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由于體制、意識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存在著諸多不足,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 解決問題 建議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在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是適應新時期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的需要,但在實際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著不少問題,下面就本人在工作中的體會做如下分析和建議。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方面的問題
一是執行財經法規制度不嚴格,財經紀律觀念淡薄,辦事不講規則、程序。二是制度的制定流于形式,最終成為“印在紙上、掛在墻上的”一紙空文,成為應付檢查的保護傘。三是會計人員工作責任性不強,工作交接不按《會計基礎規范》辦理,手續不全,甚至沒有交接手續,對責任界定缺乏嚴肅性,致使賬務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多年無人觸及的詬病。四是票據的使用不規范,一本行政事業單位往來結算票據涵蓋了單位的所有結算業務,近年來財務部門加強了對非稅收入的管理,嚴格了行政事業單位票管理,有些單位取的的事業性收入無法入賬,進而轉化為“小金庫”。
(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面的問題
一是貨幣資金管理有漏洞,資金安全存在隱患。有些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出納崗位不分離,有的單位雖然分別設置會計、出納崗位,但大多是兼職。會計、出納均缺乏專業的財會方面的知識,相互之間監督、核算職能作用發揮不夠,甚至存在會計、出納之間總賬、明細賬不核對,出納的銀行日記賬與銀行流水不核對的現象,出現出納挪用公款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被發現的現象。二是固定資產管理松散。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只限于采購審批,很多單位沒有建立資產賬,沒有固定資產臺賬,對低值易耗品基本不建賬、不登記,沒有辦理出入庫手續,造成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在臨時使用時購置,使用后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在下次使用時繼續預算、繼續購置,沒有專人負責資產的管理、調撥使用;低值易耗品按照預算購入,預算大于實際領用時,多余物品長期積壓,筆者曾在整理檔案室時發現,九十年代購進的大量稿紙,賬本和廢棄的文件被積壓在柜子里,而據老同志說,那個時期是單位資金十分緊張,甚至支付不起員工差旅費的時期,就是因為資產管理上的漏洞,才造成了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仍然存在著浪費現象。
(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方面的問題
一是重預算輕評價,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多靠財政預算,單位根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支出,有些單位為了套取財政性資金,編制虛假的預算項目,等財政安排了該項資金后,再重新根據需要安排支出,年底決算時按照預算資金性質填報決算,造成了領導決策的隨意性,產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亂”現象,致使專項資金預算執行大打折扣。“專款不專用”的現象發生。二是對照預算審計的力度不夠,對預算審金的審計大多停留在資料審核,總結檢查,聽取匯報方面,對預算資金的審計延伸不夠,對資金使用產生的社會效益缺乏深入細致地調查核實。
(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現狀
第一,一些單位還沒有建立起系統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系統,甚至沒有明確的單位內部控制領導小組,內部控制主要靠分散的管理制度來執行,而財務管理強調的是流程和制度,把流程和制度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化、結構化、穩定化、長期化的管理制度體系,才是內部控制。第二,內部控制強調的分事行權,分崗設權、不相容崗位分離做的不夠,管理不細致,有些單位會計、出納兼職過多,財務人員精力過多地耗費在單位各類會議、總結、學習上,本職的核算、監督職能被弱化。第三,會計事前、事中、事后審核監督流于形式,遇到具體問題時過分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控制制度名存實亡,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
(五)單位領導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有些單位領導精力主要放在學習中央、省、市文件上,沒有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工作。不重視培訓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沒有培養和儲備財務人員的意識,大多采取隨意安排兼職人員的態度,在財務管理上缺乏長遠的思考和打算。
二、解決行政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強化財務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在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規范、要求等前提下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相關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制定適合本單位實際的財務管理制度和預算管理、收支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的制度和流程,按照制度化、系統化、流程化的管理做好財務工作,管理好單位資產,利用各部門、各環節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關系控制財務風險,更好地發揮好財務的核算監督職能。
(二)建立資產管理制度,規范資產管理
首先,單位領導樹立起管好資產的觀念,把“管物”和“管錢”放在同等的地位,設置資產管理崗位,建立資產管理制度。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也納入資產管理的范疇,建立材料賬,辦理低值易耗品的入庫、領用手續,核算低值易耗品成本是否與業務量相配比。重點做好固定資產的保管和調劑使用,按時做好固定資產的報廢處理工作。筆者曾接觸到一個單位,從1956年成立到現在,資產從未辦理過報廢處理,至到2016年資產清查時,才發現許多資產已閑置多年,占據著庫房,徒增管理成本,也造成單位資產虛增,而有的資產早已變賣,收回的錢交入國庫,但沒有辦理資產處置手續,給清查工作帶來很大障礙。
其次按照資產管理制度管理資產,做好資產的盤點工作,人員調離時辦理好交接手續,使資產管理成為一個長期、連續、嚴格管理的工作。
(三)內部財務管理與外部審計、檢查相結合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受人員知識結構、內部環境等方面的制約難免有紕漏,只有通過外部的監督、檢查,才能發現工作中存在的錯誤和問題,通過財政、審計,紀檢等部門的監督檢查,才能使財務人員接受更全面的業務知識的培訓,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關的政策規定,在工作中更好地使用和把握好政策尺度,同時通過外部的監督,提高單位領導、財務人員的警覺度,始終把政策放在心上,把警鐘懸在頭上。
(四)加強單位財務管理隊伍建設,適應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
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單位領導重視財務,重視財務人員的配置,其次要重對財會人員的培養,財務人員需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適應財務工作的需要。第三要有儲備財務人員的意識。財務工作是一個長期連續,嚴謹的工作,要求財務人員要有專業的財務會計知識,更需要有實際工作經驗才能平穩交接,才能勝任會計工作。所以重視財務工作,重視財務人員、重視財務人員的培養和銜接是適應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新形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