢地鎖定了情感教育目標,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實施情感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圍繞情感目標,設計教學活動
異彩紛呈的教學活動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積極主動地參與這些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目標就會順其自然地達成,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會自然而然地提升。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以知識習得規律為基礎的,是以課堂教學目標為中心的。鑒于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課堂情感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遵循知識習得規律,潛心設計一些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課堂教學活動,為情感教育的順利實施鋪就道路。仍然以教學八年級語文下冊《藤野先生》這篇課文為例,圍繞本課的情感教學目標,筆者設計了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活動。如教師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深入探究了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深刻體會了作者對藤野先生那種濃濃的師愛。教師圍繞情感目標,潛心設計了課堂教學活動,為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實施情感教育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三、憑借教師情感,引領學生情感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全身心的培養自己對學生的情感基礎,使情感成為教和學的聯系紐帶,在生活和學習中入手,培養情感。教師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相信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如在組織學習七年級上冊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時,可以設計這樣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去研究:作者把艱難的歷程分成一小步是什么意思?面對艱難險阻,“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這有什么好處?“走了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著什么?這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獲得了思想啟迪,享受了審美樂趣。因而,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引導,多鼓勵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現,特別是討論過程中學生思維出現障礙而中斷和錯誤時,要多引導啟發,盡量讓其完成,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享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樂,從而認識自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表現出更大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與健康的心理情緒去影響和調動學生的積極的情感反映,如果教師的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動學生的心,就很難引起他們思想上的共鳴。
四、依托教學活動,產生情感共鳴
情感教育之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情感共鳴,進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生情感共鳴的產生離不開異彩紛呈、別開生面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這些異彩紛呈、別開生面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可以穿越時空的隧道、入情入境,與作者進行心靈上的對話,并借此產生情感共鳴。有鑒于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依托異彩紛呈、別開生面的課堂教學活動,引領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為情感教育的順利實施延伸道路。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深入透徹地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細心制定清晰明確的情感教育目標,為情感教育的順利實施指明方向;教師要在不偏不倚地圍繞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輔助手段,精心設計異彩紛呈的課堂教學活動,為情感目標的順利實施搭建平臺;教師要在堅定不移地依托課堂教學活動的基礎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引領學生情真意切地產生情感共鳴,為情感目標的順利實施延伸道路。
總而言之,建立教育“情感場”,營造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是優化課堂教學的良藥。包含真情的語文教師一定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喜歡在充滿愛和愉快的環境中成長,世間沒有真正不需要友愛和感情的學生。語文教師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才能上好每一節語文課,從而成為優秀的語文教師。教師要本著全面落實立德樹人之教育根本任務,以課堂情感教育目標為載體,富有成效地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為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盡一些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賀光明.論初中語文的情感教育的策略[J].速讀旬刊,2017(4).
[2]孫瓊.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讀書文摘,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