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清
摘 要:隨著人們信息價值觀念的變化、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獻資源共享的逐步實現,圖書館服務正沿著社會化和自動化方向迅速發展,如何更新管理理念、打造新的圖書館空間、轉變業務流程和 服務方式、提高館員素質,以應對環境和技術變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關鍵字:數字化時代;圖書館服務;實踐;思考
為讀者服務、向社會提供信息資源服務是圖書館最頻繁也是最主要的職能,作為一所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公共圖書館,在不改變其性質、任務與職能的前提下存活于4G時代、3D打印技術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和云端服務等信息技術浪潮中,是要對自身重新做一番考量與定位的,圖書館的服務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界限,用戶在哪里,服務就在哪里,一場重構圖書館服務的變革之風勢不可擋,根據當前充滿挑戰的時代及本館具體實踐情況,談談重構圖書館服務的思考。
1 數字化時代圖書館服務的背景
1.1 國家層面上的推進
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提出了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的戰略任務,文化共享工程的資源建設應在引入競爭機制、向全社會開放、讓市場手段發揮更大作用上做出探索、取得突破。按照中央要求,文化部牽頭成立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負責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大協調事項的協商和部署,并重點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立法、《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起草工作,啟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預研究等,可以想見,未來我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將進入有法可依、有體制機制作保障、有科學規劃作指導的良好發展環境。
1.2 現代技術發展的需求
21世紀新技術的發展為圖書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獻資源數字化的快速發展、網絡開放課程MOOC的興起、移動服務、社會化網絡、 云端服務等新興技術的引入,逐漸改變讀者的信息需求與利用的模式,深刻影響著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如何更新管理理念、打造新的圖書館空間、轉變業務流程和 服務方式、提高館員素質,以應對環境和技術變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是圖書館共同面對的議題。
1.3 實際運行過程中的效果
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市的號召,2014年8月,菏澤市圖書館正式開館,順應現代圖書館發展步伐,采用國內先進的interlib文獻管理系統、RFID自助借還系統、自助辦證機、自助查詢機、24小時自助還書機、電子讀報機和電子圖書借閱機等,配有先進的局域網、門戶網站,館內業務基本實現自動化管理,可向讀者免費提供文獻外借、閱覽、信息檢索、講座等多類型、多層次的綜合性服務。隨著人們信息價值觀念的變化、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獻資源共享的逐步實現,圖書館服務正沿著社會化和自動化方向迅速發展,圖書館服務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 數字化時代圖書館服務的探索
2.1 閱讀服務為基礎,打造全民閱讀氛圍。
圖書館服務的原則是"讀者第一 用戶至上",一切從方便讀者出發,對不同類型的讀者提供有區別的服務。為滿足不同類型讀者的需求,圖書館通常還要開展讀者研究和讀者教育等活動,分析和掌握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特點和規律,了解讀者閱讀需求,打造多樣化閱讀環境,引導閱讀價值取向,建設全方位閱讀服務體系,提高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提高圖書館藏書利用率和服務效果。我館就是利用4·23世界讀書日、圖書館服務宣傳周、“六一兒童節”、“ 圖書漂流”活動、全民讀書月等活動,集中進行廣泛宣傳圖書館先進閱讀理念及服務方式。
2.2 文化服務為導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服務既是圖書館傳承文明、積淀文化的使命體現,也是新的時期下圖書館革新服務體系重要內容。我館不斷創新文化活動形式,豐富文化活動內涵,探索出將地方傳統文化保護傳承與公益性講座結合,通過社會共同參與的方式呈現給廣大讀者的方式,開創了公益性講座舉辦的新理念,同時也為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參考,新的思路。公共文化的發展要勇于創新,要充分利用地區優勢,將公共文化事業的改革發展堅定不移的推進下去。
2.3 空間服務為支撐,營造立體多元模式。
打通信息載體、內容分類、物理空間的界限,為讀者提供資源一站式服務,滿足他們對學術資源、研究氛圍、文化追求等方面的需求。
3 數字化時代圖書館服務的思考
3.1 圖書館服務讀者的宗旨不動搖
現代圖書館不僅通過閱覽和外借的方式向讀者提供印刷型書刊資料,而且還提供文獻縮微復制、參考咨詢、編譯報道、情報檢索、情報服務、定題情報檢索以及宣傳文獻情報知識的專題講座、展覽等服務。服務始終是圖書館向前發展不變的情懷與特色,是其之所以成為圖書館的關鍵所在,它完善的人性化服務應包括熱情開放周到細致的借閱服務,精準迅捷到位的咨詢服務,接受并反饋讀者各種意見、建議與需求的即時服務,主動推薦圖書與進行圖書館利用的指導性服務,其核心便是向讀者提供高效優質而又富有個性的服務,真正踐行“一切為了讀者,滿足讀者一切需求”的天職與使命,從而實現“三個零”服務——零距離服務、零缺陷服務、零投訴服務,讓讀者發自內在感到貼心、感到滿意。
3.2 圖書館在服務內容和形式上要創新
數字化進入圖書館的一重要特征是閱讀方式的全新變革,進入閱讀領域是圖書館管理的革命性變化,必將引起圖書館事業的巨大變革,新的閱讀方式極大地吸引了廣大讀者,其生動豐富的內容和嶄新的“閱讀”形式使大批讀者紛紛前來借閱,對拓寬知識視野等起了重要的作用,彌補了平面讀物的不足。要通過網絡,擺脫圖書館大而全的舊管理模式,要實現精簡高效的管理,真正實現強化信息、資源共享,為讀者服務也將會更為主動、更為直接也更為全面,最終實現數字化的服務惠及全民,切實保障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字化在文化建設中引導社會、教育人民和推動發展的功能。
3.3 圖書館在服務理念上要轉變要創新
3.3.1 練好內功,注重館員內部修養。
菏澤圖書館青年館員對服務性工作可以說做的有聲有色,按照館里“讀者第一 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親和力較強,也出了不少成績,學會了服務的一般知識,學會了與讀者交往的一般禮儀,但如何把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實際服務讀者中去,這是一個非?,F實的問題,需要青年館員加強圖書館專業業務學習,要自學,多看專業書籍,多看圖書館培訓方面的視頻。圖書館的業務性非常的強,只有在學習與讀者的服務中,邊摸搜、邊思考、邊探討,才能不斷的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從而達到學術研究,達到內部修養的提高,進而推動圖書館的各項事業的發展,服務工作上臺階。
3.3.2 做好培訓,提高專業業務素質。
我館目前的青年館員業務素質不過硬,普遍存在著知識單一的問題,存在這樣和那樣的不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學術研究活動就很不重視,認為那是專家學者研究、探討的東西,自己只要把本職工作做好就已經不錯了。我館依據實際需要請省內外圖書專家來現場授課答疑,來提高整體圖書館員的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
3.4 重新挖掘圖書館作為空間的價值,更新管理理念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更新換代,傳統的手工操作已經跟不上形勢,一些現代化的設備和信息技術逐步進入現代圖書館。圖書館要大膽創新,更新理念,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做好數字化文化惠民,如我館利用手機圖書館對讀者的短信到期提醒服務,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信息服務,重新打造的網上尼山書院服務等等都是服務的新亮點、新手段。
參考文獻
[1]陳敏.淺談圖書館服務的發展與變革[j].赤峰學院學報,2012(1)
[2]韓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性研究[j].文化商業,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