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嘉茵
(廣州市第二中學,廣東 廣州)
現代生活中,計算機技術、信息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地理信息技術的進步,使人們能在GOOGLEEARTH、百度街景等平臺中隨意瀏覽高精度遙感圖像,能隨時了解不同地區的真實景觀。能訂制獲得一定時間內、目標范圍中,包括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建筑密度、GDP分布、生態環境、行政區劃等需求數據的統計信息。
地理學科與生活密切相關,關注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變化,地理信息能及時反饋地理事物的變化?;趦烧咧g的關聯性,本人嘗試在教學過程中把優質數字資源應用到課堂中。利用大數據為課堂手段,使學生對地理原理理解更加透徹,對地理現象的推導更加有力,對地理課堂更感興趣。
GOOGLE EARTH(以下簡稱GE)是一款虛擬地球軟件,它把衛星照片、航空照片和GIS布局在一個地球三維模型上。其高分辨率的全球虛擬地球使用戶能夠前往世界上任意地方,查看其衛星圖像、地圖、地形、建筑。GE應用于區域地理教學,使課堂素材更新穎、區域空間感、感官沖擊力更強。此外,GE的街景、城市燈光、模擬飛行等功能,使課堂變得格外生動靈活。
網絡上的專業大數據平臺能提供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尺度的地理事物變化的分析數據圖表。特別是各種社會、經濟指標的地理數據。這些大數據,有些具有動態性,有些具有連續性,有些具有時效性。課堂上展示這些基于海量調查的分析數據,能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過程,更客觀地分析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規律。
課堂教學上主要是利用GE軟件呈現區域背景材料的形式,進行區域地理的教學。
(1)教師操作GE,利用GE確定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首先,在GE中,把地點定位在學校的位置,然后從學校的地點快速轉移到澳大利亞,學生的代入感就非常強。其次,在GE中打開澳大利亞位置圖,以俯視的角度宏觀地在地球中確定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再次,打開GE球面上顯示的經緯網,直觀地看出澳大利亞的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得出其“獨占一陸”的區域特點,最后,分析出該國保留珍稀動植物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遠離其他大陸。

圖1 澳大利亞的位置圖界面
(2)學生自主操作,根據老師要求,在GE軟件預設的“澳大利亞.kmz”文件中,依次觀察澳大利亞的氣候、地形等自然環境特點。

圖2 澳大利亞地貌及景觀面圖界面

圖3 澳大利亞地形剖面圖界面
打開“澳大利亞地貌及景觀圖(圖2)”圖層,通過游覽到指定的“維多利亞沙漠”,定點觀察其地表狀況,得出澳大利亞大面積沙漠和荒漠草原的地表特點,并由此推斷出澳大利亞降水較少,總體較干旱的氣候特征。
打開“澳大利亞地形剖面圖(圖3)”圖層,利用鼠標右鍵的“顯示高度配置文件”功能,分別顯示出預設的三條緯線:23°26′S、27°S、30°S 的地形起伏狀況。根據三條緯線的地形起伏,大致歸納出澳大利亞兩邊高中間低的地形特點。
采用系列統計數據和統計圖,讓學生通過分析數據、圖像,直觀地感受城市化的表現,把書本知識真實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真切地感受這種地理變化。
(1)從“地理國情監測云平臺”和其他相關網站獲取系列數據,用GIF動態圖,展示2006至2015年間中國鄉村人口在各省區的分布對比,通過比較,得出“鄉村人口持續下降,城市人口持續上升”的結論,進而歸納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的結論。
通過幾幅動態圖,學生直觀地看到了城市化的變化,很清晰地理解了城市化的三個表現:①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②城市人口增多;③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
(2)從網絡平臺獲取數據,用JPG圖片展示“廣州建成區面積變化統計數據”,可看出廣州建成區面積在15年間翻了差不多7倍。使用鄉土地理素材,拉近了學生與書本知識的距離,使地理知識生活化。

圖4 廣州建成區面積統計數據

廣州地鐵三號線部分站點常態化高峰客流管制安排
兩種優質數字資源各有優勢,但也有各自的局限。GE如果在非區域地理課堂中,很難成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同時,利用GE大數據備課,受網絡因素的影響非常明顯,上課過程中也必須保持流暢的網絡條件,因此對課堂硬件環境要求較高。而大部分的大數據平臺除部分是免費資源外,大部分都是企業付費訂制的數據資源,因此,某些數據資源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
但總的來說,大數據的廣泛使用,對中學地理教學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它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體現了中學地理教學的新手段。另一方面,優質的數字資源給新時代的地理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直觀、多元、開放的信息,為優質的課堂提供重要的數據基礎。
周玲.大數據視角下的中學地理教學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