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君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要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要通過趣味性教學吸引學生的好奇心,獲得他們的關注與積極參與。教學中,可以從設計有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入手,課堂上多種方式激勵他們,倡導在玩中學,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并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開展教學,才能讓小學生對體育課更加感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體育教學;興趣培養;策略
小學體育教學鍛煉學生的身體,加強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體育教師要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學生是在體育活動中占主導地位。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開放性的體育教學氛圍,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小學生活潑好動,有很強的好奇心,通過趣味性的體育活動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積極的投入到體育活動,養成正確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素養。
一、從設計有趣味性的體育教學活動入手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自身素質,提高其體育素養。讓小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生活能力選擇教學內容,體現體育教學的人文性及獨特魅力。通常,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教學內容會得到小學生的好評,并且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還要根據小學生愛模仿的個性去改編設計多種多樣的體育教學活動,以體現體育教學的作用。比如體育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當作體育器材,讓小學生對體育課有新的認識。小學生都看過報紙,給小學生發放一張舊報紙,讓他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充分的利用這個報紙進行游戲。這時有的小學生把報紙折成了紙飛機;有的小學生把報紙團成球當雪球;有的小學生把報紙卷起來當體操棒;甚至還有的小學生把報紙放在胸前向前跑而報紙不會掉下來等等。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趣味性的教學,不僅拓寬了小學生的視野,還極大的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小學生節約和環保的好品質。
二、運用激勵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能力
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教師激勵手段較單一,口頭表揚的作用、實效,對小學生的影響并不大。激勵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運用得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善學生錯誤的學習習慣。在小學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要學會運用多種激勵方式,根據學情轉變具體的教學方式,爭取全面優化小學生的綜合實力。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水平、能力設計不同內容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有趣的體育活動中強化其學習意識,學有所獲。在走跳活動中,教師讓小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設計,學生出謀劃策,設計出一節有趣的體育活動:教師和學生一起動手,制作了一些小動物的頭飾,請小學生分別模仿動物走路。課堂氛圍非常高漲,學生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有模仿小兔子的;有模仿袋鼠的;有模仿小青蛙的,教師突然提出要下雨了,小動物們要快點回家。小學生用模仿的小動物的姿勢走回家,利用這樣的趣味教學方式輕松的引出了課堂教學內容,在歡樂愉悅的氛圍中小學生學到了“跳”的有關知識,掌握了“跳”的技術要領,對“跳”有了新的理解,寓教于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其特點。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作了機會。
三、在玩中學,突顯小學生的個性
小學體育的教學任務是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有強健的體魄、健康的身心。但小學體育教學并沒有跟上時代的節奏,有部分小學體育課還沿用教師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學生機械的模仿教師的動作,熟記一些動作要領,體育課上,學生配合教師做一些動作或進行某種訓練,學生在重復的、機械的訓練中進行體育鍛煉,有的學生甚至討厭上體育課。學生的體能和能力決定了體育教學活動要“教”與“學”相結合,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期,體能差,骨骼硬度弱,心率快,易疲勞,所有這些決定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易運動量過大,否則不利于其身體生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小學體育教學活動要張弛有度,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的目的,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有所收獲。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在“玩”能促進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理解,張揚個性,在“玩”中思考,在“玩”中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學小學生體操時,教師可播放歡快的樂曲,學生配合著優美的音樂節奏做體操;在隊列練習的時,可穿插一些隊形的變化,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讓枯燥的肢體動作訓練在愉悅、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小學體育教師必須在新課程背景下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寓教于樂,循序漸進,實施體育趣味教學。
四、在游戲互動中增強師生間的情感
小學體育教師應在游戲,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愉悅的氛圍中增強師生間的感情。在訓練小學生接力跑時,教材只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接力跑技巧和正確姿勢等,教學中為了讓小學生對“速度”有新的理解,教師帶領他們進行追逐跑或花樣接力跑等一系列體育游戲,讓小學生通過游戲能夠熟練掌握快速跑的技巧,并且逐步提升快速跑的能力。教師對接力跑進行了創新、改進,把傳遞接力棒換成擊掌,當學生跑到接力的小學生跟前時要互相擊掌,訓練學生之間契合度,讓學生在活動中互相配合、互相激勵,增強學生間的情感。同時,小學體育教學還做到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在具有生活化的體育課外活動中鍛煉小學生堅韌不拔的精神,培養學生的毅力、堅持不懈的精神。體育教師要組織小學生開展各種有益的健身活動,從而使小學生受益終生。
總之,小學體育趣味教學,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作為小學體育教師,要優化體育教學模式,加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其體育素養,讓小學生有健康的體魄,塑造小學生健康的人格。
參考文獻:
[1]魏小燕,張達睿,楊瓊華.如何讓小學體育課充滿樂趣[J].好家長,2018(05):230.
[2]曹云.小議體育課堂如何使學生“玩”中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8):237.
[3]王君好.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及生活化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7(17):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