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斐 姜德鵬
摘 要:隨著我國自動化水平的逐漸提高,對于組態軟件技術人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組態專業人才的培養任務越來越艱巨。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工業組態控制技術課程實施教學做合一的積極作用,然后提出了工業組態控制技術課程實施教學做合一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工業組態控制技術;教學做;積極作用;實踐策略
在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組態軟件由于其價格低廉、互動性高的特征,在工業領域中被廣泛應用。為了保障組態軟件領域的人才發展,對組態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加強重視程度,高職院校需要積極開展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模式,落實教學做合一的教育實踐。
1 工業組態控制技術課程實施教學做合一的積極作用
1.1 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在組態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學到的理論知識十分有限,通過和實踐相結合,能夠讓學生從實踐中得到課堂上得不到的經驗,應用教學做教育模式,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能得到實際的操作經驗,還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豐富學生的人生經歷。學生在實踐中能夠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學生求知的欲望能夠得到提高,學生也能對自己的職業有更加清晰的規劃,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協調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
1.2 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在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模式下,教師的個人素質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同時還要具備出色的操作能力。為了保障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加強對組態專業領域的了解程度,需要及時更新專業知識,需要對市場需求進行了解和分析,加強對專業領域的關注,需要切身到電子機械企業去實踐學習,需要充分了解崗位需求,才能更好開展教學。以實際案例為基礎的教學,學生才能對專業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才能對組態課堂有足夠的積極性,教師的教學才能有實際效果。
1.3 實現領域內資源共享
在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模式下,學校能夠根據企業崗位需求進行有導向的培養,學生能夠得到有針對性的教學,能夠有機會提前接觸企業文化,讓學生和企業、崗位之間的距離有效縮短,能夠更加快速的融入企業崗位。在校企合作中,電子機械企業需要安排專業的優秀員工去學校授課,以實際案例向學生講解專業知識,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能讓學生從員工的經驗中,得到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學生就業和實踐的渠道得到拓寬。同時讓學生去企業中參觀,學生能夠得到多方位的教育,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得到更多領域常識。開展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模式,充分發揮出校企合作的優勢,實現了領域內的資源共享,為工業控制領域提供更加優秀的實用型人才[1]。
2 工業組態控制技術課程實施教學做合一的實踐策略
2.1 確立教學目標
首先需要確立教學目標,讓教學有實踐的方向,對教學過程起到激勵作用。教學目標的制定需要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學校需要對就業市場的需求進行分析,需要深入了解組態技術領域的人才需求方向,以需求為導向,設置對組態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結合教學課程設置,設置教學目標。以高職院校為例,學校要想開展教學做合一,需要得到相關企業的有效支持,需要和相關企業建立人才培養的合作,由教師和企業專業員工共同構建教師團隊,共同編制教材,探討課程的設定,制定專業教學計劃。學校和企業聯合建立學生的教育培訓基地。教育過程中,需要以行業發展為導向,企業根據需求設置崗位,創建教學做合一培訓平臺,建立培養教育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
2.2 構建教學情境
在組態專業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堅持實用性原則,需要貫徹落實教學做的思想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實行項目制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組態軟件的案例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案例拆分成多個項目,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項目,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參與進項目的制作,體驗到真正的責任和任務,擔負起實際責任。例如學校將設計電力報警系統拆分成多個小項目,安排給學生完成。教師首先需要向學生展示報警系統,學生對報警系統有充足的了解,然后學生才能將設計報警系統作為自己的工作任務。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使用以往學過的組態畫面的制作,使用到數據庫建立的知識。在這個教學情境中,學生能得到應用以往知識和技術的機會,對理論知識進行了鞏固,還能夠將知識應用在實際應用中,構建了組態知識的系統體系[2]。
例如在教學控件組件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使用微課的形式教學控件的使用方法,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學生在預習環節中能夠了解課程難點,在教師教學時能夠有針對性的學習。教師在了解學生提出的難點之后,對教學計劃進行及時的調整,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教師在教學結束之后,需要帶領學生去自動化企業進行實踐,一方面能夠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落實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模式。
2.3 改進考試體系
在實施教學做教育模式之后,學校還需要對傳統的考試體系進行改進,傳統的考試形式無法完整的體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無法在試卷中看到學生的實踐水平,因此考試體系必須要做出適合的改進。在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模式下,需要進行結果的考核和過程的考核,學生的考試成績需要由這兩個部分組成,教師評價也需要進行改進,需要增加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企業指導教師的評價、學生之間的互評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對企業指導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考試成績需要包括平時表現的成績、技能考核的成績、知識考試的成績三個部分構成。在實踐項目結束之后,學校就需要進行一次考核,考核成績作為平時成績,占總考核成績的30%,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開展上機考試,要求學生在有限時間之內,做出一個應用型的組態軟件,讓學生在計算機上上交,教師根據學生的制作情況進行評分,評分成績作為學生的技能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40%。剩下的30%成績是學生知識考試的成績,學生答題成績作為知識考試成績。通過這樣的考試體系,教師和學校能夠更加客觀的看待學生的情況,更加準確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
3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研究了工業組態控制技術課程實施教學做合一的積極作用,開展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實現了領域內資源共享。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工業組態控制技術課程實施教學做合一的實踐策略,學校需要確立教學目標,教師要在教學中構建教學情境,還需要改進考試體系,以適應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亞龍.建筑組態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滁州學院學報,2017,19(02):115-117.
[2]鐘廣海,姜建芳,耿旭東.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遠程實驗室[J].計算機系統應用,2016,25(03):2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