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與收入分配

2018-06-30 02:52:36田志偉
財經論叢 2018年7期
關鍵詞:分配影響模型

田志偉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上海 200433)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近年來,收入分配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稅收作為調節收入分配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受到了很大的重視。在稅收中,一般認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要大于商品稅,但是,作為收入分配主要調節作用的個人所得稅在我國稅收總收入中的比重一直不足8%,且主要是對工薪所得征稅,存在收入占比低、稅制設計不合理等諸多問題,調節功能有限。而我國企業所得稅收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從2001年以后一直在18%左右。Piketty and Saez(2007)通過比較多個國家的稅制,發現企業所得稅在調節收入分配中起了到重要作用,強調對稅制類進行的研究應該重視企業所得稅[1]。但是我國對收入分配的研究更多的放在個人所得稅領域,對企業所得稅的研究寥寥無幾。而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影響的核心是其稅負歸宿問題,因此,研究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及其對我國收入分配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研究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問題的方法主要包括經驗分析和理論研究兩種方法。從經驗分析來看,Harris(2009)指出現有的經驗分析文獻大部分認為企業所得稅與工資水平成負相關性,認為勞動要素承擔了很大一部分企業所得稅稅負[2],如Hassett and Mathur(2006)[3]、Felix(2007)[4]、Desai et al.(2007)[5]以及Arulampalam(2009)[6]。但這些文獻所使用方法的有效性均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很多批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來自Gravelle et al.(2008)[7]和Gentry(2007)[8]的批評。除了方法上的批評之外,需要指出的是,在長期中企業所得稅會影響資本的積累,降低資本供給的相對增長速度,提高勞動供給的相對增長速度,因此,長期中勞動力的供給會相對增加,從而會相對降低勞動力的價格,但勞動力要素的整體收入可能會相對提高,因此不能僅僅使用工資價格來判斷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中勞動力所承擔的份額。

總體來看,經驗性分析的結論由于各種原因并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而對企業所得稅稅負的理論研究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Harris(2009)指出大部分的經濟學研究均認為在短期中資本要素承擔了大部分的稅收負擔*研究稅負歸宿時的短期概念是指勞動力與資本的總供給不變。,而在長期中并沒有定論。在短期中,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生產要素價格的影響會產生兩種效應,即產出效應與替代效應。從替代效應來看,對企業所得稅征稅會提高資本要素的使用成本,促使生產者使用更多的勞動進行替代,這個過程使得資本要素不含稅價格下降,勞動要素價格上升;從產出效應來看,征稅使得經濟整體規模下降,對勞動與資本的需求均有所下降,從而產出效應使得勞動力與資本的價格下降。短期中,企業所得稅對生產要素價格的影響取決于這兩種效應的綜合。

對企業所得稅短期稅負歸宿問題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局部均衡法與一般均衡法。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雖然能夠體現稅負轉嫁的某些特征,但是忽略了稅收的一些間接效應與衍生效應,而一般均衡的分析則能夠克服這些缺陷,已成為當今分析稅負歸宿問題的主流方法。高培勇(2005)強調了稅負歸宿問題中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重要性[9]。Harberger(1962)構建了兩部門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被認為是使用一般均衡方法分析稅負歸宿問題的先驅[10]。其后的分析稅負歸宿問題的一般均衡模型很多都是在Harberger模型的基礎上構建起來的,主要是對Harberger模型的一些改進與提升。如Mieszkowski(1967)提出的Harberger模型在處理商品需求時使用的是希克斯需求價格彈性,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馬歇爾需求價格彈性,忽略了征稅引起的收入變化對商品需求的影響[11]。Ballentine et al.(1975)使用馬歇爾需求彈性對Harberger模型進行了改造,使得模型能夠考慮收入對商品需求的影響[12]。Gravelle et al(2006)在開放經濟中重新研究了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其結論暗示企業所得稅的歸宿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經濟的開放程度[13]。

研究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主要是為了研究其對收入分配的影響,Pechman(1972)[14]與Carrol(2009)[15]均認為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對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的假設——假設企業所得稅完全由資本要素承擔無疑能夠提高企業所得稅的累進程度,假設企業所得稅完全由消費者承擔則會降低企業所得稅的累進程度。因此,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影響的研究應該與稅負歸宿問題共同進行,即研究企業所得稅的收入分配效應時應該將稅負歸宿問題內生化。但鑒于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問題的復雜性,現有文獻多將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問題外生來研究其對收入分配的影響。

