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興 楊得嬌
摘 要:當前課堂教學低效,為了提質增效,教師要樹立計劃意識、目標意識、問題意識、方法意識、鼓勵意識、多媒體意識、興趣意識、反思意識,做到精準設計教案、精準定位教學目標、精準發問思考、精準分析解決、精準發現亮點、精準彌補不足、精準激發熱情、精準優化教學。
關鍵詞:計劃;目標;問題;方法;鼓勵;多媒體;興趣;反思
課堂教學作為師生活動的中心環節和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各種技能的主要途徑。因此,如何構建優質高效課堂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教師就要在課堂中樹立八種意識,做到八個精準。
一、 計劃意識,精準設計教案
課堂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雙邊活動,這里的計劃就是我們平時講的備課。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也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上課之前教師心中必須要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清晰的教學思路,要有指向目標的師生活動和檢測反饋學生掌握情況的隨堂練習。做好三個“準備”,即備教材,教師應吃透教材內容,弄清教材的結構體系和脈絡及各單元教學目標。備教法,備課時應針對每一堂課知識的傳授和操練、問題的解決、學習策略的培養等設計具體的操作方式。備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有效開展依賴于學生的參與。要保證學生積極參與,就必須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與思想水平,特別要了解學困生的基礎與本節課的起點所具備的基礎差距有多大,教師還應思考怎樣用精煉的語言、準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方案。
二、 目標意識,精準定位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作用。它限定著課堂教學的運作,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證明:有效的教學必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因而在平時教學中每一節課都要制定明確、具體、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目標。要緊緊圍繞目標和學生實際設計教學環節,安排教學活動,所有教學活動必須指向教學目標,必須是為完成目標而設置的。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教學目標,從行為指向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它拓展了現代數學教學的內涵,真正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教師要盡最大努力去實現教學目標。
三、 問題意識,精準發問思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考的可能。”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問題意識的表現形式,教師要善于營造氛圍,發揮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樂于提問、敢于提問、善于提問,以問題引領教學,使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學生閱讀、思考、交流、回答的學習過程。甚至有時為了突破教學難點的需要,教師要故意設定一些錯誤答案,讓學生主動質疑,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去聽講、去思考、去討論,通過教師點撥、分析、比較,疑點得以解決,保證學生始終處于亢奮的學習狀態和主動探究的學習情景之中。要讓課堂貼近社會生活,創設的問題情境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四、 方法意識,精準分析解決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見教學中必須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有效指導,使學生學會如何分析問題,怎樣思考問題,從哪些方面獲取有用信息,怎樣有條理地回答問題等等,能使學生思之有法,思之有序,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終身受益的知識。
五、 鼓勵意識,精準發現亮點
要對學生的學習給予中肯評價。多鼓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講臺上的時候,要多一點笑容,拋開生活中的煩惱憂愁,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受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教師對待學生要像農夫對待莊稼那樣,耐心伺候,小心呵護,不可以揠苗助長,需要的是因勢利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學生答錯問題時多一點引導;回答不完整時多一點補充;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哪怕是不切實際的問題,也要多一點傾聽;多給予學生肯定的語氣、贊許的目光、悉心的指導,這樣才能師生相融,師生智力活動才能處于高峰狀態。作為老師,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對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要多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六、 多媒體意識,精準彌補不足
多媒體可以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多方面為學生提供學習的信息。多媒體以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進入課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學習有難度,學習興趣自然降低。而適時運用多媒體,可以化抽象為直觀,化枯燥為樂趣,變苦學為樂學,極大地激發學習熱情。
七、 興趣意識,精準激發熱情
我國教育的先知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數學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中很容易出現厭煩的情緒。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小學生求知欲強,好奇心和探索的傾向性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選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游戲來激發學習興趣。
八、 反思意識,精準優化教學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課堂教學不斷進步的有效途徑,是課堂教學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教師不能滿足于自己的已有經驗,而不深入思考,那樣就會停留在一個層面,很難提高。教師只有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反思,運用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才能不斷地自我提高,自我發展。扎實有效地進行教學反思,就要在每次教學實踐結束后,及時地對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尋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時修正不足,同時了解學生未掌握的知識,以便及時查漏補缺,在以后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方式。也要明確自己在教學中的成功之處,及時強化優點,并積極運用于以后的教學。
參考文獻:
[1] 趙連中.核心意識內涵芻議[N].吉林黨校報,2016(3).
[2] 王昊魁,周洪雙,王建宏.增強“四個意識”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N].光明日報,2017(7).
作者簡介:李作興,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城關第三小學;楊得嬌,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黑松驛教育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