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浣梅
摘 要:以事業單位為核心的檔案管理,其信息化建設是科技發展、時代進步的必然。而各事業單位在施行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時,應依據自身現狀,借助總體規劃的形式,構建專業化網絡化信息平臺,用以保證檔案管理的機密性、安全性價值。對此,本文側重探討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社會的持續進步,促使市場體制得以革新,促使各行業、各企業、各單位檔案需求量、數量顯著增加,特別為事業單位檔案,更是達到空前狀態,而這也為檔案信息化建設創造條件。但是,在諸多因素的制約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仍存在漏洞,阻礙其信息化建設。管理人員只有在全面認識到檔案管理作用的同時,才可依據管理現狀和相關問題,將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落實到位。
1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傳統檔案管理多面臨如下情況,即檔案資料存放位置不合理、檢索工具不全等,不僅需要耗費過多地人力和物力等資源,對相關資料予以查找,甚至還會存在找不到的現象。而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在杜絕此類問題的同時,以計算機速度快、精度高和存儲量大的特點,便于對相關資料的查閱,既可顯著提高管理人員的作業效率,還可預防“手工抄寫失誤”等現象的出現。
除此之外,傳統檔案管理不僅需要借助資金投入的方式,對庫房予以加蓋或修繕,還應預防紙質檔案資料蟲蛀、鼠類破壞和氧化、霉變等危害。有效的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依據硬盤和光盤、U盤與網絡存儲空間等形式,將檔案信息予以隨時存放,具有方便、簡潔的特點,能夠有效保證檔案原件的真實性、完整性。
2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事業單位傳統檔案管理模式是由紙質資料為主導,雖可保證各類信息的詳細性和完整性,但卻不利于日常管理和查閱。而針對性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在預防此類問題的同時,使檔案管理工作更具便捷性、簡易性特點。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以下問題:
2.1 專業性管理人才的匱乏
管理人員作為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責任主體,其專業能力、整體素質是決定工作水平及質量的關鍵。但是,在實際情況中,諸多事業單位檔案管理者均由普通人員構成,且在檔案管理專業知識相對匱乏的情況下,未施行有效的檔案管理技能、知識培訓,使之難以滿足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再者,檔案管理人員崗位意識的不足,喪失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不僅在日常工作中呈現敷衍了事的狀態,還難以落實自身的崗位職責,極大程度上阻礙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效率的提高。
2.2 檔案管理機制不健全
目前,事業單位組織者和管理者,由于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意識的不足,導致其管理機制難以達到與時俱進的效果,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體制下,人才教育為滿足市場需求,逐漸培育更為專業且多樣化的人才,以便更好應對市場的不同需求,促使行業市場的多元化、多樣化特點更為突出。正因如此,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機制難以得以優化和創新,致使其和市場、社會間呈現顯著差距,不僅會造成檔案管理人員對自我效率、現代化技術的忽視,還不利于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2.3 信息化建設缺少規范性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期間,相關軟件的使用缺少通用性、統一性價值,即呈現各行其是、各司其職的狀態,導致檔案管理系統移植性極差。不僅會增加文件檢索、信息管理的難度,還會使其管理內容逐漸增多,為檔案管理信息化和電子化建設帶來難度,更談不上對資源共享的目的。
2.4 信息化水平低下
通過對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現狀的思考,可知其信息化建設水平相對較低,甚至在重要檔案記錄中,仍以傳統紙質檔案為主導,不僅會增加檔案資料的收藏難度,還會帶來極大的查閱難度。對此,若要保證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則應做好其信息化建設,否則難以達到此目標。
3 對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幾點策略
3.1 保證檔案管理的標準性、規范性
事業單位在日常運行期間,傳統檔案管理模式是以實體資料為主導,通過有效的管理和保護等措施,保證其完整性、安全性和保密性。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漸提高,檔案管理實現信息在線共享,以此提高自身的利用率。若要從根本上落實此目標,則可在加快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同時,構建專業化且健全化檔案管理機制,用以保證自身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標準性價值。筆者建議可從以下幾點入手:依據國家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標準,融合自身發展現狀,構建健全化檔案管理機制;檔案錄入時,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對其標識、格式和文字等內容予以規范錄入,以此保證模式的統一化;最大限度上使用通用性強、統一性的檔案管理軟件或硬件,再借助對紙質檔案的規范管控,以此切實事業單位內檔案信息共享的效果[1]。
3.2 構建專業化信息平臺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以服務于檔案使用者為導向。對此,檔案管理人員應做好思想觀念的轉變,以明確自身定位基準,逐步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意識。即可在構建檔案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同時,加大推廣宣傳力度,預防信息不對稱下檔案管理系統無法使用的問題;輔之組合式推廣的手段,依據使用者的需求,逐步提高檔案使用效率,保證其服務工作的便捷性、有效性。
3.3 健全相關服務設施
為更好落實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服務性、共享性目標,可將各事業單位定義為系統“節點”,借助相關設備設備的使用,將各基層單位檔案信息予以整合,以便能夠體現“節點”的作用。即配置標準化計算機,通過網絡設施接入的方式,保證各檔案間的信息傳遞和共享;依據自身需求,為檔案管理部門配置相應的掃描儀或打印機;通過對各設備系統升級需求、兼容性的思考,使其能夠在滿足長期使用的同時,對多元化設備資源予以協調使用;使用安全性相對較高的檔案管理系統,依據互聯網和局域網間的銜接,保證信息存儲、使用和整理等工作的一體化;以檔案信息在線共享為基準,逐步提高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安全性,再通過安全保障系統的融合,為檔案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提供條件[2]。
3.4 提高檔案信息的使用率
若要全方位提高事業單位檔案信息的使用率,則可在以檔案分類整理為前提,通過對其目錄的規范修編,再借助計算機、手工等檢索方式間的融合,便于檔案信息使用、查閱等工作的施行。再者,還可通過對檔案的編研,使其能夠在開發利用的前提下,致力于閱覽服務等功能主體上,有利于相關信息的二次加工和使用。而在事業單位檔案服務中,更應以“抓服務、促實效”為準繩,為來訪者提供現場查閱和來函待查等服務,以便更好提高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應時刻做好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即借助專業培訓、深造、共享學習等方式,逐步提高其專業素質,以便能夠優化自身的服務意識、管理能力。必要情況下,可借助專業化人才的引進,用以為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而服務[3]。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促使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勢在必行。對此,若要更好滿足市場和時代需求,在可通過對檔案信息的深入挖掘,在保證信息在線共享的前提下,提高事業單位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即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作為事業單位日常運行的核心,能夠以管理便捷、操作簡易、節約成本、共享性強和效率高的特點,為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劉素云.提升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方法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6(7):47-47.
[2]梁穎.提升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方法策略[J].才智,2017(18):167-167..
[3]闞澤微.提升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方法策略[J].科學技術創新,2017(6):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