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娟,高 磊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蘭州 730021)
現代學徒制的“現代性”具有職業性教育、制度性、學歷性及多樣性的特征,我國現代學徒制的推行既要體現出“現代性”特征,還要符合職業教育規律和現實國情,雖然西方現代學徒制實踐經驗可以為我國提供參考,但不應是照搬照用的模板[1]。因此,循序漸進地探索并積累試點經驗是推行具有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的必經之路[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3]。本文根據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要求,通過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及實踐教學體系等方式,促進本專業現代學徒制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提高本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質。
在人才培養中始終堅持以創新實踐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按照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培養“四強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即道德素質強、職業技能強、吃苦精神強、創新意識強,踐行學院 “2134”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為目標,按照四位一體即“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人才培養總體思路,實行逐層遞進的三段式育人機制。在校期間,完成文化課程學習任務,并掌握所需各項專業基本技能及對創新意識的培養,踐行學校與企業、基地與車間、專業與產業、教師與師傅、學生與員工、培養培訓與終身教育等全方面對接,讓學生體驗、模仿、嘗試、感悟企業文化。在企業,踐行企業工作和企業文化。同時,在校與在企業期間實施與企業班組化相似管理模式[4],組成學習小組,使學生切實掌握實習崗位所需的技能。
優化和融合教學內容,對培養我們的目標人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革創新實習內容,將人才培養對接市場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作為切入點,以項目為驅動,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全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
以寶玉石鑒定與加工的工作過程為導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綜合素質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育人模式思路,調整課程體系。開設課程方面,以相關講座替代部分選修課程,以相關活動替代部分學分,將學徒項目課程融入課程體系,如以項目任務為載體,構建由5個學習領域課程模塊構成的課程體系,即“公共基礎課程模塊(以人文修養課程為主)+職業發展課程模塊(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增強創新創業動力為主)+職業技術課程模塊(以職業崗位核心技術技能為主)+職業技術實踐課程模塊(以實習實訓為主旨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際運用能力,涵蓋學徒項目課程)+綜合素質拓展課程模塊(以文化藝術和身心健康以及財經管理等類課程為主)”。另外,借助產學研合作項目,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機會,如建立現代首飾工藝創新創業工作室。與此同時,對專業教學標準和相關課程標準進行修訂,為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根據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發的課程具有工作過程完整性的特點,在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中,積極開展以“六步驟”教學法為主體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即按照完成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過程中所經歷的步驟過程來組織教學活動,并實施過程化評價方式。
而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過程的“啟發性”,如采取案例教學、創意設計、模擬訓練等形式以創業項目為依托,將創新意識與創業理論貫穿于教學與創業實踐過程之中,尤其在學徒項目課程中體現明顯。同時,以“挑戰杯”、職業技能競賽及創新創業競賽為載體、以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為依托、以大學生創客空間為平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專業興趣小組為起點,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榜樣以帶動整體創新創業氛圍及學習活力。在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同時,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品質,提升溝通能力、增強團隊精神、培養創新意識。
按照“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要求,貫徹“內培外引”的思路,采取“請進來、派出去”的方式,按照學院“十百千”教師輪訓工程的要求,通過以國外職業教育理論及院校考察交流為主的國外培訓等方式培養專業帶頭人,通過以在職攻讀研究生、課程脫產進修、企業掛職實踐、創新創業教育、院校考察學習等為主的國內培訓方式對專業帶頭及骨干教師進行培養。通過以職教理論學習、師德師風教育、先進技術講座、專業技能訓練、教學業務能力和信息技術水平提升等為主的校內培訓對全體教師進行培養。同時,在外聘教師的基礎上,引進能工巧匠,確保相關大師工作室的運行。
構建了“單項技能→綜合技能→生產實習”三層次實踐教學體系(見圖1)。以人才培養與用人需求、專業與產業、課程與崗位、教材與技能對接為切入點,深化實習內容改革,以制度建設為基礎,全面加強實習管理工作。

圖1 三層次實踐教學體系實施圖示
加強支撐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校內外實踐平臺建設,建成集寶玉石“鑒定、加工、營銷”于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并充分發揮與深圳愛迪爾珠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深度合作建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及與甘肅省文化藝術品鑒定評估中心等建立的協同創新基地的作用,構建“學、訓、賽”協同推進的教學組織體系,使學生在理論教學、項目實訓、技能競賽中,提升專業綜合素質、增強創新創業意識、提高核心職業技能。
圍繞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課程體系,貫徹落實工作過程系統化理念,建成《晶體與礦物認知》《鉆石鑒定與分級》《寶玉石鑒定》《寶石磨制》《觀賞石評鑒》等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及相應課程試題庫,開發配套校本教材,為開展“一體化”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1)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項目通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改革,系統設計不但開設了《大學生創新與創業》等通識課程,而且將創新創業教育通過“一體化”教學全面地融入了專業課程之中,具有全員、全面、全程的特點。
(2)將“學、訓、賽”有機結合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借助集寶玉石“鑒定、加工、營銷”于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及大師工作室、創新創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協同創新基地,將理論教學、項目實訓、技能競賽有機結合,增強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
(3)將線上線下教育緊密結合拓展人才培養的時空。通過試點項目建設,將建成共享型國家級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教學資源庫,并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不僅能為學生在校內外學習提供便利,而且能為企業員工在職培訓創造條件。
通過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本專業已成為甘肅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試點改革專業。如何更好地實踐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有機融合,并解決現階段存在的困惑是下一步深入探索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魏勇,雷前虎.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下現代學徒制構建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
[2]陳俊蘭.中國學徒制研究——需求與原因分析[J]. 職教論壇,2011.08.
[3]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分析比較.http://www.xuexila.com/chuangye/moshi/320868.html.
[4] 劉長玲,謝穎川.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實踐與探索[J]. 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