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親家庭孩子由于缺少父愛或母愛,其教育需要班主任給予更多的關愛與溫暖,用愛心感化,用真心關懷,以童心了解,以耐心幫助,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用“心”與“愛”促其健康成長。
關鍵詞:班主任;單親家庭孩子;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城市離婚率越來越高,使得單親家庭孩子日趨增多,這類特殊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愛或母愛而導致心理失衡,其教育已然成為一大新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和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一、 愛心感化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單親家庭孩子本就缺乏父愛或母愛,他們幼小的心靈在父母離異的影響之下更需良好的“過渡”。師愛較之本能的母愛顯示出的無私和博大,能激起學生內心對知識和美好情感的渴求,從而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班主任老師與學生朝夕相處,其一言一行表現出的對學生特別是單親孩子的關愛,對單親孩子的成長就會發揮更大的教育效力。正如高爾基說的“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在我班級里有位學生叫樂軒,他很淘氣,經常和同學打架,還愛撒謊,十分貪玩。上課經常遲到,甚至曠課。作業馬虎應付,而且有時干脆不做。我通過多方面觀察與了解,終于弄清了原因:他父母離異,母親已改嫁,和父親一起生活。父親是個司機,工作很忙,早出晚歸。他缺乏家庭的愛,還由于他經常犯錯,有些同學不喜歡他。正因為如此,他得不到足夠的愛與溫暖,于是為所欲為,學習、紀律越來越差。針對以上情況,我就從多方面去關懷他、愛他。首先,找他談話,讓他和我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其次,課上多提問他,按時檢查作業,盡量都面批面改,只要發現他的閃光點,就及時地給予表揚;然后,在班隊會上提出,讓同學們對他伸出友誼之手。
二、 真心關懷學生
單親家庭孩子的家長往往一邊要上班,一邊既當爹又當媽,對孩子的教育常顧此失彼,這便使孩子時常感到孤獨、憂慮、失望,情緒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心理品質較弱。而心理品質作為一種內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能否健康成長。培養單親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質貴在以心換心,班主任更要善于發現他們心中能響應老師召喚的那一隅,與學生同享勝利的喜悅,共擔失敗的憂傷,讓學生體味老師的真心關懷,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我曾教過一名叫鄧柔的單親女孩,她性格自卑,再加上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平時在班內不多言。但她樸實真誠,與同學的相處很融洽,對班級工作極其熱心,是個有集體精神的好女孩。在一次單元考試中,我在巡視時發現她的考卷底下躺著一張寫有積累運用的紙條。當時對她這種出乎意料的舉動,我氣憤極了。因為我一直相信這是一位多么誠實的孩子。當我的目光停留在她的考卷時,她的臉漲得通紅,頭深深地埋了下去。看到這種情景,我猛然想到她還只是一個孩子。于是,我便悄悄地收起了她的紙條,在她的頭上安慰性地撫摸了一下,并在她耳邊輕輕說了一聲:“老師相信你能考出好成績!”這時,她抬起頭來,眼中充滿了感激。當講評完考卷后,我單獨把她留了下來,問道:“你挺有實力的,看,都能考八十多分,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她一邊哭,一邊向我道出原因,原來她很想讓自己的成績提高,但考試時又不放心,就把這單元的積累運用抄在紙條上,以便考試時能派上用場。我告訴她要相信自己,不要因為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就有自卑心理,要看到自己的長處……經過真誠的交流和平等的對話,她不僅誠懇地接受了我的批評,還特別感謝我當時的做法。她說:“我永遠忘不了您在我身邊講的只有我聽到的那句話。”俗話說:“教學相長。”這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真心關懷學生,嚴格而合理地培養單親孩子的自立精神是多么重要!要讓他們清楚知道,克服自身弱點,是自強、自立的基礎,老師對他們的嚴格要求是對他們最大的愛護,使他們能自覺自愿的在老師的嚴格管理和真摯關懷下成長進步,感受到學校、班級大家庭的溫暖。
三、 童心了解學生
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最好的老師是在精神交往中把自己視為朋友的那種老師。不論是青年教師,還是經歷了歲月滄桑的老教師,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只有保持童心,才能接近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在處理單親孩子的教育問題中,我通常的做法是角色換位、情感換位。設想幾個如果:如果我是他(她),如果班主任都不信任我,如果我被欺負等等,設身處地去解決學生心靈上的疙瘩。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精神上的發展,道德面貌的形成,所有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賴于在課余時間進行的、不列入課表的工作。
四、 耐心幫助學生
擔任班主任十多年來,我教育過許多單親家庭孩子,為了更有效地幫助這類特殊孩子,我制定了一些便于操作的做法,耐心幫助單親孩子。1. 建立單親家庭學生檔案。每接手一個新班級都要用心了解和掌握本班單親家庭學生的人數,并熟悉掌握每位單親孩子的家庭狀況,單親的原因等,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2. 采用“一幫一”結對子方式。單親孩子自尊心特別強,心靈敏感,需要班主任老師去喚醒、去呵護這種“尊嚴”。作為班主任,我充分發動本班科任教師及一部分優秀學生與單親學生結成對子,主動找他們談心,給他們物質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鼓勵,幫助他們打消自卑、孤獨等消極心理。3. 定期對單親家庭進行家訪,保持經常的聯系,與單親學生家長促膝談心,講清情理,家校配合,形成良好的合力,共同教育學生。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要做無數種功課,我認為所有的功課中“愛”永遠是最重要的,我們只有走進單親孩子的世界,用“心”去了解、去關懷、去感化、去幫助這類特殊的孩子,用“愛”去滋潤他們,才能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求知的心靈得到升華。作為班主任,我們需要一顆慈母般的心,給單親孩子們一個微笑,都能縮短和孩子的距離。我想只要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老師能夠以愛心、真心、童心、耐心去面對單親孩子,就沒有過不去的關,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讓我們走進單親孩子的世界,用“心”與“愛”去了解他們、關懷他們、感化他們,滋潤其心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并逐步引導他們克服不正常的心態,早日與其他孩子一樣地健康成長。一句話,單親子女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唯有不懈地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作者簡介:
俞文英,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松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