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翔 汪春華 丁敏敏 王亞云 徐洋 邵光明
摘 要:本文從醫藥高等數學的教育教學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入手,結合高等數學課程的特點,總結教學現狀與問題,提出若干能提高高等數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新建議。
關鍵詞:醫藥高等數學;教學現狀;教學模式
一、 引言
高等數學是相對于初等數學而言,研究對象及方法較初等數學更為復雜。主要內容包括:極限、微積分、空間解析幾何、級數與常微分方程等。高等數學是理、工科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也是藥學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高等數學課程特點是抽象性、邏輯性、連貫性和應用性,有了這些特點高度的統一,才能深入地揭示其本質規律,才能使之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和普及使得數學的應用領域更加拓寬,大數據的應用也使得高等數學正成為科技發展前景預測的強大動力,正廣泛滲透到社會科學各個領域。自從1999年全國高校招生擴招以來,高等院校的專業數量與在校學生數量不斷增加,而教學資源相對增長緩慢,教學人員與教學設施普遍短缺,醫藥院校的公共基礎課教師短缺尤為嚴重,像高等數學這樣的公共基礎課,不得不采用大班多媒體教學,學生人數都在120人以上,甚至達到150人。對于這樣的困境,如何保證醫藥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是每一個老師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高等數學的特點,對當前藥學類專業的高等數學的教育現狀與問題進行分析,對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做一些探討。
二、 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安徽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相關學科協調發展,辦學層次齊全,中醫藥特色鮮明的高等中醫藥院校。藥學類專業是培養具備醫藥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藥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藥品生產、檢驗、營銷管理、臨床合理用藥及新藥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藥學創新人才和藥學專門技術人才。高等數學是藥學類專業的主要課程,是后繼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本人結合近幾年教學實踐,總結出藥學類專業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 強調“專業教育”,高等數學僅僅作為一門通識課程,片面理解為“只為專業服務”,導致學生不重視數學課程學習,學習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考試能“通過”,忽略了數學的極其重要的應用性。這種教育指導思想如果長期體現在教學中,它的影響是廣泛和深遠的。作為領導和教師都要認真地研究“高等數學課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 近些年來,醫藥高等數學教學學時減少,教師精簡教學內容,適當刪減理論證明和應用舉例,削弱數學理論思維訓練等。減少了數學與醫藥學問題結合在一起的實際應用,使學生領會不到數學思維方法在解決一系列醫學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嚴重制約了其醫藥學科研水平。
(三) 在教學方法方面,由于高等數學有嚴密的推理邏輯體系,保姆式、注入式、應試型教學方式方法在我國高校大學數學課堂“根深蒂固”。
(四) 公共課數學老師課時非常多,課后還要批改作業,這些必要事物導致了數學老師無法顧及科研,無法將自己的科研融入教學。長此以往,數學老師成了大學里真正的“教書匠”,科研水平限制了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都很難提高。
(五) 在教學上,過于強調解題技巧與步驟演算,忽視問題背景的引導,講解定理、例題時采用只講推理不講道理的最快捷路線,使課堂缺乏主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六) 學生入學數學基礎差異大,生源地不同,學習習慣不同,這些都給教師的教學組織帶來很大困難,同一個大班級,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下”。
(七) 高等數學是大班授課,學生人數眾多,教學任務繁重,老師上課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不能做到全面了解學生,導致老師對學生的平時成績與學習水平很難給出精確判定。
(八) 數學課程內容單調枯燥,邏輯推理復雜,計算演示困難,而現在又是信息時代,移動數據與智能手機普及,課堂上學生稍有松懈就開始關注手機,對老師的課程講解“置之不理”,課堂成了老師與手機爭搶學生注意力的戰場。
三、 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高等數學是培養各個領域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共同基礎課程,這也是各個高校將高等數學設置成科學、工程、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公共基礎課的原因。學校根據專業類別與教學大綱將課程劃分為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強調前者為后者服務,高等數學作為通識課教育卻過于強調“為專業服務”,不但忽視了高等數學本身的特點——高度的抽象性、系統性與整體性,而且忽視了高等數學對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特殊作用。因此,就目前我國藥學類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現狀來看,本人認為可以做如下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一) 改變保姆式、注入式、應試型教學方法
我國的傳統教育在高考招生的指揮棒下,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都是唯分數論,教師之間比學生成績,家長之間比孩子成績,在唯分數論的氛圍下造成學生為考試而學習,上課被動聽課,下課題海戰術,考前“刷題”。“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的教學方式方法延續到大學卻得不到大家都認可的教學效果,它忽視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意識創新能力,不符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場,其關鍵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選擇科學的教學內容,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培養人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會成為制約培養人才的“瓶頸”。
(二) 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效果考核評價體系
構建以“過程評價+應用演練+自主學習+考試考核”的綜合評價模式。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改變過去“一卷定成績”的片面現象,綜合成績中平時作業占10%,上課考勤占10%,上課互動占10%,自主學習任務占10%,期末考試占60%,這種綜合評分方式提高了學生全面參與教學環節的積極性。學期結束后,課程全體教師會對試卷做試卷分析,針對成績分布情況,結合試卷難易程度作出教學總結與建議。
(三) 充實教學內容,使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充滿“藥味”
邏輯性、抽象性和計算性是高等數學最基本、最顯著的特點,知識的連貫性又使得學好高等數學愈發艱難,學生學習容易產生棄學、厭學情緒,甚至產生高等數學是自己專業課基礎的懷疑。因此,在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藥味”,讓數學與“藥”產生聯系。例如在上積分時,靜脈注射某藥所得血藥濃度C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符合函數C=C0e-kt(k>0),其中C0是初始血藥濃度,k是體內的消除速度常數,試求藥時曲線下的總面積。
(四) 積極參與新型教學模式,在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互聯網+”概念
近年來,“微課”作為一種信息化輔助教學手段以其“以小見大,小課堂大教學”的優勢慢慢興起,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MOOC)也不斷涌現,在高等數學課程學習過程中需要利用這些互聯網課程帶動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師生之間“雙主體”“交互式”的良性互動,讓互聯網課程輔助教學甚至參與教學過程。
提高醫藥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方法還有許多,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任重道遠,需要廣大高等學校數學教師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嚴運良,鄭潔鋼.醫藥高等數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第五版,2016.
[2] 韓冰,姜君娜,馬俊紅.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教學現狀與改革[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3):111-114.
[3] 楊文國,石瑩.中醫藥大學如何有效開展數學建模[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0.
[4] 趙小艷,李繼成.MOOC環境下大學數學教學方法思考[J].大學數學,2015,6.
[5] 至精至誠 惟是惟新—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簡介[C].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七次民間醫藥學術交流會暨安徽省民間醫藥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2014,12.
作者簡介:黃翔,汪春華,丁敏敏,王亞云,徐洋,邵光明,安徽省合肥市,安徽中醫藥大學醫藥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