圖1 稅負轉嫁與稅負歸宿

國內關于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問題的研究的文獻非常少,而且其中部分文獻還存在理論上的誤解,不能準確區分稅負歸宿與稅負轉嫁的概念,導致測算結果的不準確。稅負轉嫁是納稅人將繳納的稅款,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轉由他人負擔的過程,是稅負運動的一種方式(胡怡建,2011)[16]。而稅負的經濟歸宿是指稅收引起的私人實際收入的變化(哈維羅森,2013)[17]。本文使用商品稅稅負轉嫁的經典圖形來解釋稅負轉嫁與稅負歸宿的區別。如上圖所示,征稅之前企業的供給曲線為S1,需求曲線為D,均衡點在A,征收商品稅之后,均衡點變為B。因此,根據上述概念,從稅負轉嫁的角度上來看,企業所承擔的稅負使用四邊形CFGE與CBDE的面積之比表示,個人所承擔的稅負使用四邊形FBDG與CBDE的面積之比表示,兩者相加為1。但從稅負歸宿的角度上講,企業所承擔的稅負歸宿用四邊形CAGE與CBDE的面積之比表示,個人所承擔的稅負歸宿用四邊形ABDG與CBDE的面積之比表示,兩者相加之和大于1,其中三角形ABC的面積為稅收的超額負擔。由于只有個人才能承擔稅負歸宿,此處的企業是指代作為生產者身份的個人,而此處的個人是指作為消費者身份的個人。因此,當以政府收到的稅收收入作為分母時,各經濟主體所承擔的稅負歸宿之和可能大于1。只要存在超額稅收負擔,這個值就會大于1,即使在完全競爭市場下也是如此。

我國對企業稅負歸宿問題的研究方法只是對Harberger模型的微小擴展:張陽(2008)使用了Harberger模型研究了我國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18];宋春平(2010)使用了Ballentine et al.(1975)的方法引入了馬歇爾需求彈性,在張陽(2008)的基礎上重新測算了我國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19]。但張陽(2008)和宋春平(2010)均沒有準確把握稅負轉嫁與稅負歸宿的區別,均在將稅收收入做分母的情況下,認為資本要素承擔的稅負歸宿與勞動要素承擔的稅負歸宿之和等于1,在使用Harberger模型計算出資本要素的收入變化與政府企業所得稅的稅收收入之比之后,直接使用1減去這個比例得到勞動要素所承擔的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份額,從而得出了錯誤的估計結果。這樣的結果無疑無法用于研究企業所得稅的收入分配效應。

而且從本質上來說,哈伯格模型分析的是稅收經濟體引入微小企業所得稅擾動之后的稅負歸宿問題,更傾向于研究邊際稅負轉嫁問題,而我國的企業所得稅明顯不是微小擾動,并不適合用哈伯格模型進行研究。張陽(2008)與宋春平(2010)并沒有在這點上做出突破,而萬瑩(2013)則將稅負歸宿問題外生化來研究收入分配的差距[20]。

在我國,研究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影響的文獻非常少:萬瑩(2013)使用2001~2010年我國上市公司數據研究了我國企業所得稅在不同規模企業間的分布,同時認為企業所得稅有利于縮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田志偉等(2014)則假設企業所得稅完全由資本要素承擔來研究其對收入分配的影響[21];而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一般均衡方法來研究企業所得稅收入分配問題的領域還是空白。

本文力圖彌補這些文獻的不足,使用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研究了我國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與收入分配問題。首先,糾正了現有文獻對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與稅負轉嫁概念的混淆,指出各經濟主體所承擔的稅負歸宿之和可能大于政府收到的實際收入,并且國內首次指出勞動要素可能在我國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中受益。其次,國內首次將稅負歸宿問題內生化來研究企業所得稅的收入分配效應。再次,在Harberger模型分析框架的基礎上構建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利用CGE模型自身的優勢避免了Harberger模型只能計算微小擾動的問題。最后,綜合從初次分配及二次分配的視角研究企業所得稅對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影響。本研究至少有三方面的重要價值:一是更加準確地測算出我國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二是評估了我國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為收入分配政策、稅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據。三是糾正了現有文獻中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份額的計算方法。

