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央兒 魏芊
摘 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從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高度,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并把以往“社會管理”的表述提升為“社會治理”,強調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從管治到共治的轉型,意味著社會組織將在社會治理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充當更重要的角色。2017年,就余姚市社會組織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深入了解公益性社會組織發展情況。
1 余姚市社會組織發展現狀
1)完善各類管理制度。一是進一步加強社區(村)社會組織培育力度。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城鄉社區、村社會組織培育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二是針對多數公益類、服務類社會組織的公益特性,建立了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制度。制定出臺了《余姚市公益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若干意見》、《關于開展四大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的通知》的文件,進一步降低登記門檻。三是針對基層社會組織的“草根”特性,建立了基層社會組織備案制度。制定出臺了《余姚市社區(村)社會組織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對尚未達到登記條件,但活動正常且符合社區、村居民生活需要的基層社會組織,可以由社區、村的社會組織管理服務機構作為主管單位,到所轄鄉鎮、街道的社會組織管理服務機構備案登記。至2017年6月共備案社區(村)社會組織695家。
2)努力搭建服務平臺。我市在2012年分別建立了“一會”、“一中心”的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即市社會組織促進會和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并要求鄉鎮、街道有人負責基層社會組織備案、指導工作,有條件的鄉鎮、街道也要成立相應的社會組織服務平臺。
3)積極倡導公益理念。出臺《余姚市公益創投項目管理辦法》,從2013年開始,每年從福彩公益金中出資50萬元開展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關愛小候鳥”等43個項目得到了資助。2015年,由市民政局會同市有關部門開展了“福彩杯”首屆公益項目設計大賽,共征集公益項目40余個。
4)加強日常監管工作。努力做好社會組織年檢和評估工作,制定出臺了《余姚市社會組織評估辦法》,建立和完善評估指標體系,設立了有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相關專家組織的評估工作機構和評估專家庫。至2017年6月共評選出3A級社會組織12家、4A級社會組織6家、5A級社會組織4家。同時加大打擊非法結社和查處社會組織違法活動力度,依法對社會組織的違法、違規活動進行調查和處罰。從而有效杜絕社會組織開展非法活動和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促進我市社會組織平穩有序發展。
2 余姚市社會組織存在的主要問題
1)政府管理不夠系統化。雖然政府層面已經比以往有了較大程度的轉變,特別是中央八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服務完善、充滿活力的志愿服務組織體系,但是各有關部門重視程度不一,沒有開展系統性設計和規劃,以余姚市為例,類似于公益和志愿服務工作,涉及的部門較多,如統戰部、組織部、宣傳部、民政局、團市委、慈善總會等都有不同群體的志愿服務團隊,全市應該統一以志工委開展工作,從制度上設計,分門別類,各部門各司其職。
2)社會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不高。一是認知度,主要是廣大居民群眾對公益事業、社會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認識程度上有很大的差異,譬如一旦開展活動的時候,在普通群眾的眼里,有一種思維定式,那就是公益就代表免費,這對公益事業的開展,特別是具體組織開展活動的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二是參與度,目前以余姚市為例,公益、志愿服務精神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2013年菲特臺風之后,普通群眾對志愿服務、志愿者有了初步的認知,但是廣大群眾參與度還不是很高,希望都是志愿者給他們來提供服務。
3)人力資源瓶頸。這個瓶頸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一是缺乏專職專業的工作人員,以益家人為例,目前益家人理事會共有5名理事,都是兼職狀態,影響了孵化中心工作的高效快速運作,同時入駐團隊的團隊工作人員也大部分是兼職,沒有專職人員,影響團隊項目和活動的正常高頻率開展;二是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專業志愿者少,目前參與孵化中心志愿服務活動的志愿者從數量上相對較少、專業化程度相對薄弱。
4)資金來源不穩定。目前在街道轄區的社會組織,其資金的來源,不外乎以下幾個渠道:一是會員入會費用;二是政府補助;三是公益項目創投、政府購買服務資金;四是基金會資金;五是向企業或者個人募捐。從資金額度上來看,各公益組織的資金,大部分還是靠個人和企業的募捐,同時活動開展一個,需要募捐一批資金,也沒有計提管理費用,所以無法雇傭專職人員。
5)專業化、規范化程度不夠。正如本文前面所分析,余姚市轄區內的社會組織生命周期處于初創期和生長期,各類社會組織本身運作就不夠專業和規范,開展組織各類活動也不具有可持續性。以螞蟻公益為例,在余姚市公益屆,螞蟻公益也算處于領先地位,其內部管理團隊也有一定的輪值制度,但是由于一個是兼職性、一個是無償性,勢必影響了各類活動的規范和管理,同時也很難可以持續開展,如果螞蟻公益一旦離開創始人謝向杰的運作,那么其內部的管理勢必會受到嚴重影響,
3 建議和對策
1)建議實體化運作全市社會組織(志愿者)領導機構。建議由余姚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統一開展全市社會組織的管理與業務指導活動,全市其他相關市職能部門入駐到該服務中心,統一開展社會組織的注冊、培訓、公益項目創投、項目運作、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等。全市志愿服務工作由余姚市志愿者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建議將市志工委一并納入到余姚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建設中去,可以掛兩塊牌子,受雙重領導管理。
2)開展多維度的志愿宣傳。由市志工委統一組織實施,全市志愿者工作、志愿精神,多維度、多層級宣傳推廣。一是統籌建立志愿考核體系,從入學、參加工作、各類考試加分,都需要有志愿履歷;二是鼓勵廣大黨員干部、市民群眾,多參與志愿服務;三是在各類政府網站、社交媒體、微信公眾號、電視臺、電臺,以及報紙、樓道信息推廣機、公交車等虛擬與現實平臺同步推進志愿者好人好事宣傳。
3)培育和引進專業化人才。社會組織的長足發展需要人才的積累,不管是初創期還是成長期,不管是普通的社會組織還是社會組織孵化中心,都需要專業、專職工作人員。一是與高校、科研機構,特別是有社會工作專業的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可以在余姚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設立一個高校社工專業實習基地;二是向社會上已經或者愿意從事公益事業的人群進行招聘,讓他們專職從事社會組織的工作。
4)建立相應的基金會。對于很多社會組織發展來說,資金來源是最大的困擾,資金的穩定來源是非常關鍵的。建議:一是成立相應的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邀請社會上的各類企業、個人、團體,有愿意做公益事業的,都可以進行統一募捐;二是可以進行公益項目冠名權的統一競拍,引入資金;三是慈善總會統一牽頭募捐和分配。
5)開展市場化運作。由于社會組織運作團隊專業知識、以及工作精力的限制,建議引入專業化市場團隊進行運營或者督導。建議由先進社會組織理念進行包裝和運營、督導,從社會組織的發展、人員隊伍的招募、志愿者團隊的管理、公益項目的設計、項目實施、資金管理、法律援助等多方面進行。另外對于資金管理和法務工作可以聘用相關的稅務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進行承接。
參考資料
[1]《閩贛地區社會組織發展現狀調研報告》,作者:正榮公益基金會。
[2]《構建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平臺,加快發展公益性社會組織》,作者:余姚市政協社法港澳臺僑委。
[3]《關于我市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的調研報告》,作者:余姚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