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十八大以來提出的新的一輪對外開放戰略,在這一輪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國企業轉變為投資者。但是在對絲路經濟帶沿線的投資中,由于沿線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狀況不平衡,內部情況復雜,所以我國企業在對沿線地區的投資一定要注意三大類投資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政策法律風險。在投資過程中,我國政府不僅要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政治互信的,還應積極引導并保護我國企業的投資;同時,我國企業自身也應加強自身對投資風險的預警機制與解決措施,同時積極融入當地社會,加強企業的本土化進程,造福于絲路經濟帶沿線人民。
關鍵詞:企業;絲路經濟帶;投資;風險
2013年10月,習主席所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從陸地上將歐洲經濟增長極和亞洲經濟增長極連接起來,形成了“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正如習主席指出,絲路經濟帶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果惠及世界。但是跨國投資的風險大,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情況復雜,因此,對絲路經濟帶沿線的投資風險進行客觀分析,引導我國企業進行正確投資,很有必要。
一、我國企業對絲路經濟帶沿線的投資現狀
從投資領域來看,我國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以化石能源開發為主的傳統能源行業以及交通運輸行業。相比之下金融、科技產業的投資極少。但是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企業的投資領域已經延伸到了電網建設、水利樞紐建設、大型交通工程、現代科技農業以及現代金融服務等行業。我國企業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整個投資建設由點到面,逐步升級,不斷趨于完善。
從投資規模來看,我國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投資總量翻了將近12倍。[1]但我國企業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投資額占總對外投資額的比重不高。自2006年以來,我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增長速度開始攀升,占總對外投資額的比重由6.9%上升到2014年的10.5%。
從投資的區域分布來看,東南亞是我國企業投資比重最高的區域,到2014年底,對其投資額占2014年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投資總額的51.51%,所占比重最低的是中東歐地區,僅占總額的2.19%,其他地區投資比重分別為北亞13.48%、西亞與中東地區12.89%、中亞10.92%、南亞9.01%。[2]我國與東南亞地區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東南亞地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與我國絲路經濟帶戰略地緣關系非常密切。
二、我國企業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投資風險類型分析
隨著絲路經濟帶戰略的穩步推進,我國企業穩步開展對境外的直接投資。但是一些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內部情況復雜,導致我國企業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投資面臨著不同類型且不同程度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三種風險。
(一)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是我國企業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投資面臨的首要風險。政治風險是因投資者所在國與東道國政治環境發生變化、東道國政局不穩定、政策法規發生變化給投資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歷來都是大國爭奪的主要地區,從東歐的烏克蘭危機,到中亞的“顏色革命”;從中東地區的敘利亞危機到南亞地區的恐怖主義泛濫。全面衡量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安全局勢,對我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安全大有裨益。
例如,科倫坡港口城項目,就因2015年斯里蘭卡政府換屆而無期限延遲。根據中國港灣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科倫坡港口城由中國交建與斯里蘭卡國家港務局共同開發,規劃建筑規模超過530萬平方米,項目直接投資14億美元,帶動二級開發投資130億美元,創造超過8.3萬個就業機會。[3]但是在2015年3月,斯里蘭卡政府表示,港口城項目停工的原因是由于前政府涉嫌在環境上和法律上為此項目“開綠燈”。[4]
在阿富汗也面臨類似問題,2007年由中冶科工集團等家中國企業競買到該國艾娜克銅礦開采權,但常年的戰爭導致人力資源的缺乏,混亂的經濟狀況導致恐怖主義的泛濫,再加上自然環境的惡劣以及整體政治局勢的不穩定,這個項目的建設伴隨著巨大的投資風險。
