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娜
摘 要:在當今的網絡時代,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并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檔案管理是一種網絡資源的管理,也是人類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的戰略資源。新時代應該在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過程中抓住契機,開啟檔案工作發展的新征程,對檔案事業進行社會化和開放化管理。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網絡+檔案管理;發展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按照十九大描繪的新時代宏偉藍圖,明確了我市的目標征程:到2020年,基本實現“一基地三區”定位,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建成創新發展、開放包容、民主法治、綠色宜居、文明幸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到2050年,把天津建設成為具有強勁實力、獨特魅力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檔案工作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要同十九大、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要求對表、對標、看齊,勾畫未來藍圖,明確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相適應的檔案工作發展戰略目標。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廣,同時促進了檔案資料管理工作的開展,若想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檔案資料信息資源的共享,開啟檔案工作發展的新征程,就必須要推進“互聯網+”模式來進行檔案資料管理。
1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互聯網+檔案管理”的意義
1.1 “互聯網+”為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動力
“互聯網+檔案管理”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檔案管理領域深度融合,推動了信息技術的進步、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創新力和便捷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檔案管理工作發展新形態。
1.2 “互聯網+”模式大大提高檔案管理效率
“互聯網+檔案管理”是一種網絡模式與管理方式的創新,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智能化等手段,對檔案資料的收集、歸類、管理、服務等環節工作進行更為全面的以及相關性分析,使得檔案資料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1.3 “互聯網+”實現了檔案資源共享服務
推行“互聯網+檔案管理”模式,可以實現檔案資源云共享,使得資源信息的共享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和地域限制[1]。
2 新時代中國特色“互聯網+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檔案網絡管理缺乏系統規范。
標準規范是檔案網絡建設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國雖已有一些標準規范出臺,但難以滿足檔案網絡快速有序發展的需要。立足于全國的檔案系統,各地的網絡信息各取所需,以本地區為中心,沒有形成協調高效的系統;一些檔案局的信息缺發長遠規劃,近期目標也不夠明確,只是遇到缺口時進行補充,而沒有提出全面系統有針對性的措施;不同地區的不同檔案信息局沒有統一的建設標準,使用的數據格式和標準各不相同,難以達成一致;檔案網絡管理的全行業沒有方便快捷的檢索體統,使得檔案網絡管理格局單一,給數據的傳輸和接收造成麻煩。
2.2 檔案網絡建設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備。
高性能的軟件是檔案網絡建設基礎。我國較歐美等發達國家網絡程度較低,基礎設施建設程度較低,難以滿足檔案網絡建設的要求。我國各地的檔案管理機關的計算機、電信設備、網絡設施的普及率較低。檔案網站也沒有形成行業體系,較其他網站相比檔案網站與其他網站鏈接較少,專業性過強,搜索引擎少,查看網址困難,網站建設存在許多技術上的缺陷和不足。
2.3 缺乏數字檔案且檔案資源結構不盡合理。
目前為止,我國檔案的館藏資源以紙質資源為主,數字檔案資源較為匱乏,且結構單一。檔案資源也不僅僅是電子文件的收集與管理或紙質檔案數字化,它要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網絡化。但是我國的檔案管理模式僵化,亟待轉變。
2.4 我國檔案網絡管理缺乏專業性人才。
檔案網絡管理需要的是同時掌握檔案管理知識和計算機系統操作的高復合型人才。檔案管理的從業人員需要掌握檔案管理學基礎理論和檔案管理知識,除此之外還要掌握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知識。但是我國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程度較低,投入的力量較少,因此我國專業的檔案網絡管理人才較為缺乏。
3 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互聯網+檔案管理”的有效途徑
3.1 推進檔案資料管理網絡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檔案利用體系
(1)樹立起運用現代化手段的思維理念,認真研究現代化技術給檔案管理方式、服務手段、檔案宣傳等各個環節帶來的變化,從開放、協作、共享的角度轉變檔案服務模式,做好歸檔管理工作。(2)推進網絡現代化技術與檔案利用體系建設的高度融合,積極探索研究采用大數據、云計算、智慧管理、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的可行性,進一步加快推進檔案網絡建設項目。(3)加快檔案室數字化進程,建成以數字資源為基礎。安全管理為保障、遠程利用為目標的數字網絡管理體系,最終實現資源、技術與管理共享的檔案利用體系。
3.2 加強檔案各個領域的監管工作,提高檔案治理能力水平
(1)加強對網絡建設項目檔案的監管工作,建好用好部分檔案,為建設社會主義經濟服務。(2)更多地運用各種大眾傳播形式,特別是要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檔案宣傳,傳揚新時代天津特色。(3)進一步做好黨建檔案、教學檔案、財政檔案等重要資料的檔案工作。
3.3 堅持網絡安全性,進一步完善檔案安全體系建設
(1)推進互聯網治理體系,加強網絡安全的工作,建立起檔案安全責任清晰明確、檔案安全風險治理切實有效、檔案安全預防控制完備可靠、檔案安全保障健全有力的檔案安全體系,有效防范各種檔案安全風險。(2)持續開展檔案安全專項檢查,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求檔案部門開展檔案安全專項檢查,各檔案部門要開展專項自查,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徹底排除檔案安全隱患,確保檔案安全萬無一失。要加大檔案網絡安全檢查力度,對檔案信息系統、網站、數字化外包等進行安全檢查,確保檔案信息安全。(3)確保檔案實體安全,要加強檔案基礎設施安全建設,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開展檔案庫房的改造。加強安全保密性,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檔案實體在收、管、用各個環節的安全。
4 結束語
檔案網絡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新機遇,推動檔案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發揮網絡信息化對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引領作用,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能力建設。同時,自主創新推進“互聯網+檔案管理”模式,是檔案工作發展的必然路徑,但網絡信息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需要相關部門不斷研究、不斷投入,要求檔案資料管理的相關部門和人員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科學知識,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互聯網+檔案管理”,實現檔案工作的跨越式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郭小紅.基層檔案網絡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J].中國管理網絡,2017,20(14):161-162.
[2]方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奮力推動新時代天津檔案事業實現新發展[J].天津檔案,2017,6(9).
[3]王黎麗. 新時期人事網絡+檔案管理思考[J].中國論文網,2007,6(9)
[4]陶麗霞.對新時期人事檔案管理改革的思考[J].蘭臺世界,2006,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