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躍
一、選材主題
材料是文學創造的第一要素,作家在日常會下意識地將現實中有意無意的信息,儲存在腦海中作為未來從事文學創作的材料。小說通過不同的選材與文學加工,創作出各種不同的類型,進而體現風格各異的主題。
馮唐的小說,主要以青春為選材,其主題是為了揭示青春、成長的意義。尤以他的北京三部曲最能凸顯,通過主人公秋水的成長經歷揭示出作者的主題,表達一種對青春與成長哲學上的反思。
馮唐的小說從選材主題上來看,屬于成長小說。總他在《萬物生長》“后記”中表現出:成長是困擾他自己已久的問題。《北京,北京》的“后記”中也非常突出,三部曲雖然是松散的,但卻是一個完整的由懵懂到成熟的成長歷程。通過對作者觀點與作品內在聯系的分析,我們把三部曲歸屬于成長小說一類。
第一,成長的方面。故事中的主角從童年到成年。第一部《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講述了男孩生理發育從青澀到成熟的過程,秋水的心理成長過程廣泛體現在《萬物生長》和《北京,北京》兩部曲。在協和醫科大學讀書,秋水慢慢走進正真社會中。秋水的成長體現了他對生活對社會對愛情的理解,生理心理兩方面同步的成長。
第二,啟悟、教育是馮唐寫小說一直堅持的信念,主要體現在秋水對愛情的變化,這個變化的過程體現了秋水受到的啟悟與教育。在《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一書里,朱裳是秋水夢寐以求的初戀情人,她是如此的魅力四射,令人魂牽夢繞。在《萬物生長》里,秋水在大學里經歷頗多:初戀為了更好的物質拋棄了他。到《北京,北京》時,結了婚的秋水回憶著自己苦讀醫學博士的日子。三部曲不僅敘述了秋水的成長過程,更展示了秋水心里的不斷變化與成熟,啟悟、教育不僅僅是外部的環境對秋水的影響,也是秋水自我啟悟、教育的過程。
馮唐的小說還以婚姻為選材,主題則變成了對婚姻的反思、對人性的挖掘、對生命的追尋。馮唐的小說《女神一號》,就是馮唐小說的另類之作。
馮唐的《女神一號》最新出版,意味著馮唐對婚姻這一選材觀念上的成熟。《女神一號》表面上是寫清華理科男回國后的生活際遇,但事實上并沒有那么:涵蓋一個理科生對世界的質疑與追問,包括外部的內心的,國內的國外的。
《女神一號》試圖以獨特的視角探求人對內外世界的質疑,解決婚姻、生活、人生的困惑。馮唐的《女神一號》與早期的作品表現出很大的不同之處,通過田小明的步步經歷來挖掘人性,診斷問題,解決精神層面的問題。《女神一號》不僅有馮唐對婚姻的態度和觀點,還有馮唐對人性、生命的追尋,還有一些哲學上形而上學問題的探討。
二、人物塑造
讀者對人物的第一印象來自于肖像描寫,馮唐最擅長使用肖像描寫的方法。馮唐小說的人物肖像描寫,可謂華麗精準、平白直接。馮唐華麗精準的肖像描寫主要用于主角。馮唐平白直接的肖像描寫通常用于小說配角,這樣直接簡單的方式,讀者可以看清配角肖像特點。《女神一號》中對萬美玉的肖像描寫“田小明就著話題,抬眼看了一眼萬美玉的臉,真年輕,開得正水艷,葵花籽臉、杏仁眼、兩腮蜜桃,最有特點的是嘴唇,很小,很厚,很硬,上嘴唇上沿兒到下嘴唇沿兒的距離大于左嘴角道右嘴角的距離。”這幾句對萬美玉的肖像描寫,葵花籽臉、杏仁眼、兩腮蜜桃等幾個詞語華麗而又不失精準,將萬美玉的外貌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在這里不僅可以知道萬美玉是一個嫵媚的美女,還可以知曉萬美玉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歡喜》對秋水化學李老師的肖像描寫:“化學老師姓李,長的實在找人喜歡,大棉襖,后眼鏡,子彈型的腦袋,上方下尖。牙齒錯落有致,暗合古詩的特點—空靈,特別是有一顆門牙只剩下了半顆,讓人覺得他總是在笑。”這里對李老師的肖像沒有萬美玉描寫的華麗,更多的是樸實無華,將李老師的質樸,平白直敘地展現出來,沒有花費太多的筆墨,也是最簡潔有效的人物肖像描寫。
馮唐的心理描寫,通過主角心理活動的微妙變化,來體現出人物當時的心境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女神一號》中對田小明第一次走進王府飯店的心理刻畫:“他覺得自己身高縮了五厘米,飯店的工作人員都飄在半空中,腳不沾地,仿佛是集體從玉皇大帝身邊下凡來的。”那時的田小明一事無成,卑微的很,對于高檔的飯店都心存自卑,這也恰恰能夠展現田小明骨子中的自卑,和他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怨自艾。《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主人公秋水對初戀朱裳的心理描寫:“我常常想,朱裳是做什么的脈管里流的是血嗎?什么樣的血和肉,如何參合起來,如何穿透我的鼻孔和眼睛,能給我這種強烈的感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數目眾多而強烈,我最后學了生物和醫學,主要是想搞清這些問題,但是發現現代醫學連感冒都無法預防。”少年時期的秋水對初戀的心理描寫,表現出少年秋水對朱裳的青澀的情愫,懵懂與好奇。這里通過少年秋水內心困惑的描寫,來探尋青春最初的模樣。