二、模型設定與數據基礎

企業所得稅通過影響資本要素的價格,進而影響勞動要素與商品的價格來影響居民收入,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機理見下圖。

圖2 企業所得稅影響收入分配的作用機理

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影響的作用機理相對復雜,為了研究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本文創建了一個中國稅收的CGE模型,本文的CGE模型主要是在著名的標準CGE模型(又稱LHR model,可見Lofgren et al.,2001)[22]的基礎上進行的修改。為了研究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模型按照《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標準將居民賬戶劃分為十三組,其中農村五組,城鎮八組。研究企業所得稅稅負轉嫁的起點是生產領域,而研究收入分配的終點是居民部門,因此,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紹生產部門與居民部門模型的構建以及宏觀閉合規則,模型的其他部分可見Lofgren et al.(2001),趙永和王勁峰(2008)[23]等。

(一)生產模塊

使用一般均衡方法研究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時一般將企業所得稅看作對資本征收的一種稅,如Harberger(1962)。本文繼續沿用了這一種處理方式,將勞動與資本以固定替代彈性(CES)生產函數來形成增加值,并以資本要素稅的形式來刻畫企業所得稅。這樣的處理方法可以使模型充分考慮到資本要素與勞動要素的替代關系,從而可以更加準確的研究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中勞動要素與資本要素各自所占的份額。模型生產函數的嵌套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3 生產函數的嵌套結構

模型使用兩層嵌套的生產函數來描述廠商的生產行為。由于要素投入與中間投入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因此第一層生產函數使用固定替代彈性(CES)生產函數來形成商品的總供給,這是CGE模型的常用做法,可見Lofgren et al.(2001),田志偉、胡怡建(2014)[24]以及陳燁(2010)[25]等。企業使用利潤最大化原則來選擇不同的投入比例(等產量下的成本最小化與等成本下的利潤最大化是一致的[26]),給定企業的產量,企業行為的表現形式為:

minCa=PVAa×QVAa+PINTAa×QINTAa,a∈A

第二層生產函數,勞動與資本以固定替代彈性(CES)生產函數來形成增加值。將QVA看作是要素市場的供應方程, 根據通常的做法,將企業所得稅看作是單獨對資本征收的一種稅*使用一般均衡的方法研究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時一般使用這種處理方法,如Harberger(1962)。本文的資本使用投入產出表的營業盈余與折舊之和計算得出,并假設征收企業所得稅不會影響折舊率。折舊不征收企業所得稅,將營業盈余與折舊直接相加征收企業所得稅有失偏頗,但在折舊率不變的情況下可以證明這種處理方法不會影響到模型的運算結果。,則:

minCFa=(1+tvala)WL×QLDa+(1+tienta)(1+tvaka)WK×QKDa+tiqaPAaQAa,a∈A

中間投入的方程為:

QINTca=icaca×QINTAa,a∈A,c∈C

其中,上述QA、QVA、QINTA、QLD、QKD則分別表示行業產量、行業增加值、行業的中間投入、不同行業對勞動的需求以及不同行業對資本的需求,而PA、PVA、PINTA、WL與WK則分別表示其價格。ica表示中間投入部分的投入產出直接消耗系數,下標a表示a行業,下標c表示c商品,PQ表示商品的價格,A表示規模參數,δ表示份額參數,ρ=1-1/ε,其中ε是替代彈性。tval與tvak分別表示勞動與資本的增值稅實際稅率*此處增值稅不會發生變化,不會對研究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及收入分配產生影響。,tient表示企業所得稅的實際稅率,tiq表示除增值稅之外其他間接稅的綜合稅率。

