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初中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學好語文對學好其他學科也會有一定的幫助,其中教學在語文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還存在著種種困難,比如作文教學方法傳統陳舊,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寫作積極性不大,而且寫作內容脫離閱讀和實際情況,作文模仿抄襲現象層出不窮。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問題,樹立明確的作文教學目標,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正確引導學生寫作,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一步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作文素養。本文首先指出了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隨后結合具體實際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 教學; 問題 ;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初中語文作文在語文成績中占據著比較大的比重,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寫作能力也被看作是一項個人的重要能力。初中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時期,對以后進入高中乃至大學、步入社會或多或少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初中語文老師應該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積極面對解決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究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困境
(一)教學方法傳統陳舊
傳統作文教學方法過于陳舊,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自然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在傳統的課堂作文教學中,老師一般是拿幾篇班級里學生寫得比較好的優秀范文,針對范文直接講解其中的寫作亮點,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整個教學過程缺乏層次感,學生很難領悟掌握,學習興趣自然提高不了。現階段,很多語文老師在備課過程中過于重視研究作文寫作手法和應試方法,對如何有效站在學生的角度構建學生的寫作認知心理卻研究不多。目前,學校還是迫于現實教育,無法完全脫離以中考為目標的整個應試教育大背景,日常的作文教學指導是傳授大家如何在應試考試中獲得高分的寫作技巧,在某種程度上并未深入到寫作的實質,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并沒有幫助,是目前唯分數論所帶來的教學弊端,也是我國教育體制的弊端。很多學生有這種感覺,學完三年初中語文寫作后,雖然分數很高,但是實際寫作水平和能力并沒多大提高,缺乏寫作思想,更多地是為了迎合考試,從實際來看寫作內容方法缺乏趣味性和真實性。
(二)學生寫作缺乏積極性
目前很多初中學生對語文作文寫作缺乏興趣,寫作熱情不高,積極性很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寫作時,我們會持比較嚴肅認真的態度,但是這對初中生來說是一種心理障礙,對寫作興趣的培養并沒什么幫助,對寫作能力的提升更是如此。在作文課堂上,語文老師很多時候會把寫作當成一件較為特殊嚴肅的事,過于注重寫作的條條框框,學生因此感到不舒服,覺得受到很多束縛。比如老師要求學生在寫作時要盡量體現道德和大愛,當然出發點是好的,對學生愛國情懷和道德素養的培養也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會覺得受到束縛,會認為要寫的作文內容體現的是自己的內在思想,即思想道德水平高低,這會在無形中加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覺得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學生心里有負擔自然發揮不出真實的寫作水平。以往的作文教學是老師布置一個寫作題目,然后再花一小段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最后留較多的課堂時間給學生寫作。在這種教學氛圍下,學生很難發揮出自身的寫作 水平,總是會感覺受到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課堂氛圍比較壓抑沉悶。很多時候學生只是一味地坐在座位上思索,但作文紙仍是一片空白,寫不出什么東西來。久而久之,每當到了上語文作文課時,學生就會覺得痛苦,產生排斥和厭惡情緒,寫作積極性降到冰點。
(三)寫作脫離實際生活
好的寫作需要有好的素材,好的素材來源于實際生活,離開了現實生活的寫作就猶如一棵被拔了根的樹,沒有支撐,沒有靈魂。應試教育也衍生出了應試家長,初中學生大多被家長禁錮在教室和家庭中,封閉式地學習。學生的天性受到抑制,同時也缺乏對生活的體驗以及感悟。所以,學生很難從生活中獲得寫作素材,進而導致學生的寫作方向逐漸脫離實際生活。如果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學效果,老師必須采取適當的方法,鼓勵引導學生去感悟生活、體驗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獲得自己的認知,從而收獲寫作素材。與此同時,老師也應該轉變教學理念,不受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表達自己內心所想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作文中寫出自己的味道,寫出自己的特色,讓他們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四)作文抄襲現象嚴重
初中階段的學習不比小學,在作業量上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學生也開始感受到學業的壓力,學習難度也漸漸增加,語文寫作的重要程度也越來越高。學生會比以前花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寫作。在以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去寫作時,很多初中生往往就不會那么積極地去準備寫作素材,去列寫作提綱,去構思文章結構,而是采取應付的態度,馬虎完成,甚至是抄襲作文。在這種情況下,結果可想而知,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很難提高。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對策研究
(一)解放束縛,自由發揮
初中學生寫作能力無法提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寫作思維受到束縛,寫作沒法自由發揮。因此,語文老師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所想,努力創造良好的寫作條件,營造自由寬松的寫作氛圍,不要限制學生思維,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拓寬思維,鼓勵他們積極體驗生活,將生活融入寫作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老師可以將作文課分為兩種上課方式,一種是指導為主,一種是點評為主。指導課上老師要適當點撥學生的作文思路,可以列舉一些寫作方向供學生參考,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之后再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進行寫作,只要學生寫作的內容積極向上,老師就應該對其進行鼓勵甚至表揚,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和寫作興趣。
(二)關注生活,積累素材
老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引導學生去關注生活,認真感受生活,不局限于課堂,在生活中思考、感悟,找尋寫作素材,然后再在這個基礎上給學生寫作任務以鍛煉其寫作能力。只有鼓勵學生走出去,將思維擴散到日常生活中,不局限于課堂,多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才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三、結語
初中階段是學生培養、提升語文作文寫作能力的關鍵時期,初中語文教師要牢記自己的使命責任,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以無所畏懼的心態積極應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困難,努力打破語文作文教學瓶頸,不斷探究解決困難的對策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寫作能力。本文針對目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提出了幾點對策,希望能夠對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朱紅霞.興趣+積累+方法=快樂作文——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6).
[2]林桐山.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5(40).
[3]譚鳳麟,陳權.新課改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下旬),2014(3).
[4]許瑞軍.巧用素材,拙筆生花——談初中語文作文素材之積累[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9).
[5]鄒燕柳.探析對初中作文寫作與修改能力的有效培養[J].譚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9).
作者簡介:顏麗玉,女,1974年生,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