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明
(南京市金陵匯淳學校,江蘇 南京)
所謂學案導學是把課堂的流程用文本的形式固化下來,讓學生按學案的指引完成一節課的學習,相對于傳統課堂教學,它使課堂在預設的框架下運行,有效地防止了課堂的隨意性,確保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但也有教師認為學生要兼顧教師的講解與學案的完成,常使課堂不流暢,氣氛不活躍,甚至覺得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其實這些老師的問題在于對學案導學認識不足,繼而學案編寫不切合實際,沒有抓住學案導學的關鍵。本文就蘇科版八上“6.3.一次函數的圖象”第一課時為例,談談學案導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
學案導學環節一:課前導疑
問題:輸送帶從地面傳送貨物.如圖,輸送帶每分鐘高度上升2米,設時間為 x(分鐘),高度為 y(米).

①填表

x__(分鐘) 0 1 2 3 4 …y___(米) 0 …
②寫出高度y(米)與時間x(分)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③你能用圖象法表示這個函數關系嗎?
【設計意圖】疑是學之始,每節課設置一個與本節課相關的問題,問題不在多、難,重在啟發思考,本題隱含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輸送帶動態的過程給了學生高度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的想象空間,而且輸送帶的直線形狀也讓學生對一次函數圖象是一條直線有了初步的感知.這個背景具有“動態”和“直線”兩個一次函數的典型特征,學生也容易接受.
學案導學環節二:課前問題分析,明確問題指向
解決上述問題你有什么困難?
【設計意圖】通過對問題的分析,明確問題中什么能夠解決,什么是要去學習的,新的問題的必要性是什么。本題中表格只能部分反映變化過程,關系式不直觀,更是一種描述,而函數的圖象更能直觀地表現連續變化的過程,進而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就是畫一次函數的圖象.
學案導學環節三:課堂活動
活動一:1.怎樣畫函數y=2x的圖象呢?它是什么形狀?
2.怎樣畫函數y=2x+1的圖象呢?它是什么形狀?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根據上文中的表格,畫出圖象.這個過程其實就經歷了看列表、描點、畫線三個步驟,并感受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
活動二:1.既然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你能用更簡單的方法畫一次函數y=-3x+3的圖象嗎?(例題教學)
2.點A(1,3)在這個函數圖象上嗎?你是怎樣判斷的?
3.你怎樣理解畫一次函數圖象的三個步驟?
【設計意圖】第1問總結一次函數圖象的畫法.這個問題同時也作為一道例題.第2問讓學生思考可以從形上發現點A不在函數圖象上,也可從數的角度,把點A的坐標代入y=-3x+3,發現不滿足函數關系式,所以點A不在函數圖象上,進而使學生感知符合關系式的點就在函數圖象上,反之在函數圖象上所有點的坐標都滿足函數關系式.第3問緊扣函數的定義,讓學生更深層次理解畫函數圖象的一般方法.這里,每一個探索活動都建立在上一探索活動的基礎上,不斷上升,使學生對函數及函數圖象的理解不斷上一新的臺階.
學案導學環節四:練習
畫y=2x+1、y=2x-1的圖象.
學案導學環節五:小結
說說你對直線有什么新的認識.
【設計意圖】設計簡練的小問題對課堂進行小結,一定要抓住問題本質,直線是一種“形”,但在直角坐標系中,它又是一個函數的圖象,它就是“數”,值得學生細細品味.
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于教案,它更像學生的一張學習操作單,學案的核心在于指導學生學習,要在導學上下功夫,學案的主體是學生活動,要根據教學目標,以問題(串)、追問等方式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并將所學知識融入學科知識體系中,盡量讓學生體會知識的必要性,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避免死記硬背.學生活動不能過多,問題不能瑣碎,要留足學生的活動空間,充分調動學生思維,讓學習真正發生.
在實施教學時,要充分認識學案的導向作用,要留出足夠的閱讀時間給學生,學案上有的且表述清楚的老師就不要贅述,避免重復獲取信息造成時間浪費,要充分利用學案培養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要完全轉變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做法,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解答情況,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對每個教學環節要說得清、完得成.
在學案編制的過程中,要注意整合各方的資源,在一張學案上要整合教材、課件、作業等內容,甚至可以把學案設計成課堂筆記的式樣,讓課堂場景留下痕跡,要注意給學生留下反思的空間,讓思維也留痕,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學案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