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娟
【摘要】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會以最大的可能去激起學生的情感,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較好的預設教學目標。從課堂導入的界定、高中語文課堂導入的方法,及導入時需注意的問題三方面來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導入導入方法一、課堂導入的概念
“導”在《漢語大詞典》中有“水源”“引導”“疏導”等解釋。所以,“導入”也可稱為“引入”。一般地講,課堂導入指的是在正式授課內容前教師所采取的一種教學活動,該活動與課本內容緊密相連,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斯多惠,作為一名著名的教育家,也承認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何種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對象。如果對應到課堂教學上,這無疑是在說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導入就如同橋梁,連接著教師和學生,連接著新內容和舊知識。
二、高中語文課堂導入教學的方法
心理學家說,第一印象對人的作用是最強的,持續的時間也最長。這正如艾賓浩斯所說,對事物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第一次遇見某事物時對其的注意和興趣的強度。上課也是如此,起始環節做好了,學生就會被牢牢吸引在課堂上。
1.設疑導入法。學習起于思考,思考源于疑問。有疑問才有教學。高中生正處于積極探索事物的階段,通過問題設置,可以在課堂一開始時就把他們的思維集中起來,激起他們求知的欲望。
如《鴻門宴》的導入語:同學們,在我國的秦末農民戰爭中,有一位出身高貴、驍勇善戰、俠骨柔情的英雄人物。他高唱著力拔山兮氣蓋世,使秦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這個人就是號稱“西楚霸王”的項羽。那么,項羽這位英雄又為何會落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呢?文章《鴻門宴》會讓我們發現其中的一些端倪。
2.氛圍導入法。德富蘆花說,人類在出生時,就是帶著感情而來的。如果教師在導入時渲染出一種與文章相關的氛圍,就會很快把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從而激發情感。
如在《記念劉和珍君》的學習前,先播放有關“三·一八”慘案的視頻,使學生的情感進入到對慘案制造者的憤恨和對受害者的同情上,接著再配以導入語:同學們,視頻中所展示的一段歷史,是我們國家國土淪喪、政府無能、帝國強盜橫行的時代。如果是你,你還會做鐵皮屋里沉睡的中國人嗎?如果你在現場,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我想,你們一定會勇敢地站出來!就如劉和珍她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朗誦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氛圍渲染作用的。如學習《我有一個夢想》時,一開始就讓學生大聲朗讀文章最精彩的部分(18~24段):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不需要任何鋪墊,反復誦讀,相信學生早就跟著馬丁·路德·金激情澎湃地去努力實現那些偉大的夢想了。這種誦讀,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情感,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優美和遣詞造句的成功,有助于他們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的提高。
3.介紹導入法。介紹導入法是一種傳統又好用的方法,前提是你要明白學生會對哪些作者或者知識點感興趣。做了對應的了解后,教師就可以通過介紹某位作者傳奇的人生或者講解某些相關知識來導入新課了。
以《短歌行》為例。曹操是大家所熟悉的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典型形象,是“奸絕”代表。一出場,作者就借許邵之口稱他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薄度龂萘x》的一系列事件,夢中殺人、割發代首、招降關羽等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他的“奸”“雄”。但我們所不了解的是,曹操那極高的文學造詣和蒼勁的書法筆力。曹操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文風慷慨悲涼。接下來,我們將學習曹操的《短歌行》,從詩作中感受他那政治家的眼光、軍事家的謀略和文學家的豪情。
再以《小狗包弟》為例。巴金先生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走完了他屈辱、平靜、痛苦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五四”一代知識分子艱難而又不尋常命運的映照。對他的回憶與懷念,也是對過去一個世紀像他一樣的知識分子的回憶與懷念,是對中華民族百年風雨的記憶與思考。巴金先生的偉大,就在于敢大膽否定自我。他那種自我拷問式的反思與懺悔,在文學面對現實的冷漠時刻,更能帶給我們希望與勇氣。正如文章《小狗包弟》一樣,處處充滿了希望、勇氣與力量。
三、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導入一定要結合學生實際。教師在設計導入時,千萬不能把自己當作臺柱,更不能唱獨角戲。導入要緊扣學生實際,合乎當下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要學好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科學理論,學會與家長溝通,學會調查研究,并不斷進行反思和總結。
其次,導入要根據課堂情景及時變換方法。教學之前,教師突然萌生的更有利于課堂學習的導入策略,或學生面對原有導入的陌生,都會干擾實際教學。這時,教者就要隨機應變,盡可能排除干擾,及時設計出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導入語。
總之,課堂導入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它是一個內容復雜,需要長期深入研究的動態過程。用心設計的課堂導入,是可以幫助學生產生心理認同,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