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航
(河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2015年7月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其中將“‘互聯網+’益民服務”列為重點行動,提出“加快推進政務新媒體發展建設”等具體要求。2016年3月,“互聯網+政務服務”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正式提及;12月,“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將“互聯網+政務服務”列為十二項優先行動之一,對5年內“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展開作出詳細部署。
具體來看,微博作為社會化媒體,自誕生起就為網民提供了廣闊的問政議政空間;而政務微博是政府部門進駐微博的官方賬號,具有發布聲音、展示形象的重要作用,架筑了政府與公民聯結的橋梁。截至2017年12月,我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為4.85億,經過新浪平臺認證的政務微博為134827個,政務微博使用率達到11.4%。廣大網民對政事抱有較高關切度,政務微博對“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推進效果明顯。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并將其定位為“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令舉國矚目。6月,雄安新區管委會成立,隨后“@雄安發布”投入運營,雄安新區“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始邁入正軌。
據此,本文對201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間“@雄安發布”的596條微博進行文本分析;并應用SWOT模型分析法,以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為內部要素,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為外部要素,歸納和建構“@雄安發布”的內外部環境,探究其發展路徑,為其日后提高政務服務水平提供策略。
“@雄安發布”的發展優勢包括官方話語權威性強、時效性強等。
試以兩例分析:11月23日微博《定了!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由他們來建》傳遞了前一日最新政務簡訊;12月20日的頭條文章《容城縣人民政府關于全縣禁止、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對當日政府通告進行了全文轉載。以上微博對官方話語進行了準確、及時的傳達,與事件發生時間差不超過24小時,便于網民接收第一手權威信息。
“@雄安發布”的發展劣勢包括雙向互動較少、更博時間不固定等。
通過瀏覽“@雄安發布”的評論區、轉發區可見,評論區內容多為網友單向性留言,雙向互動較少,網民對政策提出問題,極少有“@雄安發布”予以回復;轉發區則多為個人用戶的轉發行為,“藍V”認證的機構微博轉發較少。
“@雄安發布”更新微博的時間不固定也是制約傳播力的一個因素。從單日時段看,只有每天清晨(6:00~8:59)以#雄安你好#為話題的早安微博是固定內容,其余不論上午(9:00~11:59)、正午(12:00~12:59)、下午(13:00~16:59)、傍晚(17:00~18:59)或夜晚(19:00~24:00),都曾出現“信息真空”狀態,即該時段內微博數為零。“@雄安發布”的微博更新時間點暫無規律可循。
“@雄安發布”的發展機會包括外界關注度高、微博用戶基數大。
自成立始,雄安新區就以“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高度定位廣受熱議,這成為雄安新區政務平臺提升影響力的先天條件。目前,“@雄安發布”微博粉絲數逾29000人,每日仍保持一定的增長量。
據新浪微博數據中心發布的《2017微博用戶發展報告》,截至2017年9月,微博月活躍用戶共3.76億,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長27%。另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微博的用戶使用率達40.9%。不論是從用戶基數還是使用率上看,微博都是我國網民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之一。“@雄安發布”作為網民了解雄安新區的權威平臺,在內在潛力與外在機遇的雙重加持下,依然擁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雄安發布”的發展威脅為傳統媒體微博、門戶網站微博和自媒體微博的迅速崛起與合圍等。
目前,在微博中以“雄安新區”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查找到的“藍V”認證用戶分為五類,即官方政務微博、高校或企業微博、傳統媒體微博、門戶網站微博和自媒體微博。其中,后三類微博具備媒體屬性,在信息發布上對官方政務微博形成合圍態勢,成為“@雄安發布”的有力競爭者。
此外,部分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已開通聚焦雄安新區的地方頻道類微博,如河北青年報的“@河北青年報雄安頭條播報”、人民網的“@人民雄安網”等;在自媒體微博中,影響力較大的有“@雄安新區指南”等。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專擅新聞采、寫、編、評,在信息生產的專業性上高于官方政務微博;而自媒體的內容發布較為自由,可通過轉載雄安新區以外的新聞來提高活躍度。因此,在這些微博共同建構的信息網絡中,官方政務微博的聲音難免被弱化,用戶也易被分流。
