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麗
【摘要】小學低年級教學以“讀準音、認識字”為主要教學目的,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還未形成成熟的思維模式,習慣于形象思維思考問題,為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必須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教學,充分地借助學生的生活資源,以生活為例,從中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本文就小學低年段生活化識字教學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低年段;生活化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需要掌握的漢字數量較多,有些漢字比較難記,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又較為枯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對此,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必須要充滿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讓識字教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達到識字的教學目標。
一、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標準化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小學生在識字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化,有的學生在小學之前已經認識很多字,甚至可以達到書寫的水平,但是仍然有多數學生由于在幼兒園接觸到的生字不多,對于文字缺乏敏感性,導致認識的生字寥寥無幾,針對于此,教師應該采取差異化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低年級語文教師更習慣于使用標準化的教學模式,他們把教學的難易參考標準建立在自己的教學目標之上,于是采取標準化的教學。教師的標準化教學實際上進一步加劇了學生識字能力的差異化,教師的識字教學標準對于一些識字基礎扎實的學生而言,較為容易達到,而對于那些識字數量并不夠廣泛的學生而言,學習起來就較為困難,長期采取標準化的教學模式只能讓識字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識字能力越來越強,讓不具備識字量薄弱的學生理解越來越困難,進一步拉大了學生之間的差距。
(二)教學方法單一
低年級小學生的記憶能力要強于成人,一些語文教師以此作為教學資源,在識字教學時,以小學生出色的記憶能力為出發點,采取模仿與抄寫的方式,達到學生識記的效果。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比較枯燥,從短期來看,似乎可以達到識記的效果,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枯燥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實際的意義。這是由于,學生在模仿與抄寫文字時,并沒有實現新舊認知之間的結合,只是運用頻繁記憶的方法,將一種新的知識內容強行灌輸到思維結構中,學生對于文字本身并沒有深刻的理解,為此隨著時間的延長,學生遺忘的概率就會逐漸增加。
二、小學低學段生活化識字教學的策略
(一)卡片識字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對教室一切物品擺設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感,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識字機會。比如把教室內的黑板、桌子、椅子、燈、窗戶、投影儀、粉筆、講臺甚至可以是教師和學生制作成由圖片、拼音和文字組成的卡片,向每個同學發放一份,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玩識讀卡片的游戲,這樣就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到“新鮮”的生字,達到識字的教學目標。
(二)有效的采取游戲教學法
喜歡玩游戲是小學生固有的特點,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這一階段的學生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模式,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感,并存在渴望探知的欲望,期望通過有效的探知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贊揚,從中獲取滿足感。針對低年段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可以開展讓文字找朋友的游戲,教師提前準備很多便于組合的文字模型,讓學生隨機選取,接著教師可以邀請某名學生站起提問,“某字的朋友在哪里”,手中有文字模型的學生查詢自己手中的文字模型,如果可以組合成文字時,就站起來說“某字的朋友是什么字,他們見面以后形成什么樣的新文字”,某位同學舉起“日”字提問:“日字的朋友在哪里?”其他同學回答:“日字的朋友是月,可以組成明。”
(三)變魔術識字
小學生總是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尤其是神秘的魔術。教師可以用“魔術”的方式,向學生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教師在黑板上羅列出一個“口”字,告訴學生只要給它加一筆就可以變成另外一個字,你們相信嗎?當學生表示懷疑和困惑時,教師就以“口”為基礎,開始魔術表演,加一橫變成“日”,加一豎變成“中”。在學生產生濃厚學習興趣時,接著以“日”作為“魔術素材”,告訴學生“日”字也可以變,你們相信嗎?接著教師在“日”字加“撇”變成“白”,加豎變成“由”和“田”等。魔術來自于生活,是學生在生活中通過現場觀看、電視觀看感受到的“藝術”,而教師借助于學生生活中的魔術,把識字教學課堂變成魔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于所學漢字的記憶。
(四)電視識字
動畫片通常會呈現出字幕,這些字幕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完全可以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因為低年級學生更多的是關注視頻的畫面,鑒于此,教師可以培養學生閱讀文字的習慣,在閱讀中達到識字的效果。比如教師給學生布置看動畫片的任務,同時給學生羅列出幾個動畫片中時常出現的關鍵詞,讓學生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找出這幾個關鍵詞,說明這些關鍵詞出現在哪里,教師對舉例子最多的學生直接給予鼓勵。
三、總結
課堂是學生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學生生活的重要方式。對于低年段小學生而言,生活識字教學無疑是最佳的學習方式。生活中的場景和事件是學生最為熟悉的內容,教師在識字教學時,借助生活中的一些資源,以此作為資源,對學生開展教學,就可以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結合生活的識字教學是無法在課堂教學時全部完成的,還需要依托于家庭和社會等教育平臺,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生活中的所有資源應有的價值,全面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效提升。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