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珉君
(鄭州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64)
貝多芬的作品輝煌而質樸,鋼琴曲是貝多芬最為喜愛的音樂體裁之一,《命運》交響曲也是他的代表作品。這首作品音樂織體規范,節奏節拍規整,情感積極樂觀,蘊含著較高的音樂藝術價值,值得鋼琴學習者和電子鍵盤演奏者們深入研究。
貝多芬堪稱西方音樂史上最閃耀的巨匠。貝多芬不僅僅在德國,在歐洲和世界范圍內都有著極其重要影響并享有極高榮譽。透過《命運》交響曲這部作品可以看出他獲得新的力量和積極樂觀,表現了亢奮的舞動和對鋼琴音樂深刻體會。這種自我升華和藝術凝練在對作品理解與詮釋中得到真切體現。正是這種解脫和升華,使得貝多芬創作高度也得到前所未有提升,開始擺脫先哲們的影子,形成自己風格。
《命運》交響曲,創作這首曲子時的貝多芬得知自己失聰已成事實,確認了病情無法治愈,生理上和心理上雙重折磨已讓他疲不堪言。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愛人朱麗葉小姐也因為門第觀念不得不離他而去。正是這一層層壓迫讓他幾乎窒息,甚至寫下了遺書去尋短見。命運再一次喚醒了這位痛苦的音樂巨人,終于從自由和寧靜中得到了重生和解脫。法國大革命的思想文化思潮還在歐洲社會有著主流的影響地位,自由、平等的觀念已經深深植入民心。貝多芬前期飽受病痛煎熬,對理想與現實拷問、對藝術和命運渴求都遲遲沒有答案,但是步入成熟時期后,經歷了病痛心境逐漸趨于平和,作品又名“命運”,也透露出他對生活熱愛,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貝多芬百折不撓氣質。
《命運》交響曲構成主題標簽是命運抗爭。樂曲演奏中產生了大量色彩多樣和弦以及和弦外音以及掛留音。因為《命運》交響曲樂曲主題是像序列音樂一樣的模進音型開始,一個簡單的樂思動機進行兩遍變化和重復,給人加深了聽覺審美概念。樂曲那優美的主旋律在此后將會成為整首曲子固定的主題樂思。這段主題做出豐富變奏,命運叩擊緊迫性和抗爭性接踵而至,而后你會發現主題旋律展開。主題部分為了避免程式化和枯燥感,多次使用對比和變化。在音樂節奏跳躍和音色交互變換以及樂曲演奏速度流暢變化中,觀眾能從中感受到嚴肅沉穩的樂章和強有力的柱式和弦還有上下大跳的八度音程來不斷強調主題,把音樂層層推進直至升華,把命運主題流淌在每一個音符跳動中。貝多芬創作時匠心獨運在此處可見。快板右手保持速度音讓人感覺平穩而有力,琴鍵渾厚的音色也讓人快速進入到莊重肅穆的主題中。又因為時值的長短設置恰如其分,所以當旋律游走在高中低聲部時并沒有感情基調的不適應性。激昂的主題旋律,以及對于生活和命運感慨感嘆都是真實的寫照和藝術地再現,因為這些手法的使用也更加凸顯了整首作品的韻味深長、樂意深遠。
《命運》交響曲的音樂特征明顯而強烈,輝煌莊嚴雄偉的主題動機,以及主題發展樂思充斥在整個樂章的每一拍的時值中。此樂章使用了穩定而不求變的主題表達方式反而高度契合并強調了旋律主題,無形地也豐富了作品的精神內涵表現形式外延。篇幅短小的樂思動機,反而讓人聽起來像是引子,是為了后面鋪墊而設置。內容獨特,形式新穎,有的樂思在其短短的幾個小節內,表現內容量豐滿,功能屬性是承前啟后極具過渡作用的。《命運》交響曲的織體嚴謹平和、曲式結構恢弘龐大,這一切似乎是對貝多芬自己病痛折磨下的生活感悟和命運去向反復拷問的真實體會,通過樂曲表露了對生命贊美和無限沉思。