讀者對人物進一步了解的有效方式,是動作描寫。馮唐小說的動作描寫,給讀者一種拍案叫絕的感覺,動作的連貫性、準確性、節奏性把握自如。這樣的動作描寫極具表現力,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作用很大。《萬物生長》里對黃芪秋水喝酒后的撒尿動作的描寫;“那是一泡好長的尿,冒出騰騰的熱氣,在我們周圍氤氳繚繞。尿液渣到地上,在凌晨兩點的春夜里顯得聲音嘹亮,沒準順著長安街,能傳到門頭溝。”這里對平常的撒尿描寫,顯得與眾不同,這里的撒尿描寫既沒有任何的低俗,也沒有任何的停頓,而是節奏十足,這里的尿液似乎帶著青年們的桀驁不馴與憤恨不滿。《北京,北京》也有對秋水辛夷幾個喝酒的描寫:“開始,我們還能撅著屁股,弓著腰,在喝之前熱烈地碰一下杯子,一箱二十四瓶之后,我們三個各自給后背找了靠頭兒,兩腿叉開,上身傾斜,讓膀胱和腎的物理壓力最小。”這一連串喝酒的動作描寫,將剛開始喝酒的狀態和酒過三巡后的狀態刻畫的無比貼切。
馮唐小說的環境描寫,最突出的是內外結合的特點。書中這樣描繪秋水的外部環境,他的學校仿佛建在秦淮河邊,一塌糊涂。秋水亂七八糟的外部環境也暗示著秋水的成長也是混沌不分、自相矛盾的。典型環境的描寫都是為了文章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主題的呈現服務的,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秋水的外部世界的千變萬化不斷沖擊著秋水的內在世界,固執執拗的秋水也在悄無聲息的變化,秋水的內在環境也在隨之變化。
三、語言特點
語言是文學作品的外殼,最為直接的載體。不同體裁的文章,語言都是尤為重要的一點。小說語言使用的優劣,往往成為小說成敗的關鍵。
《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體現了清新的語言,對青春期的懵懂憧憬,稚嫩的秋水對女性只有空洞的好奇。文章對姑娘的臆斷并沒有花太多的筆墨,更多的是運用清新的語言來描寫男孩的好奇與沖動,也借清新的語言表現出青春期相對的天真純潔。
《萬物生長》則表現出喜笑怒罵的語言特色,此時馮唐致力于小說的趣味性、深刻性、哲學性。這部小說有著地道的北京俚俗,和書中的青春情節相照應,脫離了早期的懵懂日漸開化、體會愛情的快樂和憂愁。
《北京北京》,最能突出馮唐語言的老道。馮唐出版的作品越來越多,寫作的經驗較之前的作品,已經完全達到了駕輕就熟的程度。這時候的年輕人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充滿奮斗和欲望的內心、強壯的體魄以及夢中的姑娘。這時候的年輕人大多被現實所吞沒,沒有了青春期的幻想,也就被社會染上了時代的色彩。
北京味是馮唐小說語言的又一大特點。三部曲隨著主人公秋水的成長,北京這個城市也在變遷,從古色古香的老北京變成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北京的變遷不僅是外部環境的變化,這系列的三部作品也蘊含著馮唐對故鄉北京的情感變化。一個是古色古香的老北京,剛剛開始現代化城市進程,發展成一個高樓林立的世界大都市。馮唐小說都有著自身在北京的閱歷,以洶涌澎湃的基調,述說著自己的北京往事。
關于語言的流氓氣,王小波有,但王小波是那種文人騷客的反諷;馮唐卻是帶著理性色彩的荷爾蒙沖動。這得益于馮唐幼時的閱讀和豐富的人生閱歷,還有就是無法回避的婦產科博士求學歷程,例如在《北京,北京》中對小紅乳房的描寫“我同樣固執的認為,小紅的奶是最好的,比它挺拔一些的比它短小矮鈍太多,比它肥大一些的比它呆傻癡苶太多。”,這些流氓式的描寫,不是標新立異,也不是低俗下流,而是馮唐作為醫學博士這一獨特身份的文學照應。
馮唐這樣的流氓氣在小說語言里已是屢見不鮮,這個流氓氣還透著成熟與智慧;這里的流氓氣,不是極度低俗的對女性的不尊敬,而是散發著男性理性的荷爾蒙氣息。
馮唐小說的詩意,也是馮唐小說的又一大特點。馮唐不但寫小說,而且還寫詩歌和雜文。例如《萬物生長》里有這樣的描寫:“我的房間是一只杯子,屋里的書和窗外的江湖是杯子的雕飾。我的初戀是一顆石子,坐在我的椅子上,坐在我的杯子里。”這種極度詩意的語言在馮唐的很多小說中都有蹤跡可尋,這種詩意來自作者的文化修養,來自作者的人文關照。
參考文獻:
[1][3][8]馮唐:《女神一號》,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
[2][7]馮唐:《歡喜》,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馮唐:《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萬卷出版公司 2010年版。
[5][10]馮唐:《萬物生長》,萬卷出版公司 2010年版。
[6][9]馮唐:《北京北京》,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