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開亮 姚挺
摘 要: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員學習熱情,結合《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實踐,在推進教學改革,深化課堂教育方面進行嘗試。在教學過程中,將講述、講解、講演貫穿于課堂教學環節中,提高教師課堂管控能力,通過交互式課堂模式,激發學員學習興趣動力,引導學員熱愛學習、參與學習,取得良好課堂學習效果。
關鍵詞:講述;講解;講演
1 引言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在學習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老師的關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員是知識的傳授者,術業有專攻,經過多年教學,有經驗積累,能力有提升,對內容已經很熟悉。學員是知識的接受者,接受程度需要考慮之前學習經歷。以往的學習經歷,多為傳統教學模式,學員是被動接受者,模式采取填鴨式,滿堂灌輸。士官學員身份表明這種教學模式取得的結果不甚理想。學員長年化經歷此模式熏陶,已然形成慣性,對知識學習感到枯燥乏味,難以提起興趣,真真正正學海無涯苦作舟。課堂作為學習掌握知識的場地,成了煎熬場,瞌睡場,思維發散,天馬行空,思緒任意馳騁,缺乏專注力,精力難以集中。這影響著課堂學習效果。知識學習需要時間,有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如何提高課堂效率,關鍵在于教員,處理銜接好新知識和學員接受度上。
教員應掌控課堂,把課堂看做有生命,有活力,有激情的平臺場所。教員應重于引導,激發學習興趣,形成良好課堂互動,共同提高學習效率,更好完成對新知識的理解接受。作為教員,關鍵是教法。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教無定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課堂教學方法有繼承,也有創新,面對課堂出現的情況,即時處置,臨機決斷,掌控課堂。教員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吃透教材,對教授內容進行概括提煉和升華,以教員個性化教學方式或者特色教學風格呈現,教給學生有滋有味有價值的東西。電類課程抽象化,不好理解,更需要把電路中的概念、定律或元件擬人化、形象化,以喜聞樂見、通俗化形象描述,這樣課堂教學會妙趣橫生,不會枯燥單調。
2 講述、講解、講演
講述應準確敘述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開門見山,表達流暢;講解,指出重點,突出重點,講清重點。條理分明,層次清晰,思路清楚, 著重教會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講演,是教員教學的個性化,是一種引以為豪的教學風格,是堅持身為人師的本色和理由。語言流暢,賦以激情,語速緩急有序,語音抑揚頓挫,適當表達情感,輔以興奮、活潑、明快或平靜、淡漠、肅穆、陰郁和悲哀,調動學員情緒,同悲同喜,同甘共苦,共難關,困于汝成,皆大歡喜。講演會使課堂教學活潑有趣,能很好提升課堂效率,提高學習效果。
講述、講解、講演可看做課堂的三重門,講述是序幕,是靜,是輕推院門,是持重待機,引而不發,也需關注全面性,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講解是動,是破門而入,找準找出重點難點,是進大院,指指點點,走走停停,鑒賞點評;講演是升華,是登堂入室,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切都是新鮮、新穎,是知識的升級固化,內化為自己接受認可了的知識,內化為學員自愿接受知識,能直抒胸臆,沁人心脾,本該如此的徹悟。
講述環節本質不僅僅是照本宣科,幻燈片呈現,語言簡單描述,概念原理規律原文照搬宣講。不樂觀的情形是,大部分教員講課基本上處于這一階層,無論有無意識,或者意識到而無能為力,只能隨大流,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學員在此前學校學習過程中已經對學習產生了自卑心理,有相當部分學員已經形成慣性,學習就是一座山,懸崖峭壁,不可攀登,徒奈何。只要看不懂、弄不清,接著畏難怕難,然后很快泄氣,心理擔心,憂郁,彷徨,孤疑,腦力處于自我否定的透支狀態。擔心的是這堂課是又一種智力上的折磨,心理的擠壓煎熬,想像我本已放棄,怎奈又撿起;心理狀態的焦慮,自卑,無信心,導致對知識的獲取提不起興趣,不愿學習。任它虐我千百遍,我自逍遙回夢鄉。