(二)宏觀閉合規則選擇

本文研究的是企業所得稅稅負在短期內的稅負歸宿及收入分配問題,因此按照短期內處理勞動與資本供給的一般方法,假設勞動與資本供給固定。

為了體現征收企業所得稅前后政府購買以及投資的變化,將政府購買以及投資均設為內生,外生化政府儲蓄,將國外部門儲蓄設為外生,內生化實際匯率來達到國際收支平衡。

(三)政策情景設置

現有的宏觀數據本身是含稅的,因此,為了模擬企業所得稅征稅前后的變化,需要測算分行業企業所得稅的實際稅率*因為假設企業所得稅是對資本要素征收的一種稅,因此,企業所得稅的實際稅率=分行業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分行業資本要素投入。分行業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來自《2011年中國稅務年鑒》,分行業資本要素投入來自《2010年中國投入產出延長表》。,然后將其設為零。將模型的初始狀態作為征收企業所得稅之后的情景,將企業所得稅稅率設為零之后的狀態作為征收企業所得稅之前的情景,通過比較兩種情景之間的變化得到企業所得稅在短期中的稅負歸宿問題及其對收入分配的影響。

(四)數據基礎與參數選擇

為了測算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根據《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以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網統計數據庫數據整理得到不同收入群組分別從勞動要素、資本要素以及轉移支付中得到的收入構成*《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對城鎮家庭與農村家庭的經營性收入使用了不同的名稱,對城鎮使用的是“經營凈收入”的概念,對農村使用的是“家庭經營收入”的概念。對農村“家庭經營收入”,《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給出的解釋是農村住戶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生產籌劃和管理而獲得的收入,因此,本文將其計入勞動收入所得,而將城鎮“經營凈收入”計入資本要素收入。根據郭慶旺、呂冰洋(2012)的測算,這種處理方法嚴重低估了資本要素收入占居民總收入的比重,這主要是由于高收入人群數據缺失所致,由于并沒有更加齊全的數據,因此使用這個數據研究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但在構建中國社會核算矩陣(SAM)時使用白重恩、錢震杰(2009)提供的方法測算出資本要素與勞動要素收入,然后按照中國統計年鑒的比例在不同收入人群之間進行拆分,得到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社會核算矩陣中的收入構成部分。。根據郭慶旺、呂冰洋(2012)的測算,這種處理方法低估了資本要素收入占居民總收入的比重,這主要是由于高收入人群數據缺失所致,但并沒有更加齊全的收入分組數據[27]。

本文的社會核算矩陣的編制主要依靠《2010年中國投入產出表》《2007年中國投入產出表》《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2011年中國稅務年鑒》、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網所提供的不同收入分組的家庭人均消費支出數據,社會核算矩陣使用交叉熵RAS法調平。CGE模型中的份額參數以及規模參數通過SAM表校準估算得到,模型中CES生產函數、Armington函數以及CET函數中的替代彈性主要參考鄭玉歆(1999)、GTAP5和王直(1994)的數據,居民收入彈性和弗里希參數主要參考Thurlow(2008)和GTAP5。

三、測算結果

(一)稅負歸宿

企業所得稅的稅負轉嫁包括向前轉嫁與向后轉嫁,向后轉嫁會改變生產要素的價格,而向前轉嫁則會影響產品的出廠價格。其中,向后轉嫁對收入分配的影響更大,是各類文獻研究的重點,其取決于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的綜合。

表1 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

注:資本要素所承擔的稅負=(征稅前資本要素收入-征稅后資本要素收入)/實際征得的企業所得稅收入。勞動要素所承擔的稅負=(征稅前勞動要素收入-征稅后資本要素收入)/實際征得的企業所得稅收入。

由上表可知,資本要素承擔的企業所得稅稅收負擔占國家征得的企業所得稅收入的116%,也就是說我國資本要素所承擔的企業所得稅稅負超過了100%;勞動要素承擔的稅負占國家征得的企業所得稅收入的-13.44%,因此,勞動要素屬于企業所得稅稅負轉嫁的受益方。總體來看,生產要素所承擔的企業所得稅稅負大于國家征得的企業所得稅稅收收入,超過的部分屬于企業所得稅的超額負擔*但這并不是企業所得稅超額負擔的全部,企業所得稅還會向前轉嫁給消費品、通過影響資本積累以及消費者行為決策等來影響社會福利。要準確測算企業所得稅的全部超額稅收負擔需要一個長期視角,這并不是本文研究的內容,但根據Krzyzaniak(1968)年的測算,全球長期稅收負擔是稅收收入的2.7倍。。

