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中國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尤其是近幾年來慕課、微課的推廣,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教學逐漸風靡起來,互聯網的出現對傳統教學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本文通過介紹微課的基本含義和主要特點,結合我校數控加工教學的現狀,對數控加工教學中微課教學的體系構建、課程設計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微課;數控加工教學;體系構建;課程設計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同包含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反思、課堂練習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以一定的組織聯系和呈現形式體現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環境。微課以其內容精煉、形式多樣、針對性強等優點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本文結合我校的數控加工教學現狀,對數控加工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展開探討。
一、微課的主要特點
(一)教學內容較少
相比傳統課堂的內容,微課所需表達的內容較少,主要是為了突出教學中某個知識點、技能點,或者是反映教學中的某個環節、教學主題中的教與學的活動,相比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稱為“微課堂”。
(二)教學時間短
微課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技校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視頻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與傳統課堂的40或45分鐘相比,微課可以稱為“微課堂”。
(三)教學主題突出
微課堂通常就是一個主題,研究的問題往往來源于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包括教學反思、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教學方法、學習策略、教學觀點等。
(四)資源容量小、使用方便
微課視頻資料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大多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主流媒體格式,可以實現在線播放,也可以方便地下載到終端設備上,實現移動學習,非常適合于師生的學習和使用。
(五)創作自由、形式多樣
微課課程內容的微小,開發難度相對較小,使用對象是教師或學生。課程開發的目的是將學習內容、學習目標、教學手段緊密地聯系起來。是為了實現一體化課程的教學改革,微課的內容應該根據教師自己熟悉的、可以解決的問題進行開發。
二、數控加工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就讀清遠技工院校的學生,絕大部分是初中畢業考不上高中的學生,整體知識結構薄弱,學生之間素質水平差異較大。學生學習能力、學習主動性較差。傳統的數控加工教學課堂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以講授為主,形式單一,滿足不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學生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更強調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不能僅依賴課堂教學,還應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學資源。
三、微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將微課教學應用到數控加工教學中具有現實意義,結合我校現狀,從專業特點、教師素質、學生學習情況、設備環境等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專業特點
數控加工專業教學主要以實訓技能為主、理論教學為輔。專業理論知識教抽象,有的實操環節也較復雜,單純的講授一遍,學生理解和記憶都有難度,教師反復多次講解不僅耗時,還耗費精力。而且對于實訓操作,視頻操作演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能以微課視頻的形式制作出來,對減少教師工作量及學生的隨時學習具有實際意義。
(二)教師素質分析
數控加工專業性強,對學生素質培養要求較高,因此教師普遍綜合素質較高,微課視頻的制作對教師要求不高,形式可以因人而異,常用的辦公軟件都可以制作微課視頻。
(三)學生學習情況
技工院校的學生學習主動性普遍較差,上課時專注度不高,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理解能力較差。如果有微課視頻,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的設備反復多次觀看,加深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和設備不足的情況。
四、微課資源體系的開發
(一)課程選定
對數控加工專業微課教學的開發應該選擇合適的課程,開發初期首先應做好微課建設內容的整體規劃,確定建設方案,體系規范、建設標準和階段進程。選定的課程內容要按照一體化課程標準并結合課程使用的教材情況,組織教師團隊和生產實踐專家共同確定。
(二)微課平臺搭建
微課平臺搭建是微課資源使用的平臺。平臺的功能必須滿足管理者監控和管理資源,開發者開發制作資源,使用者學習使用資源、對資源評價反饋等功能,同時平臺的使用最好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比如時下流行的微信公眾平臺,使用方便、功能強大、成本較低。
(三)微課開發
微課的開發涉及的項目比較復雜,包括課題選定、視頻拍攝、后期制作、上線發布、評價反饋等。每項工作都需要具體的分工和各部門教職員工的通力合作,發揮各自的專長,以保證微課制作的質量。
(四)實踐與反饋
技術日新月異,微課的內容也需要不斷的更新。對現有的微課資源的使用情況、實踐效果應有嚴格評價反饋體系。通過師生反饋、專家點評等方式,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對現有微課資源庫進行觀摩、評價、研討等活動,不斷改進、完善微課資源庫。
五、結語
互聯網信息與技術的高度融合,對現有的數控加工課堂產生了深遠影響,教與學的關系將發生本質的變化。教學中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才能不斷自主地學習,使課堂煥發新的活力。面對未來數控加工教學改革的新局面,新時代教師應積極投身于新技術與教育結合的研究中去,努力提高自身新技術、新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力,為培養現代綜合素質型人才提供更廣泛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蘇小兵,管玨琪,錢冬明,祝智庭.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7):94-99.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電話教育研究,2011(10):P61-65.
[3]桂耀榮.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B].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2013)05-041-02.
作者簡介:陳志忠,清遠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