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努力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主要,還要注重營造寬松、和諧、幽默的學習氛圍給小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精心創設進行情景教學,讓教學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平時還要適時適量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針對性的設置不同層次的語文教學目標,讓全體學生得到更好更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語文;學習;興趣培養
一、 營造和諧氛圍激發學習意愿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這就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要想讓小學生充分的發揮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營造一種和諧、輕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而營造和諧、輕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的前提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小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只有服從,聽從教師的一切指揮。這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小學生表達和發展自己的思維和見解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不利于小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為了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角色,放下自己的身段和權威,把小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對待,讓小學生感受到語文教師是可信、可親、可愛、可敬的人,讓小學生敢于和語文教師親近,愿意多和語文教師交流。在上課鈴聲打響后,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調整自己的情緒,帶著輕松自信的心態走進語文課堂教學,以良好的情緒影響小學生,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小學生充滿耐心和信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多看到小學生的優點,尊重每一位學生,尤其是要多關注那些性格內向或者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努力地嘗試,還要重視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質疑,并給予幫助和解決。只有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一種和諧、輕松、幽默的學習氛圍。
二、 創設情景教學激發學習意愿
有一句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課堂的開始,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創設小學生感興趣的情景,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用引人入勝的詩歌、各種類型的故事、悅耳動人的歌聲把小學生引入到語文課堂中去,也可以用師生對話,提出疑問的方式激發小學生學習新的知識的興趣。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上《找春天》這堂課時,可以在上課之前播放《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曲,讓小學生隨著美妙的音樂走進語文課堂。又如,在教授《趙州橋》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向學生展示趙州橋的圖片,讓小學生一邊看圖語文教師一邊繪聲繪色的描述,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的描述,激發小學生的疑問,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生亢奮的狀態下,引導小學生認真的熟讀課文,獨立自主的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尋找答案,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 設置學習目標激發學習意愿
小學語文是一門比較開放的學科,它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想要全面掌握小學語文知識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同一個班級內小學生的學習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忽略了小學生不同的水平給予不同的考慮,而是制定統一固定的語文學習目標,那么對于語文學習水平高,程度好的小學生來說就輕而易舉的能夠完成,而對于那些語文學習水平低、學習程度差的小學生就很難完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全面、客觀的了解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從小學生的思想、情緒、掌握的知識和對語文學習能力的基礎出發,因材施教,設置不同層次的語文學習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小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這樣,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就大大的提高了。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語文學習程度的不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根據每個小組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設置不同的學習完成目標,每節語文課堂結束后,教師可以對每個小組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將每個小組對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對比,對完成的好的進行適當的獎勵。時不時地在組與組之間開展競賽,激發每一個小組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利用小學生求勝的心理,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四、 開展課外活動激發學習意愿
俗話說“學以致用”,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因此,為了增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給小學生更多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小學語文教師要盡可能多的設計和進行一些語文課外活動,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語文閱讀比賽,小學生寫作比賽,書法展示比賽等等活動給學生展示自己才藝的機會。在比賽結束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在比賽中的表現給予評價,對表現得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小學生對自己的表現有滿足感、成就感。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舉辦語文知識性講座,適當刊登一些語文小詩歌、歷史典故、歷史名人小故事等,成立語文課外小組,開展組團學習語文課外知識、語文演講、表演話劇。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語文活動讓小學生把自己在課堂上學習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去,讓小學生取得不同程度的優越感,增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增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樂趣。同時還可以使小學生對自己有個更加深刻的了解,明確自己的語文學習目標,保持對語文學習長久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經歷表明,一個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讓小學生首先喜歡上語文,學生只有喜歡上語文,才能把“要我學”語文變成“我要學”語文,才會主動的學習語文,把小學語文學好。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還是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方法,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便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朱開秀.淺談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J].2010,06.
[2]郭清香.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5.
作者簡介:
周惠香,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石碼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