通過SWOT分析法,可提出雄安新區政務微博在四重要素交叉之下的發展路徑。其中,“S-O”策略即結合自身內部優勢與外部機遇,謀求穩定發展;“W-O”策略即利用外部機遇,對劣勢進行改良和提高;“S-T”策略即利用自身優勢,削弱外部威脅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W-T”策略即在補足自身短板之后,降低外部帶來的風險。
基于雄安新區政務微博的發展優勢與機會,“S-O”路徑具體為多發布官方獲知的第一手資訊、多聚焦網民最關心的社會議題。
在官方信息資訊上,雄安新區政務微博是政府指定的發布渠道,具有話語權威性。因此在獲取官方信源后,搶抓信息,把握時效性,是政務微博勝于其他微博的重要途徑。此外,在一些敏感的突發事件處置中,政府部門只授權政務平臺發聲,更有利于把握這種特性。
微博是網民“知政事、看天下”的媒介之一。因此,雄安新區政務微博應了解外界對雄安新區的信息需求,聚焦網民最關心的社會議題。若議題的選擇合理、正確,網友的反饋也隨之增加。例如,2017年8月18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率團首訪河北雄安,聚焦七大方面支持雄安建設》獲50余次轉發,9月10日《涉及住房政策、工資標準!雄安新區最新消息來了》獲20余次轉發。這些微博分別涉及布局規劃、住房政策、就業補貼等多個熱點議題,有利于廣大網民知悉雄安新區政策落實情況。
基于雄安新區政務微博的發展劣勢與機會,“W-O”路徑具體為加強與網友溝通、加強與媒體互動。
首先,“@雄安發布”應密切關注評論區,加強與網友溝通,及時回應網友關切,以實際行動支持微博問政。微博平臺為網民提供了近距離了解政務的機會,因此,政務微博應主動向網民靠攏,履行好政務服務的基本職能。

表1 雄安新區政務微博SWOT矩形方陣
其次,“@雄安發布”應加強與媒體互動,借助媒體的影響力傳遞資訊。目前,“@雄安發布”關注的媒體微博包括“@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視點”“@中國之聲”“@人民雄安網”“@河北日報”等。“@雄安發布”應合理運用微博相關功能,號召主流媒體多參與信息轉發,與之建立較強的互動關系,避免陷入自說自話的單向度傳播。
基于雄安新區政務微博的發展優勢與威脅,“S-T”路徑具體為加強專業化管理、向經驗豐富的政務微博學習運行模式。
政務微博是政府部門的形象窗口,但絕非形象工程。政務微博的運行要由專人負責、由主管宣傳工作的上級領導進行監督。從能力要求上看,政務微博負責人須對互聯網政務工作、網絡輿情有深刻的洞察力,擁有一定的新聞敏感,能夠判斷新聞的價值,能夠將“互聯網+政務服務”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嚴格把關一線微博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加強發布前的審查,提高核對效率,從而全面提高微博內容的質量。
作為國家級新區的政務微博,“@雄安發布”起步較晚,各方面仍有諸多不成熟之處,因此需要學習其他各具特色的政務微博。例如,天津濱海新區的“@濱海發布”以密集的微博發布、全面的內容覆蓋、多圖多視頻的信息傳遞保持著較高的用戶活躍度;再如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的“@江寧公安在線”,一改慣常公安網絡發言人嚴肅刻板的形象,常以詼諧幽默的口吻科普安全知識,被微博網友親切地稱為“江寧婆婆”,關注用戶遍及全國。
基于雄安新區政務微博的發展劣勢與威脅,“W-T”路徑具體為培養親民化的微博語言、打造網絡“市民信箱”。
生動活潑的微博語言是影響互動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碎片式的微博語境下,好的語言既能傳達出核心內容,又具有良好的代入感,能夠較好地吸引網友注意力,促使其參與微博的瀏覽。因此,“@雄安發布”應適當進行參考,對語言風格進行親民化、人性化的轉變。
私信是微博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實現了用戶的點對點信息傳播,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政務微博在運行中,可將私信窗口改造為網絡“市民信箱”,鼓勵網友通過私信反饋問題、提出意見,打通與網民間的交流障礙。同時,微博負責人應及時查看、記錄、回復網友提出的問題,不可空有形式、最終擱置,要真正將這一功能利用好。
當前,“互聯網+政務服務”已成為“互聯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政務服務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是建設新時代法治政府的題中之義。在雄安新區政務微博的實踐過程中,如何挖掘內在優勢、突破思維定式,更好地架筑政府與公民之間的橋梁,仍需后期持續跟進研究。
[1]王秉.論政務微博視野下的地方法治文化建設[J].電子政務,2015(02):64-71.
[2]孟祥云,蘭月新,王俊迪,吳翠芳,張鵬.基于SWOT分析的公安微博運營效果提升策略[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6(03):101-106.
[3]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801/t20180131_70188.htm,2018-01-31.
[4]2017微博用戶發展報告[EB/OL].新浪微博數據中心,http://data.weibo.com/report/reportDetail?id=404,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