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
禮儀文化是殯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素稱“禮儀之邦”,歷來重視禮儀行為。而喪葬禮儀是禮儀中最為獨特,最為引人注目的一種,因為喪葬禮儀是關于死亡的儀式,是人們既感到恐懼,而又不得不面對的人生重大儀式,其中既夾雜著恐懼和敬畏心理,更有著對新生的渴求和追求生命的永恒和不朽。世界各民族都在其歷史文化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喪葬儀式,而其中中國傳統的喪葬儀式是最為繁縟、最為隆重和最有特色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是它的根,雖然在表面上我們阻斷了某種行為和習慣,但在民族的心理上我們不可能輕易地了斷。但是,現在一些喪主為了籌備安葬儀式,本人也是煞費苦心。會場布置、墓地裝飾、禮儀樂隊和護靈隊伍等,場面浩浩湯湯,氣勢宏偉壯觀,真可謂“賺足了面子”!喪主在整個殯葬活動中可以說幾乎是傾盡全力,動用的人力和物力先不說,光是財力花銷就接近十萬元,有的可以說是傾家蕩產。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這著實是巨大的經濟負擔,實在得不償失。中國人從古至今向來都有崇尚“隆喪厚葬”的習俗,為了緩和外部輿論壓力,以及為了掙得“面子”,不少民眾也是不得不“隨波逐流”。既然如此,為什么依然會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地如此而為呢?
一、體面的喪葬儀式具有明身份的功能,因其都是根據死者的身份來操辦的。我國自商、周以來就將人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社會等級的存在,不僅影響到人的社會生活,而且影響到了喪葬文化,什么身份的人享受什么樣的喪葬待遇,不是有明文規定,就是有約定俗成的規矩。通過喪葬儀式,死者的地位高低、貧富貴賤等情況便清楚地顯現出來。
二、體面的喪葬活動具有爭榮顯貴的功能。即具有為死者及其家屬爭得面子、尊嚴、聲譽的功能。人都怕因喪事辦不好而丟了面子。那些有錢有勢者,想借辦喪事露露臉,以此維護、提高自己的聲望;那些貧寒之家也不愿因喪事而落個寒酸的名聲,往往舉債也要撐起自己的面子;那些在死者生前不盡孝,名聲不好的人,更想借把喪事辦得隆重些、豪華些而改變自己的不良形象。
三、喪葬儀式具有定榮辱的功能。死者一生是光榮,還是恥辱,可借此而得到評判。此種功能,在封建社會最為明顯,那些有功于社稷的達官貴人,死后,皇帝、官府往往給予明文褒獎,贈以文正、文忠、文襄、忠武等美謚,隆禮厚葬,有的還專門立廟建祠加以祭祀,充分一表現出其一生的榮耀;而那些作奸犯科、聲名狼籍的人死后,往往降等埋葬,授以煬、謬、丑等惡謚,剝奪生前的一切榮譽,充分表現出其一生的恥辱。在現代,此種功能雖不如古代那么顯著,但仍然存在。如有卓越貢獻的人去世后,國家領導人要參加葬禮,報刊上要發表紀念文章,追述其一生的光榮。現代人死后,在遺體告別儀式、追悼會或安葬儀式上,往往要由領導或家庭中有德望者講話或致悼詞,以對死者的一生作出評價,此顯然是對死者進行榮辱定位。
以上殯葬行業及活動中出現的情況不止是發生在某一個地方,類似境況全國各地都有出現。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原因很多且較復雜。一般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1.中國封建社會歷史延續時間長,人們傳統思想和社會等級觀念根深蒂固;
2.殯葬行業的特殊性,以及人們的避諱心理,從而造成普通民眾對殯葬文化行業知之甚少;
3.自民國以降,中國新舊世代交替,西方文化對我東方傳統文化沖擊比較大,國人面對東、西方文明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處于迷茫和矛盾當中的。特別是“新文化”運動和新中國成立后的十年“文革”運動,全然否定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對我民族經典文化造成極大破壞。再加之我國文化教育發展不健全,相當一段時期沒能夠重視傳統經典文化,以至于今日時人對自身的經典文化概然不知,在這方面,相關部門應當予以重視,并制定出彌補措施;
4.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與擴大,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同時西方文化和人生價值觀對國人有著不小的影響,以至于“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文化糟粕充斥著整個社會。在自身文化精神空虛的情況下,盲目媚外,這也助長了一些“有錢人”的奢靡之風;
現在,我國殯葬業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在殯葬方式以及禮俗方面相較于建國前期和初期都有了新的發展。但是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如:經典文化缺失、殯葬理念滯后、殯葬法律法規不健全、殯葬市場混亂、相關部門監管不力、行業壟斷等(前已提及,茲不論述)。所以,未來的中國殯葬業任重道遠,作為新生代的我們,肩上的責任可謂不輕。但我們也必將跟隨時代潮流的推進,深度挖掘自身傳統經典文化,放眼四海,邁向現代文明。中國殯葬業目前存在的不足,反映了同社會需求方面的距離,同時也說明這個行業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倡導新型的殯葬消費模式,將需要相關部門、殯葬業同仁和全社會民眾的共同努力。未來應當在殯葬活動中倡導一種將物欲與占有欲控制在適度范圍內的消費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模式。這種消費文化要求在物質上,提倡豐富而不奢華的適度消費,喪事辦得莊嚴隆重而非炫耀鋪張;要求在精神上,以優良的精神文化環境陶冶人們的情操,引導人們通過健康向上的殯葬文化追求來實現對逝者的懷念。那么,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新時代下的現代經典殯葬禮儀自然將會應運而生。
我們新時代下的殯葬禮儀團隊將立足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進而展現生命關懷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所在,讓每一個服務細節盡顯真實與莊重。從心懷感恩的心,帶領著家屬靜靜地訴說對逝者的思念與祝福,進而讓告別、追思變得更加美麗,讓生命得以延續,讓親人之間的愛在這里得以升華。我們相信,這是在為家屬準備一場特殊的“親人相會”的儀式,用美麗的鮮花和禮具裝飾環境,用優雅、舒緩的音樂營造和諧的氣氛,用溫馨的禮儀來訴說對親人的思念,讓家人再次回憶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再次思考我們的人生。重拾這些美好的記憶,傳承親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的發展宗旨就是:傳承漢唐經典,立足東方禮儀,展望四海殯葬,銘揚華夏遺風!重拾“禮儀之邦”這頂王冠,將是我們畢生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