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
摘要:地理課是大多數人認為比較難學的一門課程,所以許多學生提不起興趣來。作為地理老師就應有義務讓學生真正享受地理帶來的各種自然狀況、風土人情的美;有義務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讓學生成為學習地理的主人,充分享受地理課帶來的樂趣;有義務指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充分享受地理帶來的真正實用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關鍵詞:地理課;享受;教法;教學手段;生活
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為地理是比較難學的一門課,因為地理知識點多且碎,記憶起來比較困難。地理課的內容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地名、物產和死板的圖形等,與美無緣。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甚至很多學生一提地理就頭疼,導致地理課上死氣沉沉,昏昏欲睡。其實地理中也同樣蘊含著美,我們教師要去挖掘,發現這些美,用充盈著美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給學生美的享受。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狀,讓地理課變得豐富多彩,使地理課成為學生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我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的。
一、享受地理帶來的各種自然狀況、風土人情。
眾所周知:地理以區域環境為研究對象,具有廣闊的空間性,上及天,下達地,藍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沙漠、冰川、城市、鄉村……山水之間,陰陽相配,剛柔相濟;國家民族、春夏秋冬、風雨陰晴、日月星辰、飛禽走獸、花鳥魚蟲……都蘊含著無窮無盡的美;地球是美的,在地球赤道上就可以美妙絕倫地“坐地日行八萬里”;世界是美的,荷蘭的花卉、法國的葡萄酒、丹麥的奶酪、巴西的咖啡等讓人回味無窮;而人類的風土人情更是美的,巴西的足球讓人如癡如顛,美國的NBA又是讓人如此瘋狂;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讓人感嘆人類的偉大;而珠穆朗瑪峰和廣闊的海洋又是讓人感到人類如此的渺小……因此,地理就是研究蘊含著無窮無盡的美的事物和現象的一門美學,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把地理看做枯燥乏味的地名、物產和死板的圖形,就該讓學生盡享世界的和諧與美麗,享受地理帶給學生的自然美、風土人情美。
二、享受地理帶來的獨特課堂氛圍。
地理課是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手段。如果學生厭惡地理課,再好的教材都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地理與其他科目相比又有著自己的特點,因而教師還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享受地理課堂。具體可采用以下方法:
(1)靈活運用教法。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地理教師要選擇適合地理科目的教法。課堂教學方法不能一成不變,要靈活多樣,富有啟發性、針對性。教師要千方百計創造情境,創造機會,引發學生求知欲,喚醒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以地理課為例,有的內容可也采用討論法:如涉及到中東地區,可以讓學生討論美國為什么挑起中東戰爭?有的內容可以采用展示法:如涉及到環境保護,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調查結果。有的內容甚至可以采用課外實踐法:如讓學生到戶外調查土壤的成分和土地資源的利用等等。總之教法要適合教材的內容,不能僵化不變。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享受地理課的快樂。
(2)采用多樣手段。平時,我們教師往往為了省事,一些教學用具能省就省,輕輕松松帶著課本進課堂。但地理有些內容是非常抽象的僅僅語言是很難讓學生聽懂的,因此,必須創設條件,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運用多樣化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①教學條件較差一點的學校,可充分發揮常規教學手段如地圖、教具、學具、錄音機等的作用,而教學條件較好的學校,可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②講最新的地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③編歌訣、引諺語、聽音樂來增加學生的記憶力。④多講學生感興趣的地理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3)引導學生參與。如何改變課堂上的“一言堂”、“講得多,練得少”的現象?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是有效的途徑之一。實際教學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腦口手等多種感官活動,通過看看、聽聽、想想、講講、做做等產生復合刺激,增強參與效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用討論交流、競賽搶答、畫畫演演等形式,引導學生人人參與。如議一議、辯一辯、比一比、猜謎語、我是小老師等。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他們自行設計符合自己情況的作業,內容、數量、要求都由自己來定。學生只有充分參與了,成為學習的主人才會真正享受到地理課帶來的成就感。
三、享受地理帶來的便利
有些學生不喜歡學習地理知識,是因為他們覺得學了這些知識無用武之地,理論與實踐差得太多。實際上地理教材選擇的內容大多是關注人們生產生活與地理密切相關的領域,因此,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分析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給學生裝上一個“地理頭腦”,學生就會享受到地理知識帶來的便利。
1、利用地理知識闡述生活現象。例如,北方的房屋和南方的房屋有什么不同?NBA的比賽晚上進行,為什么我們早上收看直播?我國足球世界杯外圍賽的主場,為什么設在昆明?晚上迷路和白天迷路分別識別哪些東西?為什么我國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面食?我國川、湘、黔等地方為什么喜歡辣椒?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問題,用地理知識解釋,既鞏固了知識又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2、利用地理知識解釋電視、報紙等媒體出現謎團。現在的新聞媒體非常發達,電視、報紙等媒體常常涉及很多地理知識。如現在中央電視臺的《走遍中國》《科學與探索》等都需要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和解釋。如能引導學生在看電視、報紙的過程中自覺用學過的地理知識來解釋其中的謎團,那自然會感到無窮的樂趣,享受到地理帶來的好處。
3、利用地理知識指導自己的生活。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越來越多的運用到地理知識。如現在流行的衛星導航儀,讓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人從從容容到達目的地。運用學過的地理知識還可以指導農民安排農作物的種植,還可以根據學過的地理知識初步判斷天氣的變化,指導自己的出行等等。總之只要用心“生活中處處是地理”。
以往的地理教學中更注重的是知識的灌輸,強調的是應試教育,因而地理教學往往失去了它本來的面目,變得枯燥無味,學生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先鋒者,我們應讓地理教學回歸它原來的出發點。讓學生真正在地理知識中暢游,在地理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地理真正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4年第3期
[2]《地理新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