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于2014年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商業養老保險建成社會保障的重要支撐,這一政策保障的出臺為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描繪出了廣闊的市場前景;而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年10月23日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中,更是重點布署要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并強調了其對于健全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多層次多樣化發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和就業形態新變化,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具有的重要意義。
國家如此重視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加上社會各界對于商業養老保險未來的大力看好,必定有其深層次的多方面原因。
一、我國老齡化嚴重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在2000年已進入老齡化社會。2000~2015年,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老齡人口數量世界第一,2015年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44億人,且每年仍然以較高速度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我國老齡人口占比高,從2000年的7%已經增長到了2015年的10.5%,且仍有繼續增長的趨勢。
國際上還通常度量老年人口撫養比來從經濟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的社會后果,其代表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老年人。我國目前的老年撫養比也呈現逐年上漲趨勢,從2000年9.9增加到了2015年的14.3,這造成了全社會范圍內的老年撫養壓力,而這需要我國不斷完善提高養老保障體系。
二、我國養老保障體系比例失衡
一般的養老保障體系包括三大支柱,分別是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以及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
總體上看,當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中的三大支柱在構成比例上是嚴重失衡的,其中第一支柱大概占養老金總量的78%,第二支柱占總量的18%,而第三支柱只占4%。而作為對比,對于養老保障體系較成熟的歐美國家,三大養老支柱所占比例通常為5:3:2或者4:3:3。不平衡的養老保障增加了社會養老的不穩定性,也突出了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快占比較低的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
三、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財政壓力大
做為養老保障的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占據了我國養老金總量的78%。中國目前采用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于時代局限性,制度設定的計發辦法和參數設定可能并不能達到精算平衡或者效用均衡,由此導致了我國基本養老基金出現了收不抵支的情形,只能依靠財政的力量加以彌補。根據《中國社會保險年度發展報告》的統計數據,近年來財政對基本養老基金的補貼逐年加大,如圖1所示:
如果不考慮財政補貼,那么從2013年開始我國的基本養老基金就出現了每年負結余的情形,這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持續穩定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征繳收支差=征繳收入-基金支出,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的征繳收支差如圖2所示:
四、我國企業年金覆蓋率低
做為養老保障的第二支柱,根據人社部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我國2016年企業年金占養老金總量的18%,而覆蓋率方面,2016年我國企業年金職工覆蓋率僅為6%左右,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覆蓋率低,如圖3所示:
綜上所述,老齡化嚴重使我國社會養老壓力不斷增大,而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卻嚴重不平衡,過度依賴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卻不堪重負,造成的財政壓力逐年增大,而養老保障的第二支出企業年金覆蓋率過低,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快速發展。因此,國家需要第三支柱的快速發展來有效緩解第一、第二支柱的壓力,居民需要第三支柱來補充自己的養老保障計劃。
不僅如此,商業養老保險確實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特色,完全可以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有效補充,健全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人民群眾對于養老的期望,早已不僅僅是滿足基本的溫飽,而是在此之外還有額外的資金能夠保證他們退休之后的生活品質不被降低,使自己能夠坦然的享受退休生活。
但是由于我國現存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限制,很難滿足特定居民對退休后養老金的個性化需求。商業養老保險與基本養老保險不同,基本養老保險有一個固定的繳費率,居民每月的繳費比例是固定的,而退休后每期領取的金額也相對固定,而商業養老保險則具有差異性和自主性等重要。
差異性是指對于不同的居民,由于他們的風險偏好、收入水平等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他們對于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異。理論上來說,那些活在當下的“月光族”對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可能較小,而那些習慣于未雨綢繆的人群,則更傾向于為自己盡可能的多準備一份退休后的生活保障。
自主性是指商業養老保險沒有法律規定的固定購買比例,居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每期從自己的財富中拿出一部分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因此相對于基本養老保險來說,商業養老保險讓居民可以自主決定退休后每月領取的金額大小。
因此,對于特定居民來說,商業養老保險可以滿足居民對于養老保險的差異性和自主性方面的需求,從而最大化其終生福利水平。
結合全文論述,面對老齡化越發嚴重的現狀,我國現階段的基本養老保障體系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因此需要發展商業養老保險來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維持社會的穩定和諧。而相對于基本養老保險來說,商業養老保險確實擁有其在差異性和自主性方面的優勢,能夠滿足不同居民對于養老保障的個性化需求,最大化居民的終身福利水平。因此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的前途必定無限光明。
作者簡介:顧雯元(1991-),男,漢族,山東煙臺人,就讀于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研究方向:精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