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純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與發展到小學數學中,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能夠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問題,能夠養成數學思維。通過開展與學生是現實生活相關的生活化數學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接觸并了解到更多的生活經驗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驅動力,提高數學實踐應用能力。本文簡要分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意義以及具體的教學策略,希冀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創新發展
小學數學是學生系統性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階段,在此時期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已經成為教育界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基礎學科,也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大難點。在新時期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應當緊密結合素質教育要求,跟緊時代發展步伐,能夠切實改革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發揮數學教學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逐漸創新取代。在此種發展背景下,創新教學模式,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成就感與自豪感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數學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有效教學,能夠促使學生運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問題,能夠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加重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使生活案例與數學理論知識相結合,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新課改背景下,創新生活教學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分析探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樹立學習自信心,激發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是學生錢方面協調發展。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引入生活實例,進行實踐教學
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學習習慣,引入適當的教學案例,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例如:學習到“比例”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身高高矮,引領學生認識長度與高度的概念,通過學生的互相比較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二)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思維能力較弱,數學基礎知識積累較為薄弱,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發展特色,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規律,進行有效教學,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課堂活動中,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學習到“位置與方向”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工具,將學生熟悉的體育操場制作成PPT,讓學生以教師為中心,回答出教師辦公室與洗手間等場所的位置方向,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方向感,培養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在進行數學計算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日常的生活經驗進行數學提問,通過快速提問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運算能力。例如:讓學生分析菜市場上的討價還價,以及超市中的促銷打折活動,能夠使學生親自計算家庭一個月的水電費占家庭總消費的比例。通過實踐的計算,有助于學生增強對生活的觀察與認知,進而提高數學學習興趣。
(三)做好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反饋工作
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也應當重視教學的反饋與評價,能夠及時總結生活化教學的效果,并分析整理出下一步教學規劃。數學生活化教學是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根據學生的感性認知,進行有效提問,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回歸于生活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經驗,也促使了數學理論知識的更好吸收與理解。制定數學教學評價應當逐步淡化評價體系的選拔功能,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評價,能夠做到全面客觀的評價,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也重視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施全方位的綜合評價,有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開展小學生活化數學教學,能夠使數學教學更有趣味性,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助于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教師也應當根據時代發展特色,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規律,進行有效教學,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推動小學生活化數學教學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參考文獻
[1]梁培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分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12):50-52.
[2]卞惠石.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分析[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5(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