本文關于生產要素所負擔的企業所得稅份額的測算結果與張陽(2008)以及宋春平(2010)的估計結果有很大不同,張陽(2008)認為資本要素承擔83%左右的企業所得稅負擔,而勞動要素承擔了剩余的17%;宋春平(2010)認為資本要素承擔了大于76.94%的企業所得稅總負擔,而勞動要素承擔了剩余的部分*宋春平(2010)指出了張陽(2008)測算企業所得稅資本份額時的方法存在偏差,但是并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測算方法。。正如前文所述,張陽(2008)與宋春平(2010)均混淆了稅負轉嫁與稅負歸宿的概念。與此同時,一些更加開放性的研究結論與本文的測算結果大體相同,從側面對本文結果的穩健性提供了佐證,在資本要素所承擔的企業所得稅份額方面:Gravelle and Kotlikoff(1979)就兩類部門生產同樣的商品進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個相互生產模型(MPM),結論顯示,在某些情況下,資本負擔了全部甚至超過100%的企業所得稅。

在勞動要素所承擔的企業所得稅方面:陳燁(2010)使用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我國增值稅轉型問題對就業的影響,發現增值稅轉型之后,勞動就業量減少,即勞動要素收入受損。其在處理增值稅轉型問題時,將增值稅看作對資本與勞動同時征收的一種要素稅,而將增值稅轉型看作是對資本要素的一種減稅行為。而現有的研究企業所得稅稅負轉嫁問題的文獻也一般將企業所得稅看作是對資本要素征收的一種稅,因此,陳燁(2010)對增值稅轉型的模擬可以看作企業所得稅的一種減稅行為,是張陽(2008)與宋春平(2010)所模擬的企業所得稅征稅行為的一種逆過程。因此,反向使用陳燁(2010)的結論可以得出,征收企業所得稅會使得勞動要素收入受益,這也就說明我國企業所得稅不僅不會向勞動力轉嫁,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收入由資本要素向勞動要素轉移。Gravelle and Hungerford(2008)也指出,使用一般均衡的框架進行分析,勞動很可能從企業所得稅的稅負轉嫁中受益。這與本文的測算結果是一致的。

(二)收入分配

本文將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分為對初次分配的影響及二次分配的影響。征收企業所得稅會改變資本以及要素的相對價格,從而對初次收入分配產生影響;同時,由于企業所得稅還會向前轉嫁,從而影響商品的價格,商品所負擔的企業所得稅的比重會通過二次分配(即消費)對收入分配產生影響。

通過表1可以看出,征收企業所得稅對資本要素收入的影響為負,對勞動要素收入的影響為正,且對資本要素收入的影響程度是勞動要素的六倍以上。但在初次分配中,資本要素收入僅有一部分流入住戶部門①,資本要素收入占居民總收入的份額僅為8.95%,而勞動要素收入百分百流入住戶部門,企業所得稅對居民家庭初次分配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不同生產要素的收入水平以及不同收入群體從不同生產要素中獲得收入的比例。

表2 企業所得稅對不同收入分組收入分配的影響

① 根據郭慶旺等(2012)的測算,2008年資本要素收入有18.2%到26.2%流入住戶部門。

② 資本收入變化占總收入之比=(征稅后資本收入-征稅前資本收入)/征稅前總收入。

③ 勞動收入變化占總收入之比=(征稅后勞動收入-征稅前勞動收入)/征稅前總收入。

④ 凈收入是指總收入剔除消費品所負擔的企業所得稅之后的收入。

上表給出了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居民收入分配的影響,使用總收入變化來衡量企業所得稅對初次收入分配的影響。可以看出,征收企業所得稅使得城鎮居民收入普遍降低,而農村居民收入普遍提高。這主要是由于城鎮居民資本收入占比要大于農村居民,而征收企業所得稅之后,資本要素收入下降,而勞動要素收入上升。因此,征收企業所得稅有利于減少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

