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秀麗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閱讀教學也應該不斷完善,貫徹“有效性”課堂教學方針。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探微,展開對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剖析,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個有效性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探析
引言
學會閱讀技巧的把握,對一個初中生而言至關重要。而學生靈活地把握閱讀技巧來源于教師課堂上的有效性指導。鑒于此,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學生的閱讀水平高低。本文結合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關于如何提高初中閱讀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展開論述。
一、落實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意義
初中生,無論是能力方面,抑或是認知方面,都有很強的可塑性。而閱讀行為,影響初中生的語文能力的提高,也影響將來各項學習的順利展開。鑒于此,重視閱讀教學,開展有效性閱讀教學行為,意義深遠。有效性的閱讀教學能夠塑造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閱讀行為習慣一旦形成,將能夠永久性保持,對人的一生的生活、學習、工作,都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縱觀初中閱讀課堂,有效性的教學提倡在閱讀課內、課外優秀書籍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訓練。當能夠把握好閱讀技能之時,學生的閱讀能力勢必有所提升。而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之下,悄然而形成。除此之外,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教師的閱讀教學方式有了“質”的飛躍。能夠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教師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之時,將帶領學生領略文字的魅力,給予學生最具人文性的情懷培養。而興趣的閱讀方式,學生的學習不再被動化。這種學習“主動性”的態度,對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二、立足新課改,芻議如何提升初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1)新課堂的定位不準確,而陷入過猶不及的尷尬局面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許多教師都能夠把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利器,服務于自己的教學工作,并且在踐行之時,能夠克服重重困難而前進。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也即教師對新課堂把握不恰當。有許多教師過度提倡“創新”、“凸現以人為本”,而課堂的紀律、教學的目的性定位不準確,從而讓課堂出現散亂、學生不知道自己學什么的尷尬局面。有許多教師一味提倡學生個性化發展。就算學生的發言天馬行空、毫無理據,教師也盲目肯定、鼓勵。可想而知,該類課堂模式也不具備有效課堂的條件。
(2)積極參與教研組活動,敢于嘗試新的教學方式
教師需要不斷鉆研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當發現原有的教學方式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之時,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觀念與方式。努力尋找教學的突破,勇于嘗試新的方式,教師才能夠在教學事業上有所建樹。此外,學校需要給予閱讀教學足夠的重視。定期舉辦公開課聽講,讓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教研組才能夠切實發揮教學重心的作用。此外,教研組需要有規劃性地組織教師進行交流、探討活動。活動圍繞“教學反思”、“學習最新教學理念”等等而展開。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夠做好一切的教學準備工作,為開展有效性教學堅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3)有組織、有規劃地讓學生以激昂的熱情投身于書籍的海洋
針對上述的教學問題,教師需要重新審視“多元化”教學課堂。我們提倡“多元”,但是不意味著沒有原則性、沒有限度的進行。多元化的課堂需要建立在有組織、有規劃的基礎上。首先,教師可以為閱讀課堂營造一個充斥著濃郁的故事性氛圍。求知欲強的初中生必然會產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而積極投身于閱讀課堂。這一點非常適用于群文閱讀教學。值得注意的是,群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巧妙選材。立足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去選擇閱讀書籍,教師的目的性需要非常明確。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書籍會促使學生積極打開自主閱讀模式,提升了閱讀課堂的有效性。其次,教師可以“適當”借助多媒體教學,建構一個絢麗多彩的文字世界。生動的圖像、音頻,總是會吸引學生持久關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只不過是一種輔助性的手段。教師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夠無止境地讓學生沉浸在視覺的享受中,而忽略教學本身。如,《沁園春雪》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羅有關當時社會的背景故事、圖像,讓學生感受當時人民的水深火熱與毛澤東的豪情壯志。當然多媒體只能是輔助教學,展開文本對話,才是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多媒體運用得當、把握得好,也能夠為閱讀課堂增添許多色彩,為枯燥的知識注入新鮮與活力。但是如果多媒體使用過渡,則會讓學生沉溺于音、色之中,而忽略閱讀的人本對話。這樣自然也不能夠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立足學生能力接受范疇,剖析如何提升初中閱讀教學有效性。
在閱讀教學課堂,教師不能一味地講解,而完全忽略學生都能力程度與認知特點。唯有教師立足學生,全面性、針對性地教學,才能夠切實提升閱讀課堂的有效性。具體而言,教師的教案設計、教學進度、課外閱讀書籍的選擇,均需要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與學生的個性特點列入思考范疇。這樣,教師所傳授才能夠被學生所接受,而閱讀教學也不再是流于表面的“說道”。總而言之,教師應該放下高高在上的態度,以朋友的姿態與學生溝通。“讀懂”學生,才能夠做到心中有把握,教師的工作才更具合理性。此外,當跟得上閱讀教學課堂之時,學生的自信心也得到提升。而對閱讀更加感興趣,學生才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在書籍中熏陶情操、陶冶性情。這樣的閱讀教學課堂才具有現實意義性與效率性。
結語
在新課改的普及之下,教師的教學方式有所改善,但是無可否認其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提高閱讀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需要敢于面對問題,勇于承認自身的不足。教師既需要展開多元化教學模式,也需要審視“多元化”課堂的不足之處。將“多元化”課堂運用得當則為教學增添了不少新鮮與活力。學生興趣學,教師容易教,而初中閱讀教學也才具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潔.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有效性.[J]新課程(中).2010,(1):2-3
[2]李延梅.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思路.[J]考試周刊.2011,(44):52-52
[3]孔凡麗.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5):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