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也得到長足進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明確了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人才智力的保障,人力資源管理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轉變人力資源管理傳統觀念,不斷改革和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經濟師是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決策參與者和執行者,實行經濟師制度,尤其是人力資源經濟師制度有助于高等職業院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人力資源;高校管理
1 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人力資源管理體制落后,專業人員作用難以發揮
目前,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依然沿用傳統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多為組織、人事等部門工作人員,工作思維、工作模式和工作習慣依然受傳統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制約,專業人員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缺乏。部分院校未設立人力資源經濟師專業技術崗位,即使設崗的院校,由于管理體制機制原因,現有人力資源經濟師自身專業技術特長得不到有效發揮。
1.2 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管理缺乏長期規劃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受傳統事業單位管理模式影響,管理手段較為單一落后,多數院校沒有制定長遠的人力資源發展規劃,院校本身也沒有針對人力資源制定相應的具體措施。人力資源管理缺乏長期規劃造成高等職業院校結構性人才短缺,高層次教學、科研和管理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同時這部分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才能發揮不夠,造成人才資源浪費,甚至導致現有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又造成一般性工作人員相對過剩,人力資源利用效能不高。
1.3 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教育培訓環節缺乏
目前,高等職業院校的人力資源管理重心放在引進與日常管理方面,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教育培訓手段較為單一落后,教育培訓內容僅限于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等培訓,教育培訓達不到預期效果。
雖然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技術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但綜合性知識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不能有效融合知識管理、技術創新。特別是面對當前各類新型技術等方面能力欠佳。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訓,不利于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和儲備優秀人才,難以滿足院校進一步發展的要求。
1.4 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管理獎懲機制不健全
受傳統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約,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普遍存在獎懲機制不健全的情況。雖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對獎懲考核做了明確規定,有的院校也建立了相關獎懲考核制度,但在實際工作中卻難以貫徹落實。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建立起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體制機制,尤其是缺乏退出機制,難以激發院校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 幾點對策措施
為解決上述問題,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院校應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經濟師的特長優勢。
2.1 高等職業院校應全面推行經濟師制度
在高等院校不斷出現新的情況和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應全面推行經濟師制度,使院校管理工作更加專業化、精細化,推動院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具體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方面,應設立人力資源經濟師崗位,努力發揮好人力資源經濟師的專業特長。通常,院校的人力資源經濟師不僅是專業的技術人員,同時還擔任行政領導職務。這就要求人力資源經濟師不僅要管理好院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同時還要求從院校的宏觀管理角度去推動整個院校各項事業的發展。人力資源經濟師可以直接參與學校的各項研究工作、可以參與院校有關重大人事事項的決策,發揮人力資源經濟師的專業優勢,推動院校的發展。
2.2 破除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機制的藩籬,勇于創新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高等職業院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這就需要院校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不斷開拓創新,不斷調整管理模式,合理優化人力資源。一是健全完善體制機制。體制機制的健全是院校一切管理的基本保證,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首先要健全完善體制機制。人力資源經濟師應從專業角度全面評估梳理院校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明確院校人力資源發展規劃方向,二是制定具體發展規劃目標。根據發展規劃,進一步制定出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目標與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并制定相輔相成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獎勵激勵制度、教育培訓計劃等。三是做好體制機制創新。人力資源經濟師作為院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執行者,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經濟師的專業特長,破除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機制的限制,更新人力資源管理觀念,創新工作方法,努力做好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2.3 制定人力資源長期發展規劃
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長期、綜合性的工作,要做好人力資源發展長遠規劃,對人力資源進行系統的長期管理。人力資源經濟師對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制定人力資源長期規劃中,經濟師既是人力資源規劃師和設計師,同時又是具體執行者;既要當好院校領導的參謀和助手,又要及時反饋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問題。要充分發揮好自身專業特長,對做好院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起到應有的作用。
2.4 制定教育培訓規劃,開展全面系統的教育培訓
在高等職業院校的高速發展和競爭中,人力資源是所有院校發展和競爭的根本因素。只有擁有完善、科學、公正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人力資源經濟師要把專業技術人員教育培訓作為工作重點,進行科學合理規劃,開展全面的教育培訓。通過教育培訓,努力提升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和知識技能,促進人員的全面綜合發展,同時要學習和借鑒其他院校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走出去”與“引進來”并舉,積極開展各類教育培訓。同時根據院校發展戰略布局,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人才培養計劃和人才儲備計劃,為院校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2.5 強化績效考核,制定合理激勵機制
依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逐步破除傳統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約,改革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制。這就需要人力資源經濟師發揮專業特長,努力構建公平合理的獎懲機制,建立健全完善的獎懲考核規定,并狠抓制度的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經濟師在制定具體獎懲考核制度時,應嚴格按照公平分配、能者居上的基本原則來激勵教職工,注重尊重和發揮教職工的自身價值,調動教職工工作熱情和創造能力,提升教職工的競爭意識,努力激發教職工潛能,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院校發展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