從城鎮各收入群體總收入變化來看,“最高收入戶”收入減少1.51%,減幅最大,其次分別為“困難戶”(-0.91%)、“最低收入戶”(-0.84%)以及“高收入戶”(-0.67%),“中等收入戶”收入下降最少,為-0.34%。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城鎮居民總收入的影響大體呈倒“U”字形分布。從農村各收入群體總收入變化來看,增長最多的為“中低收入戶”,總收入增長0.57%,增長最少的為“高收入戶”(0.24%),在五個收入分組中,“低收入戶”排在第四位(0.50%)。因此,農村各收入群體總收入的變化情況與城鎮相似,隨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呈現出倒“U”字形分布。從總收入來看,不管是在城鎮還是在農村,征收企業所得稅有利于降低高收入者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階層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但不利于最低收入者。這主要是由于《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顯示中國低收入群體與高收入群體的資本要素收入占比均相對較高,而中等收入群體的資本要素收入相對較低。

企業所得稅還會通過影響居民消費中的含稅量來影響收入分配,即二次分配。上表給出了不同收入群體消費品中所負擔的企業所得稅占各收入群體總收入的比重。從城鎮來看,二次分配對居民收入的影響仍然大體呈倒“U”字形分布,進一步強化了初次分配的效應。從農村來看,二次分配對居民收入的影響大體呈“U”字形分布,與初次分配的作用方向正好相反。

上表中的凈收入變化是指綜合考慮企業所得稅對初次及二次分配之后的結果,其結論與初次分配的結果基本相同:不管在城鎮還是農村,企業所得稅對不同收入群體收入分配的影響均大體呈倒“U”字形分布,即征收企業所得稅有利于降低高收入者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階層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但不利于最低收入者。*這主要是資本要素收入占居民總收入的比重在不同人群之間的分布規律所致。

表3 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城鄉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影響

表4 征收企業所得稅之后城鄉基尼系的變化

為了更清晰的判斷企業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本文分別測算了征收企業所得稅之后,城鄉收入之比的變化與基尼系數的變化。由表3可知,征收企業所得稅使得農村收入增加,而城市收入降低,改善了城鄉間的收入分配狀況,僅考慮初次分配的影響時城鄉收入之比減少1.17%,綜合考慮初次及二次分配的綜合影響時城鄉收入之比減少1.22%。

表4給出了征收企業所得稅之后城鄉基尼系數的變化,從初次分配來看,征收企業所得稅之后城鎮基尼系數下降0.469%,農村基尼系數下降0.174%,因此有利于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從二次分配來看,征收企業所得稅有利于縮小城鎮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擴大了農村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城鎮基尼系數下降0.083%,而農村基尼系數上升0.001%。綜合初次分配與二次分配的結果來看,城鎮基尼系數下降0.552%,農村基尼系數下降0.173%,即不管在城鎮還是農村,企業所得稅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面均具有累進性,但對城鎮的調節作用要大于農村。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針對我國收入分配不完善,個人所得稅調節功能有限的狀況,本文從企業所得稅出發,研究了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及其對收入分配的影響。通過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將稅負歸宿問題內生化,依靠各經濟主體的行為決策來內生決定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問題。使用2010年的數據研究企業所得稅的稅負歸宿發現,在短期內相對于國家實際征得的企業所得稅,資本要素承擔了116%的稅收負擔,勞動要素承擔了-13.44%,即資本要素收入在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中受損,而勞動要素在稅負歸宿中受益。

在收入分配方面,企業所得稅的影響可以區分為對初次分配的影響與對二次分配的影響。從初次分配來看,征收企業所得稅會減少資本要素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勞動要素收入;從二次分配來看,企業所得稅會通過影響居民消費的商品中所負擔的企業所得稅來影響收入分配。從結果來看,征收企業所得稅有利于減少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會使得城鄉之間的凈收入之比減少1.22%;會使得以凈收入衡量的城鎮基尼系數下降0.552%,農村基尼系數下降0.173%,對城市的調節作用要大于農村。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在城鎮還是農村,企業所得稅對不同收入群體收入分配的影響均大體呈倒“U”字形分布,即有利于降低高收入者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階層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但對低收入者不利。這主要是由于《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顯示中國低收入群體與高收入群體的資本要素收入占比均相對較高,而中等收入群體的資本要素收入相對較低。

因此,本文結論除了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之外,還具有重要的政策內涵,即降低企業所得稅雖然可能導致收入分配進一步惡化,但有利于提高最低收入階層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提高企業所得稅雖然有利于調節收入分配,但應注意配合其他措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參考文獻:

[1] Piketty, Thomas, and Emmanuel Saez. How Progressive is the U.S. Federal Tax System? A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7,21(1): 3-24.