電子鍵盤完成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演奏技巧,有兩個主題詞:連音奏法和斷音奏法,同時控制好音程跨度、音高控制和音色調配。c小調,2/4拍子。奏鳴曲形式。樂章的開始由單簧管與弦樂齊奏出四個音動機,并發展為第
一主題,即命運主題,極富強健穩定氣息。
電子鍵盤的音前觸鍵、音后觸鍵以及水平觸鍵方法運用,和譜面中樂曲的表情術語明確要求樂音演奏處理一定要注意《命運》交響曲速度的激昂的音樂情緒。演樂音沒有固定標準,但是盡可能演奏的整齊規范、清晰穩定、顆粒感強、有層次變化和情感起伏。主題樂思擴展擴充,最先有改變的是將原來完全相同的兩個樂句,做了不同處理和美化,讓樂句收縮同時加快了演奏速度,直接效果就是明顯推進了情緒高漲。《命運》交響曲旋律的重復性也是這首曲子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樂曲的樂音在音樂結構形式、主題變奏方式、和聲呈現次序以及節奏組織變化等方面改編升華。使用電子鍵盤演奏要求觸鍵一定要輕盈靈巧,發音干凈放松,樂句自然順暢,氣息平穩連貫,手指穩定有力,突出對比和呼應的效果。樂曲開始就看到了大跳為主的附點音符,伴隨附點大跳進行穿插的低音行進,這時的觸鍵一定要慢,能達到柔和的音色處理是這部分目標,節拍和節奏注意保持,搶拍和拖延都是絕對不能出現低級錯誤。注意樂曲隨著變化音型的發展后面的切分音也會帶出樂曲樂觀熱情的情感氣質。伴奏和弦的織體的發展變化很有效的結合了更大幅度的大跳音的作用整個樂曲情緒的變化也和力度的把控密切關聯起來,這時開始慢慢加強推動。后面部分要嚴格把控手指快速轉移時的力度,同時慢下速度,讓旋律流動帶出后面的音階音符。具體演奏時左右手交替交換也要分清主次問題處理。讓音樂有質感的前提,就是保持流動的氣息。第三樂章演奏是這部分“命運”奏鳴曲演奏處理的關鍵部分。除了把控樂曲的整體樂思情感,此處音符的控制主要體現在力度和速度,問題容易出現在大跨度觸鍵演奏的自然度、飽滿度和連貫性是這部分演奏的提示詞。命運主題是通過八度演奏的形式切進,力度變化奏出的音響效果是改變開始,對“命運”的渴望加劇音樂的期盼情緒。分解和弦的形式做鋪敘,這樣的伴奏音型也襯托出主題,使之更具連貫的歌唱性。因為曲中蘊含著貝多芬的民族情結和精神內涵,是貝多芬經典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其成熟時期的代表作。
《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是典型的熱情的快板,樂思結構呈現和展開都非常完整。主題段落的特點是規整簡潔且調性統一,旋律音域變窄和寧靜的音階,在一個八度內樂思發展,要注意緩慢演奏,憂傷之感變成了自然流露。節奏中變化要適當給予突出,附點節奏取代了此前的平穩鋪敘,但是憂郁的氣息卻有增無減,細膩而溫婉娓娓道來像是一種寧靜講述般,推進該部分的樂句演奏。
電子鍵盤處理《命運》交響曲演奏不僅要結合自身實踐和理解,還希望演奏者盡可能反復練習,注意作品中的音樂情感和速度力度控制演奏。本文結合筆者的學習經歷以及演奏經驗對作品做出了一定程度梳理和總結,希望能用自身的真知實踐來對這首作品研究和學習提供一些理論資料,以便幫助鍵盤學習者更好把握和演奏這首樂曲,進而詮釋好貝多芬的音樂作品。
[1]劉宇乾.談當下基礎教育中的古典音樂[J].藝術教育.2015.
[2]宮宏宇.“貝多芬”在上海(1861-1880)[J].中國音樂學.2016.
[3]于篤剛.音樂表演的功能與價值[M].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4]王煒燁.中國器樂教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