此時,如果教員仍按部就班,不作出改變,學員會迅速喪失信心,把課本內容和教員作為對立排斥對象,教員高高在上,高不可攀,課堂陷入可怕沉寂。教員失去了課堂中強有力的實力支撐,力量源泉。因此講述時間不能太長,不能拖沓,需要采取快刀斬亂麻手段,毅然決然快速通過這一環節;像越過四爭之地,要有置之于死地的緊迫感,要有快速提起或者帶動所屬隊伍進入積極主動狀態的愿望,竭盡全力使集體融入知識學習。教員要讓學員能夠看到學習成功的希望,要在戰略上藐視,在知識的傳授中有掌控力。戰術上重視,爭取與學員合力,或者是部分學員的響應,就如需有星星之火,作為開場的動力。從學員集體,即時改變被動消極局面,引導集體共同面對危情險情困局。為什么是危情險情困局?學員——教員要服務的上帝,對要進行的內容沒有興趣,在心態上,在意識深處已經對教員隨后的動作做出處理,有了決定。什么決定,不學,不戰。對這堂課,不愿,不想,不敢。沒信心,沒興趣。敷衍了事,應付心態,各類提問疲于應付,彼此照顧臉面,完成公事,趕緊結束。現在軍地都在推行實戰化教學、項目化教學。在課堂這樣的戰場上,教員作為此時的指揮員,意識到此危情,需不需要做出改變,敢不敢做出改變。一談到實戰化,就需要和裝備設備,戰場、工場聯系,主觀沒有錯誤,觀念上有些狹義。練兵練戰主要練得是心態,練得是能力。課堂中的掌控力,對環境的觀察力,及時下決心的決斷力,難道不是戰時平時所需?面對此情此景,需要變通。是一種正面進攻受挫,采取的迂回變通,是時候動用奇兵,奇正相合,變幻莫測。此時的出其不意,是能力,蘊含著膽識和魄力。
講解,是講述環節的進階。把課堂比作戰場,講解可以看做是一種試探性的進攻。此時,可以采取正面進攻樣式,或者側面迂回戰術,或者直搗黃龍,直擊要害。講解要輔以練習題目,大部分的解題練習,基本樣式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目標是直指核心,但需要一步步解決先期條件,為最后進攻做鋪墊。在課堂中,實時加以兵法或者具體事例講解,欲擒故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瞞天過海,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通過獨特講述,制造課堂驚奇效果,提高學員學習興趣。講解過程中,應力求引導學員去發現問題,讓學員提出問題,敢于質疑,以此互動,制造沖突,設置懸念,或者進行鼓動,通過勵志名言,名人事跡,鼓勵鼓舞學員克服困難,敢于解決難題疑點,營造課堂活力氛圍。
講演,是講解的進階環節,戰斗實施的正式環節。它是與學員共進退,共赴難關,解難題,爬山過坎,同甘共苦,呈現精彩瞬間,創造奇跡,創造傳奇,驚心動魄,高潮迭起,精彩紛呈,是高潮,最終經歷風雨,始見彩虹的欣慰。它能重建自信,是對自我的接納,容忍容納。回歸平靜,從容。經過長期熏陶,鍛煉,才會有一種波瀾不驚的大氣從容,不會因困難而低頭,懈怠,喪氣。重新面對調整自己,深入內心,啟發智力情商,對教員是一種欣慰,對學員是一種磨練。這也可看作是一種實戰化鍛煉。
3 具體應用
講演,關鍵在于形象化,用身邊實例,中間可采用歌曲,采用詩歌講演。
講解電流,比于水。“大江東去浪淘盡”或者“滾滾長江東逝水”,或者“浪奔浪流,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也可用人生起伏來比喻,人生有低谷,有高點,“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如此不落俗套,有別開生面,激勵士氣,使得課堂充滿活力。
以電工技術基礎中的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為例,在講解電路公式時,可用手臂依電路圖空中畫圈, “劍鋒所指,所向披靡,順我者正,逆我者負”,要激情迸現,語中速,聲高昂,調有頓挫,說道“正”“負”時,停頓,要讓學員續接。以此加深印象,掌握定律內容。
又如講解電容、電感內容,在說明兩者對電路作用時,講述環節只是描述電感對電流變化阻礙作用,電感儲存磁場能,電容能夠儲存電荷,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似是而非,浮光掠影,淺嘗輒止,講過記不住,只能死記硬背。可以這樣講解,電路中流動(輔以手勢描述流動)著電流,電壓描述的是兩點間電位差,電路如何掌控電流和電壓(此處把電路擬人化,微低頭若有所思,停頓,抬頭,表情恍然大悟,語速加快,表情興奮),電感控制著電流變化,電容控制著電壓變化。講解完后,重復一遍。輔以表情,手勢,語速,在講解和講演中糾纏升級。電感、電容就像我們的上帝——電路的兩條神鞭(兩手甩鞭動作),如宙斯的神劍,把控和限制著電流、電壓的變化,掌控著主宰著天下(手勢模擬掌控)、一切(指向電路)。一切都有度,都需要有節制。
在課堂進行過程中,采取交互式課堂模式,對許多問題不直接提給學員,或直接進行說明,而是引導學員自己去發現,再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讓學員講解,提出疑問,或者上講臺,教員在講臺下站著聽,問題由座中學生解答,答不出再由教員講解。課堂遵循講解、觀察反應、判斷效果、決斷,決定采取怎樣的樣式才能夠貼切學員實情,淺顯易懂,深入淺出。所以教無定法,因為課堂教學一直處于動態調整變化中,教員善于發現問題,創造性解決問題,目的就是使得知識點能夠被講清講透徹。使得知識和學員認知銜接,和已有知識對接,學員的豁然開朗,恍然大悟是對教員的最高褒獎。
4 結語
在課堂教學中,教員承擔的似乎只是一種橋梁作用,搭建平臺,啟發啟迪學員,激發自愿拼全力學習知識的欲望,在互動中升華情思,智力,愉快參與課堂教和學,學到了新知識,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克服畏難情緒,自信自律自強,完成知識固化,形成課堂完整鏈條。課堂也塑造了一個個陽光少年。
講述、講解、講演,環環相扣,逐層遞進,不斷升華,達成目標,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教學相長,每一次教學對教員又是一次進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