[2] Harris, Benjamin H. Corporate Tax Incid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rogressivity[J]. Urban-Brookings Tax Policy Center. November. at http://www. urban. org//UploadedPDF/1001349_corporate_tax_incidence. pdf,2009.

[3] Hassett K. A., Mathur A. Taxes and Wages[Z].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2006, 128.

[4] Felix R. A. Passing The Burden: Corporate Tax Incidence in Open Economies[J]. Manuscrip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2007.

[5] Desai M. A., Foley C. F., Hines J. R. Labor and Capital Shares of The Corporate Tax Burden: International Evidence[C]. Conference on Who Pays the Corporate Tax in an Open Economy, 2007.

[6] Arulampalam W., Devereux M. P., Maffini G. The Direct Incidence of Corporate Income Tax On Wage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2, 56(6): 1038-1054.

[7] Gravelle J. G., Smetters K. A. Does the Open Economy Assumption Really Mean that Labor Bears the Burden of A Capital Income Tax?[J]. Advances in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2006, 6(1).

[8] Gentry W. M.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the Corporate Income Tax[J]. Office of Tax Analysis, OTA Paper, 2007, 101.

[9] 高培勇.公共經濟學[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0] Harberger A. C. The Incidence of The Corporation Income Tax[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 70(3): 215-240.

[11] Mieszkowski P. M. On The Theory of Tax Incidence[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7, 75(3): 250-262.

[12] Ballentine J. G, Eris I. On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ax Incidence[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5, 83(3): 633-644.

[13] Gravelle J., Hungerford T. L. Corporate Tax Reform: Issues for Congress[M].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2008.

[14] Pechman J. A. Distribution Of Federal and State Income Taxes by Income Classe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72, 27(2): 179-191.

[15] Carroll, Robert. The Corporate Income Tax and Workers’ Wages: New Evidence from the 50 States[M]. Special Report-Tax Foundation. Tax Foundation Inc. 2009. HighBeam Research. 8 Oct. 2013

[16] 胡怡建.稅收學[M]. 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17] [美]哈維羅森.財政學[M]. 郭慶旺,趙志耘,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18] 張陽. 中國企業所得稅稅負歸宿的一般均衡分析[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4):131-141.

[19] 宋春平. 中國企業所得稅總稅負歸宿的一般均衡分析[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2):89-98,161.

[20] 萬瑩. 我國企業所得稅收入分配效應的實證分析[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3,(6):18-22.

[21]田志偉,胡怡建,朱王林. 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個人社保支出與收入分配[J]. 財經論叢,2014,(11):18-24.

[22] L?fgren H., Harris R. L, Robinson S. A Standard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 In GAMS[R].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 2001.

[23] 趙永,王勁峰:經濟分析CGE模型與應用[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24] 田志偉,胡怡建.“營改增”對財政經濟的動態影響: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 財經研究,2014,(2):4-18.

[25] 陳燁,張欣,寇恩惠,劉明.增值稅轉型對就業負面影響的CGE模擬分析[J]. 經濟研究,2010,(9):29-42.

[26] 平新喬:微觀經濟學十八講[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7] 郭慶旺,呂冰洋. 論稅收對要素收入分配的影響[J]. 經濟研究,2011,(6):16-30.

[28]白重恩,錢震杰. 國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統計數據背后的故事[J]. 經濟研究,2009,(3):27-41.

[29] 田志偉,胡怡建. “營改增”對各行業稅負影響的動態分析——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 財經論叢,2013,(4):29-34.

猜你喜歡
分配影響模型
一半模型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重要模型『一線三等角』
重尾非線性自回歸模型自加權M-估計的漸近分布
應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級探討
遺產的分配
一種分配十分不均的財富
績效考核分配的實踐與思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與打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91娇喘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99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偷倩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欧美一区精品| 亚洲综合在线网|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最新国产网站|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婷婷在线网站|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成人亚洲天堂|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五月| 99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区国产区|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日韩黄色在线| 日韩成人午夜|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91久久精品国产|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激情亚洲天堂|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网站|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欧美精品成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免费高清毛片|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国产不卡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在线日本| 91av国产在线| 国产特一级毛片|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无码在线激情片| 亚洲人免费视频|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免费在线一区|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