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軍
【摘要】根據相關調查顯示,資源環境審計工作不僅僅能對審計監督全面覆蓋起到促進性作用,還能逐漸成為小康社會全面建設首要前提,因而這就需要基層審計機關單位能夠切實提高自身對資源環境審計重視程度,在日常工作開展中尤其關注資金、政策、責任及項目幾大核心要點,不斷加大審計團隊建設力度,創新完善審計手段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資源環境審計期間存在問題,促使審計工作更加高效開展。本文主要對基層審計機關開展資源審計工作的幾點途徑進行針對性分析探討。
【關鍵詞】基層審計機關 資源環境審計 幾種途徑
新時期發展背景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可以說是我國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的核心所在,與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及經濟建設處于同等地位被列入到國家未來發展規劃之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重要思想,而資源環境審計作為上述社會構建的具體實行工作,需基層審計機關能夠切實增強對其重視力度,從而有利于積極展開生態文明構建,促使我國環境朝向可持續方向前進發展。
一、基層審計機關展開資源環境審計存在作用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我國經濟水平提高始終都是建立在自然環境資源犧牲前提下,雖然國家發展取得了日新月異突出性成效,但自然環境資源所承受的壓力卻也是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實現資源與環境二者的調控配合就成為可持續發展重要研究話題,隨后我國提出了大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戰略方針,而資源環境審計工作作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構建基礎途徑就開始被關注重視,然而基于實際情況來看卻發現,資源環境審計工作實行期間面臨著種種問題,如審計起步較晚總體認識較為淺薄、資源環境審計體系不夠健全及資源環境審計人才匱乏等,都會對審計成效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這就需要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資源環境審計工作時能不斷健全完善我國相關審計規章制度,將資源環境審計看做是我國未來審計新增長點,充分凸顯審計作用功能,并且還要積極吸收專業水平較高審計人才,建立一支專業性審計團隊,切實增強資源環境審計整體實力,從而能為審計工作順利落實提供良好促進性幫助。
二、基層審計機關開展資源環境審計工作的幾種途徑
(一)將資源環境審計列入到財政審計之中
為進一步落實資源環境審計工作,基層審計機關首先要做的便是準確掌握財政審計格局,盡可能將資源環境審計工作列入到財政審計范圍中,并嚴格監督各部門政策落實執行力度,揭露地方部門環境政策實行存在問題,并且基層審計機關還要認真檢查審核相關部門是否存在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增長或嚴重破壞環境等問題,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掌握相關部門在資源環境保護上所具體投資金額和財政資金明細劃分情況,只有通過這種方法才能讓基層審計機關對資源環境資金應用等整體情況有一個全面了解,便于從中找出不合理問題及時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除此之外,基層審計機關還要能夠隨時了解地方部門執行進度,針對地方部門資源環境處理工作是否可能存在疏漏或是忽視現象展開嚴格檢查,進而可將資源環境審計工作徹底融入到財政審計之中,嚴格貫徹落實國家資源環境保護政策規定,促使我國資源環境逐漸朝向可持續方向前進。
(二)借助民生審計推動資源環境保護政策落實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資源環境保護與民生發展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系,可以說是我國資源環境保護政策落實執行的基礎手段,因而這就需要基層審計機關能夠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和“統籌規劃”發展原則,確保森林、土地等自然資源可處于正常開發使用狀態,一旦發現存在亂砍濫伐、過度種植等現象便要立即處理,禁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同時在民生審計期間,基層審計機關還要始終堅持縱向落實方法,遵守地方政策標準規范來對資金預算安排進行跟蹤性保護工作,針對環境保護審查期間包含的眾多環節詳細檢查,一旦出現問題便要認真核對每一筆資金流向和用途,不斷加大當地部門資金管理控制力度,做好民生項目質量保證,從而能讓社會群眾真正感受到環境保護福利,為其提供良好生活環境。
(三)準確抓住投資審計結合點
對于基層審計機關的資源環境審計工作來說,投資審計結合點在其中往往扮演著重要角色,不但能從根本上避免對資源環境產生影響破壞,切實提高當地政府投資生態效益,還能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規劃。同時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具體工作時還要認真檢查投資項目總體規劃、生產運營及審核批準等環節是否滿足國家環境提出要求,在此基礎上還要對項目功能設計是否充分考慮到自然環境承受能力進行詳細闡述,避免投資項目脫離資源環境保護主線。除此之外,基層審計機關還需對投資項目資源環境污染防治措施應用執行情況深入調查,便于準確判斷投資項目在后期建設過程中是否會出現環境破壞現象,一旦出現需采用何種生態恢復措施,促使資源環境保護達到最佳成效。由此可以了解到,只有不斷提高投資項目審計水平,才能確?;鶎訉徲嫏C關實現資源環境工作的高效性,切實增強地方生態效益。
(四)通過經濟責任審計明確資源環境責任
新時代到來背景下,黨和國家紛紛開始將自然資源內容融入到經濟責任范疇之中,全面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和資源管理保護落實情況檢查工作,即為基層審計機關需對領導干部工作開展情況嚴格檢查,一旦發現因受到管理不當、執行不當等因素影響出現環境問題便要立即給予嚴厲懲罰,并且還要對領導干部地方執政表現真實客觀評價,將其應承受經濟責任列入到資源環境責任之中,借此充分提高領導干部工作警覺性,避免出現為獲取更高個人利益而濫用職權情況,充分保證資源環境保護決策權、監督權及執行權全部處于獨立狀態,彼此相互監督約束,進而不但能培養領導干部養成為人民服務意識,還能切實加大資源環境保護力度,為資源環境審計工作順利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資源環境審計工作作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構建主要前提條件,將其有效落實不但能促使審計法規制度趨于完善狀態,還能對全面小康社會形成起到突出性幫助作用。因此這就需要基層審計機關能夠充分認識到資源環境審計存在重要性,切實提高自身重視程度,有效落實資源環境保護相關政策,進一步明確資源環境責任,進而構建良好生態文明環境,為我國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賀飛.強化基層審計機關資源環境審計工作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4):194-195.
[2]王子軒.基層審計機關開展資源環境效益審計的探索[J].商業會計,2017,(6):59-60.
[3]劉力云.資源環境審計:審計機關促進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J].會計之友,2017(20):2-5.
[4]楊榮.淺談如何破解當前我國資源環境審計的困局[J].財經界,2015(29):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