(二)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即國際宏觀經濟風險,是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受國際宏觀經濟走勢不確定性的影響。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特朗普總統上臺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經濟體低速增長,對我國企業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投資影響巨大。突出表現為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是由于匯率的變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或可能性發生的損失,由于絲路經濟帶沿線經濟情況復雜,沒有統一結算貨幣,因此貿易結算匯率容易受國際經濟形勢的波動而影響,甚至造成巨大損失。例如,受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危機的影響,美國與歐盟對俄羅斯的開展貿易制裁,引起了2014年11月俄羅斯盧布的大幅貶值和獨聯體國家的匯率動蕩,2014年白俄羅斯盧布兌美元的平均匯率為10215.53:1,但自2015年1月起,白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下降35.2%,其中8月14日創2015年歷史新低,為15997:1。[5]
(三)政策法律風險
政策風險主要是由于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造成企業投資的不確定性。法律風險是指投資方不熟悉,不遵循投資所在地的法律法規所引發的一系列風險。因此,降低投資風險首先要熟悉并理解投資所在地關于外來投資的相關政策與法律。目前絲路經濟帶沿線一些國家尚處轉型發展時期,國內政策法律體制建設前欠缺,如不在投資前加以綜合考慮,可能會對投資方的利益造成損失。以小米公司在印度的專利糾紛為例,2014年12月,愛立信公司起訴小米公司侵犯前者所擁有的ARM、EDGE、3G等通訊技術上的8項專利,愛立信公司向印度司法機構提出禁售涉案專利技術的相關產品的申請,其后雙方經歷多輪博弈以及小米印度分公司的積極配合,印度司法機構最終于2016年4月才取消了2014年12月做出的包含愛立信公司專利小米手機銷售臨時禁令。[6]這一次印度市場的專利風波,給小米公司拓展海外業務造成了重大障礙,但同時也給我國的科技公司在海外投資時敲響了警鐘。
三、對策建議
從政府的層面來看,互惠互利的外交政策和貿易政策必須建立在雙方政治互信的基礎之上。在推進絲路經濟帶建設上,我國政府應起到帶頭作用,講好絲路經濟帶故事,做好絲路經濟帶實事,增進互信,消除分歧,努力為我國企業投資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除此之外,我國政府對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以及海外資產提供以下三方面的引導和保障。
第一、推進境外投資立法工作,引導我國企業良性投資,保障我國境外資產。為良好的引導我國企業“走出去”,保障我國境外資產,我國立法機構應推進投資立法,確保我國企業對外投資項目順利進行。同時在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投資方面構建法律咨詢平臺,引導我國企業投資項目落地開花,生根發芽。
第二、我國政府應建立和維護對外投資數據庫,建設一直高水平、高標準地對外投資咨詢機構及智庫。加強我國對外投資企業和投資咨詢機構的合作。在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復雜的情況下保障我國企業的順利投資,基礎就是要消滅信息不對稱,具體表現在:信息的針對性不強、內容不夠全面、以及國內企業對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了解不深入。加強智庫建設和推進企業與咨詢機構的良性合作,因地制宜地為我國企業定制投資方案,能有效避免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損失,同時還能引導我國企業良性投資。
第三、在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建設一個或兩個示范項目,以點帶面,從線到面,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在這一層面上,我國政府可積極與沿線既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又有良好的投資環境的國家達成合作,建設絲路經濟帶示范項目,讓沿線國家看到真實惠,以此來某共發展。
從企業層面來看,建立和完善企業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組織體系,著力打造核心競爭力,積極吸取國際化經驗,扎實推進海外投資。從企業內部再說首先要端正投資態度,做好投資規劃,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質量,欲速則不達。其次要加強企業間的投資經驗和企業文化交流,學習先例,取長補短,并借助現代網絡等宣傳工具,樹立良好的形象,在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展現我國企業的人文關懷,促進“民心相通”。最后要轉變發展模式,我們常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能學習當今發達國家先發展后治理的發展模式,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項目建設,要發展和環保并重,既要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讓當地人民享實惠,也要根據當地情況深厲淺揭,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整理而得.
[2][5]馬慧.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發展研究.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5月1日.
[3]人民網:“中國國家元首28年間首次訪問斯里蘭卡 中國將與斯里蘭卡簽約‘建城”,http://sd.people.com.cn/n/2014/0916/c363955-22320373.html,2014年9月16日.
[4]唐鵬琪.“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城市項目的現狀與前景分析”.南亞研究季刊.2015年第4期.
[6]劉益燈,朱志東.“一帶一路”通訊企業印度投資的標準必要專利風險防范——從愛立信訴小米案切入”.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12月26日.
作者簡介:賀興宇(1993—),男,漢族,四川綿竹人,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國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