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企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意識到必須加強風險管理,建立以及完善內部控制,以實現經營目標,從而提升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企業的內部社會資本是企業內部一種潛在的、隱形的資本,它能夠為企業帶來效益,減少成本。主要體現為企業內部員工之間聯系的緊密程度,溝通的順暢程度;員工之間關系的質量以及員工與企業的共同愿景等等。本文從促進組織創新的條件入手,研究以網絡聯系、關系質量和共同愿景為特征的企業內部社會資本對組織創新的影響。
關鍵詞:組織創新;內部控制
1 內部控制定義
內部控制主要是指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由管理階層設計的,旨在實施控制目標的過程。內部控制主要為實現以下目標: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以及資產安全、合理保證企業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以及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戰略。良好的內部控制系統應該認識到,以確保三大目標。內部控制是明確和科學的定義,為各單位提供一樣的標準,保證評估監控系統決定如何加強控制。
2 組織創新相關概念的界定
2.1 組織創新氛圍
關于企業內部的組織創新的氛圍的定義至今有許多種不同的描述,分析相關研究文獻,大致可以將其概括為一種感知,是企業的內部員工對于企業內部環境以及組織內部員工工作情景的一種感性的認識。這種認知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員工個人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本文從個體對環境的認知視角,將組織創新氛圍定義為組織成員對影響其創新行為和結構的組織環境的整體感官體驗。
2.2 組織創新概念的界定
本文考慮了國內企業現階段特點以及關于組織創新的相關研究,將組織創新定義為企業采取的新行為或新概念,內容包括產品核心產品變動、組織結構變動、組織戰略的調整、組織流程的變化,組織制度的改變,企業文化的調整等等。[1]其目的是使組織的創新能力提高,從而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
3 組織創新對企業行為的影響
在信息時代,隨著IT技術的發展,企業面臨著激烈而又多樣化的競爭。在這種環境下,組織必須作出反應,其基本對策之一就是推動各種變革,不遺余力地推動創新。在組織創新的背景卜,組織的某些行為方式必定會受其影響而產生變化。
3.1 組織結構扁平化
組織創新的目標是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及內部條件的變化,從而提高組織活動效益。組織結構扁平化是實現組織創新目標的一個重要且必須的手段。扁平化是指管理層次的減少和管理幅度的擴大,組織結構形態由傳統的“金字塔型”向“圓筒型”轉化,不僅能夠加快指令下達和傳遞速度,提高溝通與管理效率,保證決策及管理的有效執行,而且使組織變得靈活而敏捷,從而提高組織效率與效能。
3.2 信息與溝通網狀化
組織創新所帶來的扁平化組織結構使組織層次減少,放寬了管理范圍,增加了管理幅度,使領導能夠直接與下級取得聯系,進而使企業內部員工之問、員工與領導之問、工作團隊之問的縱向、橫向、交叉溝通形成的信息與溝通網狀化成為可能。通過網狀化溝通,信息傳遞與反饋在企業內部暢通無阻,從而達到信息資源為企業全體成員共享的最佳狀態。此外,組織層次的減少還大大縮減了信息傳遞失真,提高了企業內部信息溝通效率。
3.3 組織內部風險擴大化
相對技術創新而言,組織創新的未知變數更多,其運行過程的不平衡性和不可控性及其結果的不確定性更大。因為組織中人的活動往往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不可完全預測性,其引發的風險更大。組織創新將使已知的東西變得模糊不清并具有不確定性,由此導致創新風險。組織中的人都有理性規避風險的傾向,因而就會對組織創新活動產生抵觸或對抗。如企業在戰略創新中會出現組織戰略或缺乏前瞻性和創見性,或因過分超前而無法實施;戰略制定過程將“程序”作為固定的模式,過分地烙守程序而延誤時機。[2]
4 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基本對策
當前企業所處的環境十分復雜,競爭環境、人員能力等方面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的風險變得多樣化,在這種大環境下,企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防范企業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經營風險。
4.1 建立起經營風險的全過程控制機制
首先是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也就是指在實施企業的經營戰略之前,要設計好正確以及有效的經營戰略計劃,既要考慮可能獲得的收益,也要考慮潛在的風險因素。并且根據這兩點制定出比較靈活的管理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應付企業經營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其次是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是對企業經營中發生的風險進行控制,要建立健全憑證的取得審核制度、賬賬核對制度、賬簿控制、報表控制等措施,利用各種憑證以及票據來防范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發生。最后是事后控制。企業應從以前的經營管理中吸取教訓,作為今后風險管理的重要方向以及措施。
4.2 實施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以及評價機制
內部監督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的重要手段。會計監督雖然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制約,但是關鍵之處依然在人,因此只有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強化會計監督功能。首先,強化會計人員的法制教育,使得公司內部的人員能夠意識到會計監督的重要性。在工作之中,會計從業人員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使會計人員在國家會計法律體系下真正履行其職責。其次,會計管理部門應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對新問題的判斷力,使會計從業人員在思想上能夠發生轉變,從傳統的“檢查、督促”觀念中轉變過來,樹立起正確的會計監督意識。最后,要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和風險意識。由于會計工作對專業性的知識要求比較高,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能夠從企業整體的角度出發,在保持職業的謹慎性和規范性的同時,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明確的理解力以及準確的判斷力,從中找出正確的辦法以及思路。
參考文獻
[1]葉慶玲.企業內部社會資本對組織創新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6.
[2]杜曉榮.組織創新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9(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