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甲濤
(成都市華陽中學,四川 成都)
在高三的物理復習當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教師清楚物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也一直給學生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師始終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和無限的題海中掙扎,覺得如果把時間大量用于基礎知識的復習,勢必會減少習題講練,影響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進而影響成績的提高,所以教師常常只是口頭叮囑學生要系統復習基礎知識,課堂上把主要精力放在習題的講評上。而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由于缺乏可操作性方法,也比較茫然,結果出現了“復習就是看看筆記”“復習就是把老師講的再看一遍”“復習就是做題”“感覺復習基礎沒什么收獲”等等這些現象,在解題的時候發現基礎知識用不上。這主要是因為學生不愿復習基礎知識,缺乏復習的有效策略,對基礎知識沒有深入理解,沒有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它結合了全腦的概念,包括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象、顏色、空間、整體等[1],運用思維導圖建構的知識體系條理清楚、思路連貫流暢,與人腦處理信息的方式是相似的,自然容易被大腦接受,被大腦記憶。思維導圖是一種用于復習的有效方法,一種教師和學生都易操作的工具,經過本人教學實踐驗證,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基礎知識的復習確實可以提高復習效率。
思維導圖與基礎知識復習的整合策略:
思維導圖實施流程圖
在前期教師要給學生講解什么是思維導圖,如何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基礎知識的復習中,最關鍵的是教師要在課堂上演示如何運用畫關于章節知識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能熟練運用思維導圖。
在學生能自主運用思維導圖后,教師可以不再演示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而只進行每章節重難點的精講和易錯知識點的提醒,這樣就為課堂節省了時間。如何做到讓學生能較全面復習掌握基礎知識,必須要靠學生在課前和課后完成。在每一章節復習前教師給學生布置對應任務,要求運用思維導圖將本章系統詳盡的基礎知識點建構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建議學生盡量采取回憶、聯想的方法去建立思維導圖,然后再利用教材、資料將漏掉的知識點補上去。學生有沒有運用思維導圖去建立知識體系是影響復習效果的關鍵,所以教師要對學生所完成的思維導圖及時上交檢查、及時評價,給出修改意見,這一點很重要。這樣就使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復習時有法可依,教師也能通過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監督檢查學生課下基礎知識的自主復習情況。這樣就能解決課堂時間緊張和基礎知識復習過程無法檢查落實的問題。
教師在課堂講解重難點和易錯點的時候,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對照自己課前所做的思維導圖,將自己漏掉的知識點補上,將自己理解不深和易錯地方用不同顏色的筆加上注解。這就需要在畫思維導圖的時候相鄰分支間要留一定空間,以便于后期不斷地補充完善。思維導圖所選定的中心主題范圍也不宜過大,比如將“力學”作為中心主題的話范圍就太大了,做出來的思維導圖太過龐大,繪制思維導圖過程和再次復習時壓力都太大,并且也不容易將問題深化,我們可以將“力學”分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幾種相互作用”“摩擦力”“力的平衡”等,將內容范圍具體化有利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去更加深入地研究這些問題。當然也不能什么都往思維導圖上寫,一定要精練出關鍵字,看到這些關鍵字就能做出聯想。
每一章節知識點復習完后都會有對應的習題講練,學生通過習題講練后,對相應知識點的理解可能會更進一步加深,比如相對應知識點的應用情境、處理問題思路、常考題型等,這時可以要求學生再次在思維導圖中進行備注,標明一些知識點的注意事項,依然要注意只寫出關鍵詞,不能使思維導圖擁擠雜亂不堪。
學生復習完之后仍然會遺忘某些知識點,所以及時復習很關鍵,這時我們前期做的思維導圖就可以大展身手了,它將作為后期再復習時絕好的資料。
通過實踐研究表明,思維導圖為高三物理基礎知識復習提供了一種可行性和有效的路徑,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高三物理基礎知識復習有助于學生提高物理成績,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能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同時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托尼.巴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李斯,譯.作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